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观察

2016-10-27 02:59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161400
关键词:左房阵发性内径

杨 鸿(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1400)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观察

杨 鸿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1400)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检测。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用仪器采用Philip IE33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2.5 MHz,以左心室作为长轴,进行扫描。结果 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和二尖瓣血流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到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心脏形态学结构方面的改变。

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严重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造成心脏结构重塑性代偿性肥大、心力衰竭、心功能减弱、脑出血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而且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本病愈后有着重要的意义[2]。该研究旨在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患有风心病、心肌病、严重肝肾疾病以及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的舒张压值都≧90 mmHg。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3.5±6.8)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44±4.5)岁。以上两组患者病程均为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者病程以及其他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签有同意书。

1.2 方法

所用仪器采用Philip IE33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2.5 MHz,以左心室作为长轴,进行扫描,检测内容包括室间隔、左房内径、左室后壁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测定指标是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二尖瓣血流的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并对以上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两组患者均进行此项检查,而且均完成检查,未出现任何其他意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和二尖瓣血流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房内径和E/A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对比(±s)

组别 左房内径(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 E/A 室间隔/ 左室后壁观察组(n=50) 43.3±7.5* 40.2±10.6 0.733±0.24* 1.23±0.45对照组(n=50) 32.6±5.7 45.8±11.7 0.575±0.45 1.03±0.44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心房颤动在心内科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有研究显示[3],此种疾病的病人老年人多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增加,尤其80岁左右。一旦发病,心房的激动频率会达到300~600次/min,并且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这就对患者的心房收缩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生,必须重视。也有研究显示[4],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生理和形态学均发生了变化,而且高血压患者的体循环动脉压一直处于增高状态,患者的舒张功能会降低,最终使患者出现心房扩大的病征,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采用的超声检查效果良好[5]。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房内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比值均小于1,说明两组患者的舒张功能有所减退。从此处可以看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不仅心脏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改变,而且一些生理指标和心房也均会有所改变。而且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左心房扩大导致的。本次研究还发现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与王启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均认为左房扩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是高血压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的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到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心脏形态学结构方面的改变。在临床诊疗中,临床医生应该重视这些变化,早期指导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定时服用有效的降压药,从而达到预防左心房扩大和发生房颤。

[1] 周蓓蓓.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的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28-29.

[2] 陈敏芝.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102.

[3]Wang Ping,Dong Jian-zeng,Long De-yong. Impact of different termination modes on atrial fibrillation termination in catheter ablat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1):1877-1883.

[4] 潘俊腾,马晓静.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3):272.

[5] 石 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23):452.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75

B

ISSN.2095-6681.2016.13.018.02

猜你喜欢
左房阵发性内径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形态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