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 建设对接的态度以及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2016-10-25 12:01王宪举
北方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欧亚成员国经济带

王宪举

自2015年5月8日中俄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简称“一带一盟”对接)以来,俄国内有反对、支持和有条件地参加三种态度。我国对俄的态度应心中有数,妥善处理。

一、俄罗斯的基本态度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后,俄罗斯的态度经历了沉默观察暂不表态、有条件地表示支持以及同意“一带一盟”对接三个阶段。对于“一带一盟”对接,俄罗斯国内主要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是不支持参加对接。有的俄罗斯学者称,欧亚经济联盟是后苏联空间国家的组织,与中国无关。学者德米特里·奥通耶夫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总的构想,欧亚经济联盟是贸易组织,是统一经济空间。因此,两者是不能对接的”。俄《公报》以《俄罗斯正在被拖入一带一路》为标题发表俄专家对“一带一盟”对接的评论。其副标题是:“中国是如何从俄罗斯手中夺走中亚的?为此中国不需要使用武器,只用数以十亿的投资即可”。一些俄罗斯人对“一带一盟”对接散布悲观情绪。2015年12月5日《生意人报》发表题为《在通往联盟的路上拐弯到丝绸之路上》的文章说,“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协议主要是声明性质的,不见得会带来经济效果,因为双方不是谈加强对接的具体义务。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谈判在2020年以前难以达成协议,谈判的过程可能持续10至15年,因为欧亚经济联盟的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有权停止这个过程”。

持反对“一带一盟”对接立场的多是一些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专家学者和公民。

第二种态度是支持对接。部分俄罗斯民众和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盟”对接是一件积极的事情,有利于俄罗斯及其联盟的发展。题为《中亚和跨西伯利亚铁路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竞争者》的文章称,“一带一盟”对接协议“将提高俄中战略合作水平,为深化俄中运输合作创造条件,将促进中国东北运输网和西伯利亚及太平洋俄罗斯的运输合作”。俄对中方在制订和实施对接时准备考虑俄的利益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对接主要应集中在发展和完善贸易和投资合作、双边贸易、地区运输和物流体系以及建立包括跨境经济合作在内的互利的基础设施”。

第三种态度是主张有条件、有限度地参加。不少俄罗斯人认为,“一带一盟”对接对俄罗斯来说有利有弊,俄应趋利避害。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对《生意人报》称,“俄罗斯不应该百分之百地支持中国方案,只能在利益交织的方面开展合作。这里指的不仅是铁路的数量,而且是在银行和金融领域、建设某些超前发展区方面”。他说:“俄罗斯努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丝绸之路无限制地扩张到自己的领土上。我们有自己的项目——欧亚经济联盟,有欧亚发展银行以及与民族工业有关的项目。如果让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那么将影响俄罗斯的生产。我们不谈一体化,只谈与中国的合作,而中国人则喜欢谈一体化”。

2015年11月11日俄新社发表题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挑战和前景》的文章,认为“一带一盟”对接中存在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欧亚经济联盟机制薄弱,在对接的具体情况出现变化时,成员国就会不打招呼而改变游戏规则;“一带一盟”对接缺少协调,有可能转变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合作;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对如何对接尚未达成共识,存在风险。如果开放联盟的国内市场,来自中国的不平衡竞争将毁灭成员国的地方工业;亚太地区两大集团正在开展竞争。一个是美国为首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集团,另一个是中国领导的全面的地区经济伙伴关系集团。俄罗斯尚未确定究竟参加哪个经济集团。文章认为,俄罗斯可以参加“一带一盟”对接,但主要是把此“作为保障中国向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实施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的手段”,而不是形成共同体或一体化。

俄罗斯学者伊内萨·尤什科赴斯卡娅认为,对接“将既给俄罗斯带来利益,又带来风险”。“一方面,将带来投资和发展。另一方面,将带来竞争,使中亚国家脱离俄罗斯的影响”。

现在俄国内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占多数。

但是,由于俄罗斯担心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商品的限制相当严重。2015年1月至9月,该联盟采取的征收11项反倾销税中,针对中国的就占7项。中国几乎成为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保护制裁措施的主要实施对象国。如果不取消这些限制性措施,“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今年5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自贸区协定开始生效。据俄专家估算,自贸区将使联盟和越南贸易额在几年内从目前40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该联盟还在与新加坡、以色列等40多个国家商谈建立自贸区问题。但是对于与中国建立自贸区,俄方称: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时机尚不成熟,俄对此尚未作好准备。欧亚经济联盟暂无与中国建立经济一体化的计划。

