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2016-10-21 17:37刘蓉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分析

刘蓉

【摘 要】 预算管理作为一项关于收入和支出计划的经济管理活动, 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由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着手展开论述,探讨当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预算管理的实践过程,帮助军工单位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分析

预算管理是政府、事业单位或企业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做出计划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预算的方式进对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预计、测算和描述,并以预算为标准,对其执行进程与结果进行调整、计量、核算、控制、分析、考评、报告以及奖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随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预算管理在集中控制、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作用也正在逐步引起重視。由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中,日常管理工作中,抓质量、抓进度,重完成政治任务、轻实现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步履的进行,靠财政补助的研究所若不能自己创造效益,已难以生存或发展。因此推行并全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务之急。

一、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不健全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虽然也建立了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但基本上都是由财务部门担当这个角色,没有专门设置编制机构和预算监督协调等机构。此外,由于无法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组织协调,各部门只是按照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编制自己“份内”的年度收支预算,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在执行起来往往存在着偏差,与科研院整体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2.编制方法不科学

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目前基本上是由各部门根据财务部门下发的上年支出数并结合部门领导意见调整后按对应的会计科日直接填写确定,并由归口部门整理汇总,然后提交给预算委员会审批。这种编制方法,基本没有对费用和项目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完全凭着感觉确定金额,编制过程和方法的选用过于简单草率,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预算的准确性不高。

3.预算考评不够合理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考评选择的指标缺乏关键性和代表性,没有体现单位的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只注重压缩费用支出而非优化管理,年度考核时也没有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结果是“预算年年做,考评月月搞,奖金照常发”。考评措施不到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资源投入虽大,但收效甚微。

二、改进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策略

1.加强组织协调,努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预算编制质量对科研单位预算执行以及各项国家财政资金的申请工作有着直接影响。预算作为单位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应当将其列入到单位管理决策范围当中,鼓励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提高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作程度。全面做好各部门预算编制基础工作,结合单位具体需求以及发展规划来对科研、财务、资产、人事等预算编制相关的部门进行统筹协调,从根本上确保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真实、完整、及时,切实提高预算编报质量,使其能够有效指导和约束各项收支。

2.加强预算资金的调控力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编制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预算时,应当充分结合国家相关计划来进行,合理制定出年度支出与收入预算目标。并不断优化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结构与来源,逐渐建立起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其次,明确目标导向,结合实际单位整体战略部署与规划来对从单位支出进行合理安排。以单位发展规划为依据,对各类渠道经费进行统筹与规划,集中管理及使用可支配资源,以助于绩效好、发展快的课题组得以快速解决经费需求。避免简单将经费平均分配到各课题组,使预算流于形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此外,还应重视结余资金的管理,对年度财政结余资金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改变以往的理财理念,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思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提高财政资金对事业发展的保障程度。

3.加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绩效性和安全性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单位预算管理的办法、制度以及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完善内控机制,努力从机制、制度上预防各类违反财经法规问题的产生,保证资金使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首先,要制定必要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其次,应当制定相应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和专项经费的预算审核及财务审计制度,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让单位监察、审计、业务等主办部门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过程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有制度约束,有人力保障,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再者,是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考核评价机制。从支出标准、支出内容、是否随意调整、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等方面进行监督,出现错误及时改正,出现偏差及时修正,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 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 提高预算执行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算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系统,唯有将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与科研单位发展战略和科研生产的具体业务相结合,渗透至科研、生产、计划、采购、销售等科研单位业务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增加科研单位价值。面对当前科研单位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应当着手完善和修订有关管理制度,不断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基于财务预算的管理平台,科研单位应进一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科研生产、人力资源、营销、企业战略等各方面。财务预算管理必将在我国科研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兴月. 关于军工科研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 新会计, 2011(9):46-47.

[2]] 汪月. 我国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本控制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