“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2016-10-21 19:02张理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访谈手机

张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32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访谈,对当前人们手机依赖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結果发现,手机依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从众效应、自我控制缺失、心理补偿以及习惯习得是形成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手机;依赖;访谈

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和功能的日益丰富,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看手机,有的人甚至天天揣着手机不放,达到了依赖的程度。究竟我们对手机得依赖到达何种程度?而产生依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对32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访谈,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手机使用现状

(一)手机依赖程度高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2月,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2.9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83亿户。手机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访谈过程中,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对手机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受访者人均使用手机在3小时以上,极度人群会达到7小时。要求受访者以0为完全不依赖,100为极度依赖,对个人手机依赖程度进行自评打分,结果最低分为60分,最高分为90分,平均分79.8分,受访人群对手机使用表现出明显的依赖。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手机重度依赖者,没有手机就不习惯,感觉生活就缺了点什么。如有受访者讲道,“我每天早晨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看一会后才会起床。”

(二)手机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想要聊天,可以用手机打开微信、微博、qq;想购物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淘宝、京东、亚马逊、一号店。从时事政治、金融资讯、娱乐头条到各种音乐、电影、游戏等无不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得。手机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从访谈结果来看,社交、购物、获取资讯已取代传统的电话、短信,成为了手机用户最为依赖的功能。有受访者表示,“现在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买东西、和朋友聊天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不工作的时间基本不会外出了。”

另一方面,手机的过度使用阻碍了人与人间的直接交流和沟通。理论上,手机拉近了大多数边缘关系,使得人际交往的圈子阔大,覆盖面更广,然而在亲缘关系上却呈现相反结果。

二、手机用户对手机使用现状的态度

在访谈过程中,多数受访者对手机使用存在矛盾心理。理智上明知道过度使用手机不好,但大部分受访者还是无法避免出现依赖手机的情况,可以说是欲罢不能,又爱又恨。一方面,手机却能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感觉身体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拼命说不要看,一个使劲说看吧看吧。”

三、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

(一)从众效应

人是社会的人,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全面覆盖的节奏下,年轻人群体都进入碎片式信息提取的洪流。从众效应是指人们受到多数人的影响,从而跟随大众的思想或者行为。当手机交互的联结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会提高更多手机使用的可能性。有受访者表示“大家都选择用微信这种方式进行交流,自然我也会这么做”;有的受访者称自己“一到朋友家,一群人就问人家里的wifi密码是多少,更新软件的更新软件,下视频的下视频”;而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你上手机,没有人跟你分享,没有人跟你说话,没有人找你,那肯定就不那么依赖手机了。

(二)自我控制的缺失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目的是为了执行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行为。手机强大的功能能满足人情感上和实用上的需求,进而产生依赖。可依赖程度的深浅,取决于个人自我控制的强弱。还有的受访者更直接地说“我感觉必须要过一阵看一会手机,不然感觉就会错过什么天大的重要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缺乏控制感的人群更容易被手机上的各种游戏,各种买买买的推送所吸引而沉溺。

(三)心理补偿

心理补偿是指以现有的成功经验去弥补原有失去的痛苦。延伸至对手机的依赖,就表现为通过自身对手机上各种平台软件的积极和热情参与,补偿在现实情感上受到的冷落或者挫折

另外,个人自我展示成为心理补偿的另有一种形式。在实际中羞怯的人,在手机端可以塑造和完善自我形象,变得热情大方,赢得理解和信任,促使更多人倾向使用这种方式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支持。如有受访者表示,“我会经常分享一些幽默风趣的文章和图片,大家觉得我很逗,经常有什么好玩的就拉我一块分享。”

猜你喜欢
访谈手机
刘再复访谈录
第二语言教学中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