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四个目标定位和实践策略

2016-10-21 20:11金笑萍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院校区域

金笑萍

摘要:国内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展建设成果、提升高职办学内涵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准备把握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架构、中层组织推进、基层拓展补充”的实践策略,逐步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科研服务地方,反哺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目标定位:实践策略

一、科研对于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是高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促进的强劲动力。高职院校科研的根本目标是反哺教学、促进教学,教学是科研的最终驱动力。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是为了把企业生产实际与高校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达成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通过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上的技术难题,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深入地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建立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

二、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四个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科研的重心应在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的具体目标定位上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政校企合作,加快成为区域小微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区域小微企业,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服务企业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产学研结合,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坚持为区域内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型小企业提供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与技术服务。

二是重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逐步成为区域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蓄水池。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服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奖励力度,充分遵循科研成果提升的客观规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努力在高新技术开展实质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践,同时紧密联系企业行业,共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推动区域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是通过与大院大所衔接合作,努力成为区域骨干企业的合作伙伴。主动与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互相配合、各展所长,整合利用大院大所与学校自身的技术力量,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服务,与区域大型企业、骨干企业及高科技企业合作,创新人才使用管理模式和技术成果合作模式,通过诸如共建具有承担省、市重大科技任务能力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合作平台,同时提升学校主体专业师资队伍和区域大型企业、骨干企业的高精尖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力争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生力军。围绕区域创新驅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主动推进政府、研究院所、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应用和区域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促进劳动者素质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同步提高,面向市场共建起更多的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

三、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着力点既不是前沿、高尖端型的科研,也不是纯基础、纯理论的科研,而在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方向的定位应立足于区域性、地方性特定的实际目标或应用目标,坚持科研服务地方的宗旨,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规划,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突破体制机制束缚,逐步搭建对接专业建设、形式多样的科研平台,形成从顶层、中层、底层三个层面同时推进的实践策略,构建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

1)学校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搭建顶层的设计与架构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该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个大方向。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架构服务区域的模式,明确总体服务方向和具体内容,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并建设集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服务、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产业集聚与企业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2)团队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开展中层的组织与推进

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开展学术研究、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地方合作的主力军。通过组建各类研究机构、特别是校企合作研究机构,能够逐步打造服务地方的科研团队,同时能够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科研优势力量,针对企业生产一线上的需求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等工作,有助于解决企业重大难题。通过科研的团队合作也能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研究实力。

高职院校研究机构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引入大院大所提升自身的科研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突出高职特色,建设推进不以课题论文而是以市场实效为目标的工业设计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等。

3)个体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提供基层的拓展与补充

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需要通过学校层面的体制机制架构和团队层面的具体项目组织推进,保证科研服务地方的深度,也需要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人员以个体为单位,主动出击,单兵作战,更方便灵活地“渗透”到区域各企业、特别是可以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保西科研服务地方的广度。在科研服务地方工作过程中还往往存在一些现象,一方面,区域内中小微型企业的数量往往占多数,这些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科研方面投入也相对较少,但恰恰是最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基于这些考虑,高职院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个体科技人员开展地方服务,为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提供一种有效拓展和补充手段。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院校区域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分区域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