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高校学费调整的几点思考

2016-10-25 03:30曹永萍苏和
北方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我区普通本科教育培养

曹永萍++苏和

高校学费问题涉及每一个大学生及其家庭,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过高的学费会使部分学生无力支付,过低的学费又使学校财力不足而无法保证质量。今年上半年,我区召开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调整听证会,拟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进行调整。我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现行的学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时隔十五年后,学费是否会调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我区拟调整高校学费标准的原因分析

从2000年起,我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现行学费标准一直未调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条件的改善,高校办学成本日益提高,现行的学费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不相适应,我区拟调整学费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出现“政策松动”。我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现行学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2001--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每年下发通知,强调“高校的学费和住宿费的标准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上,不得提高”。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因此从2000年以来,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我区普通本科高校学费标准一直未作调整。到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2014〕6号)要求:各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在调整高校收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认真履行成本监审、听证、公示等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的规定。至此高校学费标准调整的限制政策才出现放松,各地区纷纷对十多年未变的学费标准进行调整。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2000-2015年,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539.12亿元上升为180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高了近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502元上升为71903元,提高了6.54倍;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由95.03亿元上升为1964.4亿元,增加了近20倍。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了44.7%,其中教育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累计上涨了83.4%。

三是高校办学成本显著提高。根据相关部门对我区部分本科高校2012-2014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监审结果,我区近3年普通本科高校平均年生均教育成本达到18440元。而2000年我区普通本科高校平均年生均教育成本仅为14000元。从学费占教育成本的比重来看,2000年生均学费为3500元,占当年生均教育成本的比重为25%,占目前生均教育成本的比重仍然是19%。按相关文件要求,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25%。

四是高校累积了较大规模的债务。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财政对高校的经费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06年我区开始实行“生均定额﹢专项补助经费”的高等教育拨款方式改革,当年高校生均定额为3500元,而到2015年时年初预算生均定额标准已达到7900元。但需要说明的是,这10多年时间也是我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时期,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任务十分紧迫。为了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区高校纷纷加大建设力度,普遍进行了新校区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在用好管好财政资金的同时,也累积了一定规模的债务。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核实情况表》,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区16所本科高校债务余额高达61.9亿元。

五是教育经费需求进一步增加。按照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以及“十三五”期间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区高等院校需要在教育教学环境、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看,我区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辅助及行政用房、生均图书册数、生均仪器设备值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 经费刚性需求依然较大。

六是居民家庭负担能力增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00—2014年,我区农村牧区家庭户均收入(元/户·年,下同)由6114元增至29928元,增幅为3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2倍;城镇家庭户均收入由14361元增至79380元,增幅为4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倍。我区公办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学费标准为每年每生3500元,该学费标准占农村牧区家庭户均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57.2%下降为2014年的11.7%,占城镇家庭户均收入的比重由24.4%下降为4.4%,学费支出占户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七是我区学费标准相对偏低。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一般专业学费标准为例,中国农业大学5000元,北京师范大学4800-5400元,东北大学4800-5500元;与区外同类高校相比,河北大学4500-5000元,新疆医科大学5000元,云南农业大学3400-4500元。我区学费不仅低于教育部直属高校,且低于区外同类高校。

二、高校调整学费标准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从对财政支出影响看,如果学费调整,将增加地方财政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学费调高,贫困学生的贷款人数可能有所增加,生源地财政所承担的贴息数额也可能随之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将会逐步增大,对其他民生领域的投入形成挤压效应;另一方面,学费调整后,高校必然会相应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及设施,而学费调整增量部分财力有限,无法全面满足上述需求,不足部分仍需由财政承担,会进一步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压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我区普通本科教育培养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我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