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背景下的课程与区域游戏结合

2016-10-29 02:1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高玉晶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窗花脸谱区域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高玉晶

游戏化背景下的课程与区域游戏结合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高玉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了“游戏的重要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隶属于课程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每天两小时的区域游戏时间中,如何更好地将课程实施与区域游戏结合起来、发挥区域游戏的游戏作用、促进幼儿向高水平的游戏状态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理——理清主题课程内容

以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为例,在本主题开展前期,我们首先明确了主题的名称、主题背景、幼儿基础、幼儿的发展需要等基本内容,然后明确主题的目标与主题发展的过程。

㈠理清主题目标与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本主题开展前,我们进行了前审议。理清主题目标及主要内容,同时将主题目标与幼儿的需要结合起来。例如本主题的主要目标是:

1.知道获取资料的途径,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与信息。能大胆交流并在集体或公共场合大胆介绍和质疑。

2.通过不同渠道的主动探究,了解中国之最,知道中国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

3.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产生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大班孩子对于中国的相关知识经验是非常零散的、无序的。通过国庆期间的大调查,孩子们对于中国的知识了解得更加详细,经验也更加丰富。例如,关于中国的建筑,普遍调查到天安门、万里长城、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在中国历史方面,孩子们对于中国四大发明的了解最多、兴趣最大;在中国特色民俗物品方面,更多的孩子提到了中国的窗花、陶瓷。这些经验较为集中,也较为丰富。但是,当具体地询问孩子们关于某一个点的具体信息时,他们的了解又是匮乏的,这就需要教师们普及与拓展。同时,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先想后做”的思维方式,有的孩子就能够先想一想“我想要调查什么”、然后是“怎么调查”、最后才是“我的调查结果大分享”。

㈡理清主题目标与主题区域间的关系

有了适宜的主题目标以后,我们将如何达成?主题目标的达成除了主题教学活动的支撑以外,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游戏将是我们主题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理清主题目标后,我们需要理清主题目标与主题区域间的关系。将主题目标的内容放到主题区域中去。本主题的三个主题目标我们可以将其划分到各个区域中去。例如本主题目标与区域间的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活动的支撑。在进行主体性区域游戏创设时,与主题相结合是实施课程目标的重要形式。将主题目标细化到各个区域中去,能够促进主题目标更扎实地达成。

㈢理清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解决主题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各个主题区域的游戏内容也就生成了。这个时候,在区域游戏的推进上,还需要教师将各个区域的游戏内容细化为阶段性推进思路:即本区域游戏第一阶段该做什么;第二阶段该做什么;第三阶段该做什么等等。例如在《我是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关于美工区的区域游戏推进,我们也是采用“分步走”的形式来进行。

区域名称活动目标材料投放指导要点第一次第二次……京剧脸谱1.仔细观察发现脸谱的特点。2.能用多种材料制作脸谱。材料:空白脸谱、盘子、蜡笔等。提示:根据空白脸谱、盘子大小来绘制京剧脸谱。提供脸谱的空白图片,黑水笔和油画棒,让幼儿记住脸谱特色。提供彩色纸、锡箔纸等材料,进行多元表达。中国窗花1.欣赏中国窗花,感受中国窗花的特点。2.自主尝试制作中国窗花。材料:各类彩纸;剪刀;窗花花样。提示:观察幼儿运用剪刀的情况,能根据窗花花样的提示模仿,并大胆想象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先提供各类彩纸、窗花图片,供幼儿进行自主创作。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并张贴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经验。中国青花瓷1.欣赏中国瓷器,感受青花瓷的特点。2.自主尝试制作青花瓷纸盘。材料:各类花瓶图片、花瓶装饰轮廓图若干,蜡笔、水彩笔等。先用蜡笔在白色纸瓶子上画上花纹,再用蓝色的颜料进行印染。能按花纹、线条的排列顺序用颜色间隔的方法装饰花瓶。

当真正实行了“分步走”的区域创设理论以后,我们发现:分步走的过程既满足了幼儿接受的速度,更等待了幼儿探索、发现的过程。从显性的结果看:孩子们参与区域游戏的人数越来越多,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创造性的表现也越来越多。

二、放——将“权利”放给幼儿

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幼儿是独立的、自主的、主动学习的,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因为孩子会主动地学习。

在本主题开展前,我们就跟孩子们进行了简短地交流:

教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有什么吗?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答案,但是答案基本上都是粗浅的、零散的。

教师追问:中国到底有哪些了不起的东西呢?请你回去调查一下,将你的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一个简单的话题激发了幼儿想要去了解的欲望。回来后,孩子们将他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大胆地展示和讲述。从他们的讲述中,老师不仅看到了他们的经验情况,更看到了调查结果背后孩子们多样的学习方式。

㈡将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权放给幼儿

有了前期的调查,活动过程中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创设环境——将区域游戏的内容选择权放给孩子。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的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游戏内容、制定游戏规则、提升游戏经验。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游戏经验以及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来选择区域游戏的内容:例如部分男生特别喜欢中国的建筑,那么他们会在建构区自发地选择“建造长城”、“建造中国建筑”的游戏;女生喜欢中国的青花瓷、京剧脸谱等,她们就给自己选择了“青花瓷印染”、“制作中国脸谱”等游戏内容。在主题推进的后期,孩子们开始对于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功夫感兴趣,那么他们也会提出游戏方面的需求。这时候,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推进他们的游戏水平即可。

三、行——推动幼儿更好地玩

㈠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以往幼儿园的活动室环境更多地关注艺术性和观赏性,却忽视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实际意义,孰不知有准备的游戏环境对于孩子游戏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活动开展前,我们就创设了民族风浓厚的班级、区域环境——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身临其境,这大大地激发了他们想要不断地去探索、去了解的愿望。在游戏开展前,我们根据孩子的经验准备了丰富的游戏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游戏过程中,当孩子出现新的探索行为时,我们也会及时地补足环境、材料,推动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例如,大型积木建构区的孩子们,在建造长城和故宫等中国著名建筑时,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拼搭,但是当一个孩子提出“你说拼的是长城,可是我发现一点也不像啊”的质疑时,就引发了全班幼儿的集体思考,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在建构作品前,要先设计图纸,然后再拼作品,这样,我们再进行分享交流的时候,就能够给同伴分析自己的作品提供依据。

在幼儿“自主设计图纸、拼搭作品、对照检验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越来越发现:设计图对于自己的作品介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先进行图纸设计,然后再进行作品搭建。最后,教师们根据孩子的这一经验,进行“最棒建筑师”评选,选出最像的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孩子们会感到非常的高兴。对于建构游戏,也会一直地“支持”下去。

㈡实践中的反思与调整。

在很多时候,当实践后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问题,例如在本主题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对于造纸非常感兴趣,他们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纸浆的制造等。但是当孩子的纸浆成型后,如何呈现他们的作品,激发幼儿更积极地游戏?这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和优化的。

只有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引发幼儿自主、自发地进行探索活动时,这才能够称之为游戏。主题课程也是一样,更需要摆脱“课程”的“桎梏”,真正地想孩子所感兴趣的、所需要的,真正推动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实现课程游戏化。

猜你喜欢
窗花脸谱区域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分割区域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剪窗花
剪窗花
灶王爷的“脸谱”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