与此同时,虽然上海合作组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表示支持,但只是一种意向性表示,没有实际举措。上合组织秘书处从未讨论过“一带一盟”对接问题。

看来俄罗斯另有主意。2015年12月2日普京总统在年度议会国情咨文中建议,就建立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经济伙伴关系”启动磋商。梅德韦杰夫总理在郑州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上重复了这一建议。今年5月11日普京发表《致俄罗斯和东盟成员国峰会的呼吁书》指出,俄和东盟不久将举行峰会,“讨论建立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之间多方面接触的可能性,并在未来使这两个大型一体化机构的工作进行对接。此外,在东盟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开展实际互动也是现实需要”。

俄在“一带一盟”对接的同时,又提出欧亚经济联盟与东盟合作甚至“对接”以及全面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倡议,这是否意味着俄欲在更大范围的地区经济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值得研究。

二、俄罗斯采取上述态度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一带一盟”对接合作采取既支持、又留有余地的态度并非偶然。我们在肯定俄罗斯支持立场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两面性和复杂性。俄罗斯采取上述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一)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使俄成为未来多极世界的其中一极,是俄罗斯的既定战略。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开展合作,只是俄巩固和发展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个步骤,一个手段而已。

俄罗斯主张以整个欧亚经济联盟为一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对接。俄罗斯学者、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名誉主席卡拉加诺夫称,欧亚经济联盟各个成员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展双边对接“将对该联盟一体化以及联盟与一带的对接造成威胁。俄罗斯多数专家认为应该签署混合性质的大协议,即联盟成员国一起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俄罗斯的目的是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变成巩固和完善欧亚经济联盟的工具”。

(二)开展“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利用中国投资缓解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在俄多数专家学者看来,“一带一盟”对接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中国提供贷款和投资,进行交通运输、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中国投资,加快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的俄罗斯学者称,“对中国来说,对接是友谊和伙伴关系的政治声明。而对欧亚经济联盟来说,对接是要对中国投资者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则,用中国的投资加深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

(三)“一带一盟”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俄罗斯担心“一带”会影响“一盟”建设。俄罗斯学者称,“不能绝对说俄罗斯在经济上不能与中国竞争。俄罗斯可以在中亚起利益保护者的作用(不是在政治上而是在生意上)。例如,俄罗斯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6%的投票权,仅次于印度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只有0.75%的投票权。在实施某个项目时,俄罗斯能够把投票权少的成员国团结起来影响银行的决定。从政治、经济和军事风险来说,中亚是非常危险的投资地区,而由俄罗斯发挥主要力量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能够对这个地区投资安全起保障作用”。

莫斯科“斯科尔科沃”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翁托耶夫认为,“中国公司在中亚越有影响,那里的人们就越担心。例如,中国公司越是向哈萨克斯坦石油部门投资,哈萨克斯坦青年就越担心中国起支配作用”。他建议俄罗斯“通过文化、教育、新闻媒体加强自己的文明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最近欧亚经济联盟向中方提出几十个工程项目,其中大多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要求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中实施。笔者认为,基础设施的一些项目固然要搞,但是不应局限于此。如果只注重签署项目投资协议,不注意建立切实可行和有监督、有问责的合作机制,那么项目可能会因为执行过程中资金不足、互利不够或发现对方诚信不足而停留在文件上。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订,即双方的“政策沟通”。对于上述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以及俄和中亚国家在签证制度上对中国公民严厉的限制措施,应争取减缓和逐步消除。

(二)欧亚经济联盟暂不愿意与中国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因为俄罗斯担心与中国建立自贸区会影响俄在欧亚经济联盟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中方既不能急于求成,又要防止俄罗斯的实用主义,即只是利用中国投资而实际阻挠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大规模经济贸易合作。本文建议中方与欧亚经济联盟尽快就中国成为该联盟观察员问题举行谈判。中国成为观察员将有利于“一带一盟”对接,并为将来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贸区打下基础。

(三)中国不能在“一带一盟”对接中只起一个投资者的角色,而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展对接合作。对于欧亚经济联盟某些成员国存在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应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过程中努力消除。

(四)对俄方提出的建立包括欧亚经济联盟、东盟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全面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倡议,应积极响应,深入研究。但要真正实现此倡议,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代建明

猜你喜欢
欧亚成员国经济带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