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为契机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2016-10-21 19:37杨文静王晶
大经贸 2016年5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

杨文静 王晶

【摘 要】 我国东北地区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经济发展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已成为振兴东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与韩国的贸易结合度,说明东北地区与韩国经济存在紧密联系,论证了以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为契机来实现东北振兴的可行性。同时,在简要分析东北地区与韩国贸易互补性的基础上,对利用中韩自贸区为契机发展东北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韩自贸区 东北振兴 贸易结合度

1.以中韩自贸区为动力振兴东北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1.1中韩自贸区的建设概况

中韩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五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以及入境客源国。

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东北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是参与中韩经济合作的前沿地带。

1.2我国东北地区与韩国贸易结合度分析

1.2.1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又被称作贸易结合度指数,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经常被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出口贸易强度和进口贸易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TIIx为a国对b国的出口强度指数,TIIm为a国对b国的进口强度指数;Xab和Mab分别为a国对b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Xa,Xb,Xw分别为a国、b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Ma,Mb,Mw分别为a国、b国和世界的进口总额。

如果TII≤1,说明a、b两国的贸易联系低于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程度,双边贸易联系不紧密;如果TII>1,则说明a、b两国的贸易联系高于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程度,贸易联系紧密。而且,TII的数值越大,说明a、b两国在双边贸易方面联系越紧密;反之,在双边贸易方面联系越疏远。

1.2.2方法的应用

本文将以辽宁省的数据为代表进行分析,根据公式1、公式2,利用大连海关和我国商务部网站上辽宁地区、中国和韩国2001年-2013年的双边贸易数据,计算得出了2001年-2013年辽宁与韩国的贸易强度指数及2001年-2013年中韩之间的贸易强度指数。

分析可得:

1)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强度、辽宁对韩国的进口强度、韩国对辽宁的出口强度以及韩国对辽宁的进口强度这四组指数在2001至2013年这13年间均大于1,并且远远大于1.其均值分别为3.41、4.90、4.90、3.24.

这说明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于同期韩国进口在世界进口市场中的份额,而韩国对辽宁的出口在韩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高于同期辽宁进口在世界进口市场中的份额;辽宁对韩国的进口在辽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高于同期韩国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而韩国对辽宁的进口在韩国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高于同期辽宁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均表明辽宁与韩国之间在贸易方面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2)韩国对辽宁的出口强度指数高于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强度指数,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强度指数高于韩国对辽宁的进口强度指数;韩国对辽宁的出口强度指数与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强度指数分别为4.90、4.90;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强度指数与韩国对辽宁的进口强度指数分别为3.41、3.24,这说明:韩国对辽宁出口市场的依赖强于辽宁对韩国出口市场的依赖,辽宁对韩国进口市场的依赖强于韩国对辽宁进口市场的依赖。

这一结论与韩国主要向我国东北地区出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而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向韩国出口附加值低商品、工业原料及能源等相符。

3)通过对比中韩的贸易强度指数与辽宁与韩国的贸易强度指数我们发现辽宁与韩国的贸易强度指数高于中韩的贸易强度指数;特别是辽宁对韩国的出口及韩国对辽宁的进口强度指数远远高于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及韩国对中国的进口强度指数。

这表明辽宁与韩国的贸易联系程度高于整个中国与韩国的贸易联系程度,尤其是辽宁省对韩国的出口及韩国对辽宁省的进口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而,中韩贸易自贸区建成后对辽宁省的贸易效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辽宁省对韩国出口量增加的刺激作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东北地区与韩国经济的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然而,该地区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资金供给欠充裕,体制有待完善,市场经济意识有待加强。相比之下,韩国则具有充裕的资金、面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先进的技术、精通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等优势,但是缺乏工业原材料。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而我国东北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韩国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3.以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来发展东北经济的建议

经过上文分析,以辽宁省为例,东北地区与韩国有着较高的贸易联系,同时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因此,利用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全方位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对东北地区的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应以自身老工业基地为基础,将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为动力,进一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振兴。

具体措施有:

1)三省共同促进东北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发挥海运贸易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引导东北地区出口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在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上下功夫,降低对外国先进技术和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

3)整合三省资源,优化对外开放,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動,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勇于破困前行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制度的“振兴”
文化与地域发展
辽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
以全面创新来提高东北振兴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