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P 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相关性

2016-10-31 06:09夏儒鸿张耀忠邱逸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苏 娅 吴 恳 张 勇 孙 悦 夏儒鸿 张耀忠 邱逸敏

(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CETP 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相关性

苏娅1吴恳1张勇1孙悦夏儒鸿张耀忠2邱逸敏

(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I405V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18例海南汉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3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利用SPASS19.0软件分析I405V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I和V的组间差异。结果I405V多态性位点II、IV及VV三种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7例(7.8%),197例(90.4%),4例(1.8%),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等位基因I和V在高血压组的分布频率为52.9%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基因型Ⅳ可能是危险因素。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原发性高血压;I405V;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饮食、精神压力等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遗传因素的作用可以占到50%〔1〕。探寻高血压易感基因,有助于从遗传本质入手对其治疗、预后、预防及新药物的研制找到依据。许多科研工作者针对高血压相关的基因进行了诸多研究,例如血管紧张素酶ACE、胆固醇酯逆向转运相关基因〔2~4〕。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在脂类代谢尤其是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定位于16号染色体,全长25 kb,存在超过2 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其中I405V、TaqIB等多态性位点与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长寿的关联性研究已有诸多报道〔5~7〕。目前尚未见I405V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关联研究。本文拟探讨I405V与海南汉族高血压的关联性。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高血压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18例,年龄55~70岁,诊断标准:在患者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不同日期的测量平均值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者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虽然血压不在上述范围内,均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从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体检科采集无血缘关系的海南汉族健康个体301例,年龄55~65岁,纳入标准: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血液病病史。

1.2研究方法采取SDS裂解法提取血液基因组DNA,从GenBank中获得人类CETP基因的DNA全序列,用Oligo7.0软件辅助设计引物,并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每个多态位点均设立2个PCR检测管,分别加入寡核苷酸正常和突变引物用于检测每个多态位点正常和突变的等位基因。PCR循环参数:首先在94°C进行2 min的热变性,随后进行34个循环反应(每个循环包括94℃30 s,58℃25 s,72℃30 s),最后是72℃ 10 min。扩增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经核酸染色剂染色,在UVIband凝胶成像系统(英国UVItec公司产品)中观察结果并照相,根据凝胶结果判断基因型。利用测序法判定结构是否准确。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行χ2检验。

2 结 果

测序结果与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的基因型结果一致,说明我们设定的实验体系可靠。如表1所示,高血压组I405V多态性位点II、IV及VV三种基因型的检出例率分别为17例(7.8%)、197例(90.4%)、4例(1.8%),在对照组中的检出频率分别为48例(15.9%)、146例(48.5%)及107例(35.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组间差异(P<0.0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两两比较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I和V在高血压组的分布频率为52.9%和47.1%,对照组中为40.1%和59.9%,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

表1 海南高血压人群与健康对照的I405V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n)

3 讨 论

CETP是体内胆固醇由组织及血液中转运回肝脏的关键蛋白质,其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密切相关,该蛋白功能的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基因的SNP位点可影响蛋白质的表达及结构。I405V是该蛋白质第4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存在A和G两种形式,导致该氨基酸可能存在异亮氨酸或者缬氨酸两种形式。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证明该位点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5〕,而且与海南人群的长寿也关系密切〔8〕,等位基因I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抵抗作用,而对寿命的延长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表明,CETP基因I405V的SNP与高血压具有密切关联。然而,我们发现V基因在高血压组的出现频率远低于对照组,这与我们之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及长寿人群的研究结果是相悖的。根据我们之前研究的结果,认为等位基因I的存在可能增加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效率,进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而高血压的发生往往伴随着高血脂的出现,或者说高血脂亦可导致高血压,由此推断等位基因I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生具有抵抗作用。遗憾的是,目前较少有关于CETP I405V位点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使得我们没有参考数据。对于该矛盾的进一步的确认依赖于建立在更大样本量及更加深入的研究。

1Oguri M,Kato K,Yokoi K,etal.Assessment of a polymorphism of SDK1 with hypertension in Japanese individuals〔J〕.Am J Hypertens,2010;23(1):70-7.

2李雪峰,苏秀兰.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11);669-71.

3陶晓明,李国江,侯淑琴,等.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ⅠB多态性与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7):677-82.

4张清,邓兵,李培龙,等.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IB多态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973-6.

5丘洪,张清,邓兵,等.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IB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9;16(3):341-3.

6周代锋,张勇,蔡苗,等.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再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297-9.

7张云霞,周代锋,王颖,等.CETP基因1405V多态性与海南百岁人群长寿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1-3.

8张云霞,周代锋,焦解歌,等.海南省百岁人群中CETP基因多态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273-4,3277.

〔2015-11-19修回〕

(编辑徐杰)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4364);海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HYCX2014040)

邱逸敏(1986-),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耀忠(1968-),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对血压影响的相关研究。

苏娅(1976-),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

R54

A

1005-9202(2016)18-4458-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24

1海南省干部疗养院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上海郊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基因型分析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ZNF804A rs134470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