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有法

2016-10-24 18:02朱仲南
特别文摘 2016年19期
关键词:善言讲话听众

朱仲南

一个企业家请教我,说不清楚说话,老是词不达意,不生动,有时候就急,一急就结结巴巴,说不出话,真丢脸。他真诚地问:“怎么办?”

其实讲话有难的一面,有不难的一面。你要求滴水不漏,那就难了。你要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就不难。你要求动人心弦,听众为之倾倒,那就难了。你要求心领神会,对人有所启发,那是不难的。

幼儿园老师有幼儿园老师的特点,她们的话可以嗲声嗲气,可以不断重叠语句。如“好好玩”“好好洗洗手手”“乖乖哟”,这种语句大量在幼儿的对话中。但如你用这样的语言跟正处以上干部讲话,做报告,那要准备几十瓶救生丹、降压灵之类的东西,以防万一。要防止他们童心大发,乱蹦乱跳,引发事故。

律师讲话,话中有话,讲话是他们找饭吃的几板斧,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不会说话的律师。求证、论证、证据、证词、证人、证言、证物,天天在那想来想去。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必须学会好好说话。但用律师的思维、语言去给农民讲课,100个农民里,估计有50多个像做了50多个原地转圈动作,分不清天南地北了。剩下那50个左右的人,老在等“同志们”那一句话,因为他们知道,一说“同志们”那句话,就等于结束语了,村广播、电视里都是这样的。

讲这几个例子就是告诉企业家们,你讲话首先要学会分众。你要知道你的听众是谁,你的话准备说给什么人听,这一点十分关键。一善于分众,等于分了类;二善于寻找共同点,共同关注的问题;三是要有个性,千万归纳自己所思所想,别抄袭引用别人的东西,这会令人啼笑皆非。总之,千万别和“搞政务的人”谈国家大事,他们老觉得自己天下无双,谋略过人,没必要。千万不要和高级知识分子谈学术理论,因为他们大多已有固定模式,有理论取向,容易变成争吵。不必和农民讲那么多理论,讲什么上下五千年,你要善于举例,讲话要有地气,他们才听得进。不必和工人谈什么《红楼梦》的研究、巴甫洛夫的研究,他们感兴趣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分众之后就好办了,你就开始在心理上去寻找你语言的切入点,研究你的话他们的认同度在哪里,这是关键的第二步。

对于水平比较一般的人,你尽可能用名家、名人的评价去赞美自己的事业、产品等,不妨用些溢美之词,让听众产生敬佩之意,不妨让他们崇拜你。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人,千万别孤芳自赏,说到天上有、地下无,你才有、人家无的地步。千千万万要一分为二,既要说好处,也要承认不足。这样,才会使听众、对象感到你的实在,你的哲学思维,你的分析判断正规。

对于水平高的人,必须谦虚,必须用请教的口吻、语气、表情,千万不要错失良机,错失求教的机会。做人做事如同司机问路,你一自信,不问路上了高速路,掉不了头,会走许多冤枉路。一问一请教,如虎添翼,进退自如,人生一喜。不少企业家不善利用这一招,实在是人生大憾。

我认识一位官至正部级的官员,年轻、中年时每次讲话前都喜欢静静地坐在那里,找一个没人干扰的地方坐着。我好奇,有一次问他:为什么独处、凝神?对方笑一笑,说:在酝酿一下,思考一下要说的话。笔者问:不是临时拿稿照读的吗?对方说:怎么可能,不行的,下面有多少行家里手,要有准备。

现在许多企业家不太善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妥的一面。好的是不会给人花言巧语、哗众取宠之感,有实干家的一面;不妥的是容易与外界割裂,不适应发展的形势。现在的企业家、生意人,真的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他必须有社会活动家的那些素质,必须善于转型升级,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善于根据自己不同的变化进行新的定位。不可一件衣服穿到老,一双皮鞋三千年,干什么要有所准备,有所调研,有所谋略。讲什么要有所构思,有主有次,有备而讲。这样,一次、两次,不断的实践之后,便可以熟能生巧,应对有方,挥洒自如了。这要是成为一种习惯,增益甚广。

互联网时代来了,许多人更不注意说话了,更不注意语言、语境了,许多人正在自废武功,因为他们已经不太说话了。慢慢地,他们会丧失表达的功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语言的功效正在被弱化。你会不会成为这样的人呢?到了那一天,你还怎么做生意呢?你怎么指挥人去做实业呢?语言的功能一旦丧失,是十分可怕的。语言的能力、语境的把握一旦失准,对一个企业家、生意人同样可怕。

(摘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广东经济出版社 图/李春明)

猜你喜欢
善言讲话听众
敢言诚可贵,善言价更高
哲理漫画
“善言”与“善行”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注水”讲话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国旗下的讲话
男朋友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天论”的哲学分疏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