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将课堂扩大到无限

2016-10-21 20:37张鹏飞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前景微课

张鹏飞

摘要:微课的现状是平台多但不规范,很多都打上“官网”标签但实际并无非网;课程内容乱而杂,缺乏吸引力;无专业软件,用户很难查找到所需课程,无用户群。本人对微课的认识:首先得有个官方平台;为了方便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微课还得打造一款客户端APP;微课还具有网络资源共享性、课堂的开放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需求的选择性等特点;跟一般的网络视频在线教育有区别。微课前景广阔,潜在用户多,需求空间大;精品课程是微课的灵魂,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又是制作精品课程的关键;微课作为教育产品的特殊性必须要求政府做好监管,营运交给市场;对微课运营理念的设计:课程本身免费使用,让课程附加商业价值(视频前后投放广告),网站通过流量产生经济效益,回馈给微课制作者和观看者,从而激发微课上传和观看者的积极性。

关键词:基础教育:微课:前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无论你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公交车上,看到的更多的都是人们低头摆弄手机的情形。如今,“微”时代到来了,微博、微信、微店、微淘……在信息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随时学习、快速学习,因而,微课的产生,成了一种必然。

一、微课的网络定义及特点

微课,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特点有:

1.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3.资源容量较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二、微课的前景:微课应用空间大,前景广阔,但须政府、教育专业机构理性思考,规范引导

1.潜在用户多,需求空间大

先看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2999万人a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2.1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亿,较去年年底增加478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6.7%。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13亿,与2013年底相比增长了6611万人,增长率为26.8%”

这么庞大大的网民队伍,这么多的移动终端用户中,这么多的视频用户中,有相当—部分是学生及学生家长。孩子在电脑或手机t玩游戏和聊天,家长都不愿意,但如果是学习呢?而且如果看了视频等对学习有帮助呢,有谁不愿意让孩子去上这样的网站呢?有谁不愿意让孩子去下载这样的客户端呢?而且,大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越来越多,在与手机商协泌后把微课APP先捆绑到用户手机上,(很多软件都是这样推销开的,事先^们并不知道,但是装在手机上被动使用后,发现是好东西,很快就会自己下载安装并使用了。)未来的用户还会少吗?

2.精品课程是微课的灵魂,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制作精品课程的关键

微课不同于微信、微博。打造平台容易,制作APP也容易,那只是技術性的。但要想微课真正火起来,精品课程才是关键。一节课如果想让很多人都去看,很多人都去分享,除了知识性,艺术性,打动人心才是关键。如何才能让教师制作出吸引学生的课程,这就需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等。比如,申请教育权威机构举办微课大赛,让学生和市场来评选,如果某一节课确实解决了很多学生某个知识点的困惑,(或者某个重难点),人人都去下载观看而且评价很好,浏览量超过了几百万IP。然后官方对这样的作者给予肯定和奖励,正面引导宣传、做好专业培训,或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等与老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的积极性逐渐会被调动起来,全国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吸引力的精品课程还会没有吗?

而且微课一旦推行起来,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打造“网络名师”(普通草根通过一条微博、一段视频一夜之间让人家喻户晓,一个老师通过一段微课完全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名师),激发整个基础教育的活力,促进课堂改革,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都是有好处的。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前景微课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