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2016-10-25 04:58冀晓红李健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冠脉

冀晓红 李健成 杨 娜

(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 商洛 726000)



缺铁性贫血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冀晓红李健成杨娜

(商洛市中心医院,陕西商洛726000)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老年CHD患者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IDA组46例和非IDA组54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结果ID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非ID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前蛋白(PA)值显著低于非IDA组(P<0.05);IDA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非IDA组(P<0.05);IDA组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合并IDA可能会加重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病情。

缺铁性贫血;冠心病

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病情往往较为严重,CHD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可明显上升〔1~3〕。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IDA。临床上IDA不仅导致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的降低,同时其对于机体的整体性影响同样显著。研究证实合并CHD的IDA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可上升5%,病死率可上升2%~3%〔4,5〕,临床预后不佳。本研究重在揭示IDA对于CHD病程进展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00例老年CHD患者,根据Hb水平分为IDA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60~86岁,平均(74.1±7.6)岁;平均体重(61.9±6.1)kg;高血压23例、糖尿病11例。非IDA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60~88岁,平均(75.1±8.0)岁;平均体重(62.2±6.5)kg;高血压27例,糖尿病14例。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CHD的诊断及分型标准依据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诊断标准〔6〕,主要依据冠脉造影检查至少有一支冠脉血管腔直径减少超过50%,同时结合心电图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证实。(2)IDA的诊断标准:①血清铁蛋白<10.7 μmol/L;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③转铁蛋白饱和度<15%;④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Hb>4.5 mg/g;⑤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120 g/L,女性<110 g/L,孕妇Hb<100 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27 pg,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32%。(3)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明确,冠脉病变情况清楚。排除标准:①近期合并严重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疾病的患者;②伴有先心病、心脏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③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的患者;④因寄生虫等原因导致的IDA患者。

1.3实验室观察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血清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4检查方法患者于入院当时采肘静脉血,2 ml血样在室温下静置30 min后,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Eppendorf管中,-80℃超低温冰箱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为减小批间误差和测量误差,全部标本采集完成后一次性成批检测TG、TC、HDL-C、LDL-C水平。放射免疫试剂盒(LINCO,美国)检测血清TG、TC、HDL-C、LDL-C浓度,免疫放射试剂盒(北京佳科生物技术公司)检测血清hs-CRP浓度。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TG、T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IDA组LDL-C、血尿酸、hs-CRP显著高于非IDA组,HDL-C、PA值显著低于非IDA组(P<0.05)。见表1。

2.2两组CHD类型比较IDA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见表2。

2.3两组冠脉应变支数比较IDA组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见表2。

2.4两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IDA组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IDA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CHD类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比较〔n(%)〕

3 讨 论

偏食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均可促进IDA的发生发展。长期的慢性IDA的发展可导致Hb携带氧分子的能力下降,组织缺氧的慢性损伤可促进心、脑血管及肾脏等重要内脏器官的不可逆性病变。IDA对于机体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动脉管壁内皮的氧化应激性损伤及心脏、肾脏等耗氧量较高等组织的代偿功能较长,损伤更为明显〔7,8〕。罗建军等〔9,10〕分析45例CHD患者的低分子肝肾治疗的临床结局时发现,合并IDA的5例CHD患者,其中4例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且每日发作次数明显高于非IDA组。近年来对于IDA的广泛性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铁缺乏或者IDA导致的氧分子结合能力的下降,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及CHD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IDA的比例可达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11〕,其中主要为中度及重度贫血患者,随着贫血程度的增加,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及LDL-C水平均明显增加,预后不佳。同时,Hb<130 g/L会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风险,而IDA则明显增加CHD患者心血管终末事件的发生概率〔12,13〕。虽然文献探讨了CHD患者中IDA的分布差异,揭示了IDA与CHD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14〕,但并未进一步探讨IDA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狭窄程度的相关性。IDA病情长期发展导致的缺血、缺氧、儿茶酚胺及酸碱失衡等神经体液改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血清脂质代谢紊乱,进而促进LDL-C的上调,同时抑制HDL-C的表达。Zhong等〔15〕发现55%的CHD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可达35%,与本次研究结论较为相符。IDA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可以促进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脂质沉积和过氧化损伤,进而加重血管狭窄。

1杜丽根,邱健,陈恩平,等.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动脉弹性与ox-LDL、IL-6及MMP-3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5;24(20):3141-3.

2范公忍,熊锦华,孟丹,等.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2(6):890-2.

3江珊,于洪伟,王伟.血清骨桥蛋白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30(9):911-4.

4景晔,王莉,周英杰,等.天津地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34(11):2760-3.

5旷满华,杨青廷,翦耀文,等.儿童缺铁性贫血与血铅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40(1):79-83.

6Lyu Y,Jiang X,Dai W.The roles of a novel inflammatory neopterin in subjec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J〕.Int Immunopharmacol,2015;24(2):169-72.

7Dai W,Li Y,Lv YN,etal.The roles of a novel anti-inflammatory factor,milk fat globule-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J〕.Atherosclerosis,2014;233(2):661-5.

8李小龙,陶洪群,王薇薇,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8):695-7.

9罗建军,赖祯平.贫血对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并发对比剂肾病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22(8):1508-10.

10王春梅,王成钢,聂绍平,等.血清膜联蛋白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44(36):4408-11.

11王亦文,刘丽娜,韩旭,等.缺铁性贫血对P波离散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36(2):158-61.

12魏明丽,丁怀玉,于红玖,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10):758-60.

13Kotseva K,De Bacquer D,Jennings C,etal.Time trends in lifestyle,risk factor control,and use of evidence-based med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europe:results from 3 euroaspire surveys,1999-2013〔J〕.Glob Heart,2016;24(4):90-2.

14Li J,Zhang L,Xie NZ,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TaqIB polymorphism and the lipid-lowering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J〕.Genet Mol Res,2014;13(1):2140-8.

15Zhong Y,Wang N,Xu H,etal.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n s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linical diagnosi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J〕.Coron Artery Dis,2012;23(8):538-41.

〔2014-12-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2073)

冀晓红(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液病学研究。

R541

A

1005-9202(2016)16-395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6.038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冠脉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