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2016-10-21 19:04刘凤琴易倩雨杜国良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房价库存

刘凤琴 易倩雨 杜国良

【摘 要】 201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动荡不安,在一线城市房价不断飙升的情况下,截止2015年末,全国待售商品房面积71853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亿平方米,高库存风险严峻。稳定房价,去库存成为房地产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015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从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若干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稳定房价,建设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有益探索。

【关键词】 房价 库存 供给侧改革

1 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上涨城市39个,下降城市21个,持平城市10个。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比上月增加4个,持平城市增加1个。9月份,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全国重点城市房价继续领涨全国。仅新建住房销售总额即将近9万亿元,高居全球第一。在需求如此紧俏的形势下,截止2015年12月末,全国待售商品房面积71853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亿平方米。其中,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均同比增长近25%,增速是住宅待售面积的2倍之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线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结构性过剩,高库存问题严峻。

2 高房价,高库存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行为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带来的高财政收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政府也更注重其资产增值功能[1]。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让经济变“活”,政府支持和鼓励其发展。我国自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几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这些行为为房价的飙升奠定了直接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各相关配套设施,如:交通,医疗,教育等并不齐全的三四线城市,吸引大型商铺,办公楼的能力有限,地方政府盲目引进投资,没有进行明确的前期城市规划,对于新建的商业用房何时能消化完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解决措施,这也直接导致高库存的问题。

2.2 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投资者过度投资

在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背景下,各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给予房地产和消费者更多的信贷支持,如:开发商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间接提升;部分金融机构为吸引贷款提出各种优惠措施,如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利率折扣、提前还款无需支付违约金等措施。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为开发商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多且优惠的贷款机会也间接促使投资者过度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对于理财的方式由单一的存款转为购买各种理财产品,黄金,股票,房产。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存款利息低的驱使下,消费者更愿意投资于风险小的房产,既可自住,也可以用来出租,且增值空间大。

2.3 成本高,刚性需求大,市场哄抬

成本高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房地产的成本不仅包括土地成本,工程费用,基础配套设施费,贷款利息,更包括种类繁多的相关税费[2]。随着物价的上涨,各建筑材料,人工成本等随之增加,提高价格是开发商获利的直接途径。另外,房子刚性需求大,对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远远是供小于求。在房子有限供应的情况下,往往满足不了广大的市场需求。在市场哄抬房价时,更是形成抢购风。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只要是有新楼盘开售,在开盘当天往往就被买家疯狂抢购,而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如此走俏,又进一步促使房价不断走高。

2.4 无法适应市场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无租金的网上创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据不完整数据显示,仅在淘宝上的商家就多达几百万户。互联网经济减少了创业者对实体门店的需求,也就造成了商业用房有价无市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生活品质,养老房,湖景房,旅游房,学区房等成为消费者新的需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开发商纷纷开发以养老,湖景,旅游等为主题的项目,但在实际上,部分开发商只是挂着羊皮卖狗肉,养老房高达几十层,湖景房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齐全等,这些打着旗号的楼盘与普通住宅一样,并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吸引消费者。

2.5 开发商过度投机,忽视产品质量

在供给总量为一定时,如果一个城市的需求总量上升,则必然导致房价上涨。这种供不应求既包括真实的供不应求,也包括由于开发商囤积居奇等原因故意造成的虚假的供不应求[3]。开发商通过控制可销售住房数量的投机行为导致供给小于需求,即:“有房不卖”、“囤积居奇”,造成虚假的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房价上涨。另外房子的刚性需求大,房子不愁卖等一系列原因,导致部分开发商盲目追求利益至上,在建筑过程中只注重数量,不重视质量,偷工减料,忽视消费者意见等,例如“楼歪歪”“楼脆脆”现象,质量问题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

3 房地产供给侧改革若干措施

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影响着国民經济的稳定。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通过扩大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发力,更重视供给的力量,通过供给改革,使得各资源流向更需要的地方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具体的改革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加强银行信贷的准入制度

商业贷款直接给开发商和投机者提供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应严格审查其信贷资格,分析其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等,对应收账款多的企业应严格查明其信誉度,偿债能力,限制其贷款额度或者限制其贷款,并且对有资格贷款的企业贷款额度,贷款时间进行严格的规定,超过时间追加利息等,这些措施可以有力的限制一些不良开发商的投机行为,将房价的部分主动权转移到市场,同时也减少企业“待价而沽”的行为。另一方面,针对消费者个人的投资,严格执行“限购”政策,针对个人购买第二套商品房时,可以提高首付款,提高贷款利率等措施来抑制过度投资。

3.2 政府加强土地的供给及完善商品房市场监管机制

供需不平衡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为了稳定房价,政府应积极扩大供给量,供给渠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政府可根据市场行情适度挂卖土地,并严格要求相关开发商的建设质量和销售方式,禁止倒买倒卖土地,如违反,则取消其购买土地的资格并收回其所购买的土地[3]。另一方面,房地产一直由政府和房地产直接控制,供给渠道单一,政府可以适当放松其控制权,增加供给渠道,减轻供小于求的压力。同时,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给房地产市场“松绑”,如: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成本,交易成本等,减少房地产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3 进一步发展中小城市及乡镇经济,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商业发展能力不高,就业机会少,同时又存在建筑质量不达标,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严重违背消费者消费意愿。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房地产商不仅要建设高质量,更要建立配套服务设施完备的房子,充分发挥供给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4]。

3.4 改变库存房的商业性质和销售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业用房售价高且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这对大部分商家投资者来说投入成本过大,后期利益能否收回并不确定。因此,改变商业用房的销售方式,由直接出售转变为出租,比如只租不售或先租后售等,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直接有效的减少商家购买和租赁的压力。另外,通过改变商业用房的性质,如:商业用房改为居民住房,商铺改为大型酒店、小型餐馆,宾馆可以改为办公楼,小型公寓,养老房改为普通住宅等,这不仅可以吸引新的购房需求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能有效的减少库存。

3.5 鼓励支持商业实体经济发展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创业者提供了无租金,低成本的创业方式,深受广大创业者的追捧,但同时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商业用房市场的萧条。实体经济一直以来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供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动力。鼓励和支持商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激发传统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能缓解商业用房的库存问题,进一步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商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可以给予创业者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租金补贴等。同时,完善实体经济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网上创业者开展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 纪睿坤.葛逸瑶.供给側改革启幕房地产的六个改革方向[J].21 世纪经济报道, 2015(007):1-4

[2] 夏元燕.我国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田国全.我国房价疯涨的原因及抑制措施[J]专家论坛,2011.

[4] 杨正大.白银时代房地产需要何种供给侧改革?[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6(1):26-27.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房价库存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
2016房价“涨”声响起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