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英语周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技能

2016-10-21 20:37杨佩敏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默读阅读预测

杨佩敏

摘要: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尝试在高中阶段进行大容量语言输入,把《英语周报》作为泛读教材配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学生最后形成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阅读;预测;默读;浏览;掠读;隐含意思

为开拓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英语周报作为阅读课的教学尝试,通过几年的读报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培养学生报刊阅读技能方面的经验。

一、阅读前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过分强调词汇、句法和语法的学习和记忆,但忽视其内容的重要性,对语言的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重视不够,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曾对学生就阅读《英语周报》(中学生版)进行过问卷调查,在回答“你觉得哪类文章最难懂?”时,多数学生认为反映科技生活和时事政治方面的国际新闻最难懂;在回答“你认为文章难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时,更有80.8%以上的学生选择的是生词多和相关背景缺乏两项。由此可以看出,缺乏内容图式也是导致理解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改变学生阅读方面的欠缺,我们除了向学生教授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教会学生理解必需用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语言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如,讲作,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了解英语语言背景知识,这不仅是阅读前准备阶段、更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报刊时,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许多学生刚开始,由于受到朗读习惯的影响,在阅读报刊时会有一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发出声音,或者唇读、手指和不断回读等。

一份报纸内容庞杂,我们不可能细读每一篇。在《英语周报》中,比较专业、特殊或关键的词,编者都会有些汉语解释,有的文章旁还设有专门解释生词的帮助小专栏。而且报刊中每一类新闻都有相对固定的报道格式和一些常用的词汇。同类的文章阅读多了,就可以积累起相关的词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阅读能力上会有提高。

二、阅读中

因为报刊文章主要是新闻,人们阅读报刊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所以在报刊阅读时有一些特定的技巧:怎样才能迅速找到要看的文章,如何尽量少查字典而又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如何有分析地阅读一篇新闻等。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阅读英语报刊还有一个学习英语的目的,因此细读的机会多一些。通常每一期报纸中我们都会选择一到两篇作为精读材料,要求学生做到通过精读,不但掌握文章的字面意义,还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章的价值;不但要理解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信息,而且还要通过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方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吸收,使之置人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真正汲取营养,提高能力。于是我们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目的,分别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技巧的训练。

(1)逐步培养预测技能

所有报纸都有内容提要,通常放在头版。每一版的页眉还会有其相应的栏目名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利用它们去预测文章,比如5个w信息概述出来。为了更便于中学生理解,《英语周报》(中学生版)还在每篇文章的标题下给出了相应汉语的内容总结句。我们要求学生在拿到一份报纸后,不是胡乱翻阅,而是有针对性地找出想看的文章,并预测文章会进一步提供哪些信息,从而迅速把握文章的意义轮廓,提高阅读效率。

英文标题的词汇为节省篇幅,常用的是短词,如curb,表示“限制”,bar表示“禁止、阻止、禁令”;还有一些词取的是在普通用法里不常用的特殊意义,如bid,表示“企图”的意思;还有时为了制造气氛,选用一些特殊的词来表达,如用blaze表示“火”……我们将这些词收集起来,供学生参考。除了标题的词汇,标题的文体也和普通英语很不一样,并且还有一些特定的语法规则,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提醒学生注意。各种风格的标题见得多了,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2)通过浏览(skimming)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力

针对学生在阅读初常常会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现象,通过此类专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我们知道,浏览只需要学生对文章产生粗略的印象,知道文章的大意、主题句或作者写作的意图等就可以了,这也正是学生阅读大多数报刊文章阅读的目的。所以,我通常都要求学生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一篇文章后,回答一些与整体理解相关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通过浏览抓主旨的习惯。

(3)通过掠读(scanning),了解重要信息

掠读同样要求快速阅读,但目的性更强,要求寻找时间、地点、数字等非常具体的信息。在掠读训练开始前,我一般都要把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学生展示出来,比如:人名、地名、时间、地点或一些重要的数据等等,然后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掠读迅速找出答案。一旦获取所需的信息,达到目的,阅读便可终止,不必读完全文。通过训练,学生对文章中的信息敏感度大大提高。

(4)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以及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

学生在报刊阅读之初,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生词多的问题。在浏览与掠读时,我们往往要求学生不要在生词上纠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生词就可以完全忽略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以及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通过对一个词的前缀、后缀的分析,猜测这个词的词性或词义。比如,un-count-able、post-war、dis-agree-ment等等。此外,利用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也非常重要:有些单词的词义作者已经作了解释,例如,A thermometeris an instrument that measures temperature。有些需要学生从本句的其它部分或邻近的句子中寻找线索。如,Computers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American schools and homes:perhaps in another twenty years every school-age child in theUnited States will be able t0 operate a computer。还有的需要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推测:与浏览、快读一样,这方面的专项训练也非常必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认识的词可以先做上记号,然后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将猜测的词义先写在旁边,读完文章后,再通过查字典或教师讲解检查自己的正确率。

(5)了解句法结构,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对于重点选读的篇章,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了解大意,获取信息,還要达到有助于学习词汇、句型知识,掌握篇章结构的目的。我们发现《英语周报》上的文章,内容新颖,贴近时代,语言地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它们往往成为学生阅读中的障碍。而对长句、难句的认知理解研究表明,难句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和语言整体能力之间有一定相关。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惧怕感,然后化长为短、化繁为简。教会学生抓关键词,抓主句,长句子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分析一些长句或语法难句并注重提高其难句理解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整体语言能力有一定帮助。

三、阅读后

通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在加快了阅读速度,克服了阅读的坏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而根据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学习必须经过输入、内化到产出的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实现。但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阅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听、说、写能力的训练,实现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默读阅读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例谈默读在阅读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