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6-10-31 06:09李会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苯磺酸二聚体黏度

李会会 姜 涛 文 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38)



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李会会姜涛文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38)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年龄>65岁)患者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治疗前后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D-二聚体、Hcy及CRP,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24%,低于研究组的92.6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Hcy及CRP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能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D-二聚体、Hcy及CRP水平,效果显著。

羟苯磺酸钙;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糖尿病(DM)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视网膜病变(DR),预后较差〔1〕,也是导致老年患者失明的主要因素。从机制上来说,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针对相关血液检验指标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2〕。羟苯磺酸钙不仅能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而且降低血液黏滞度;也能够稳定或改善单纯型DR患者的视力状况。炎性反应与DR的关系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3〕,本次研究探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DR患者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明确诊断的DR老年患者(年龄>60岁)患者74例,参照1999年WHO和ADA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近1个月内存在合并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者,存在多种药物过敏体质患者,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交流患者除外。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65~83〔平均(71.06±9.97)〕岁;病程6~21年,平均(12.11±4.56)年;空腹血糖7.02~7.89 mmol/L,平均(7.38±1.61)mmol/L;研究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64~85〔平均(71.53±10.42)〕岁;病程6~20年,平均(11.57±5.08)年;空腹血糖7.01~7.97 mmol/L,平均(7.42±1.56)m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糖脂水平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5)500 mg/d,2次/d,疗程12 w。定时复查血、尿、粪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1.3观测指标

1.3.1临床疗效显效为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眼底病变开始稳定,视网膜渗出和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为治疗后视力提高>1行,眼底病变开始稳定,视网膜渗出和出血症状轻微减少;无效为视力情况及眼底病变恶化,新生血管出现。

表1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比较±s)

1.3.2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空腹取静脉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采用超敏免疫比浊透射法测定Hcy,采用sysmex7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D-D。

1.3.3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前后空腹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分析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24%(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8例),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2.68%(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χ2=4.139,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D、Hcy及CRP状况分析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D-D、Hcy及CRP下降,研究组治疗后D-D、Hcy及CRP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D-D、Hcy及CRP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状况分析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低切及全血黏度下降;研究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D、Hcy及CR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下表同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状况分析±s)

3 讨 论

DR发病机制复杂〔4〕,目前尚无统一结论,DR是多因素、多阶段共同作用的过程,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其典型改变〔5〕。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存在许多病理变化,视网膜微血管组织经常受累,视网膜是反映糖尿病微血管受累的主要场所。目前治疗DR的方法很多,胰岛素、西药降糖药在DR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血糖,能迅速降低视网膜血流量,视网膜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改善也减弱,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的缺血情况,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6〕。

高血糖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血液黏滞性增高,导致血液高凝、高黏状态,因此 DM 被认为是一种血栓前状态〔7〕。羟苯磺酸钙在预防和治疗DR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发现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单纯型DR疗效好,不良反应轻〔8〕。血清D-D、Hcy及CRP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血糖及其生化和内分泌代谢异常的指标,然而关于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血清D-D Hcy及CRP水平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

CRP是临床上与炎症状态关系密切的常用、敏感指标之一,据报道DM患者体内hs-CRP水平显著增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9〕。近年来发现,高Hcy血症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研究显示Hcy在DR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血液中 D-D水平升高对血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11〕,本次研究说明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血清D-D、Hcy及CRP水平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起到降低血糖和调节血脂的作用,这对于延缓DR病情进展及其他并发症血管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采取有效方法控制DR的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液高黏滞性和血小板高活性成为治疗的首要手段。目前研究认为视网膜血管系统与心脑血管系统间存在交互性〔12〕。本次研究说明羟苯磺酸钙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1江枫,韩金栋,颜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3;29(6):567-70.

2张新芳,冉瑞金.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4):326-9.

3赵戈于,黄荷.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二聚体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3;12(2):134-6.

4郭宏伟,汪小红,刘涛生,等.前列地尔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和NES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4;13(2):153-5.

5付广真,徐冰,侯军林,等.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7):885-7.

6禤文婷,黄秋霞.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5;36(8):1229-31.

7张万胜,田刚.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FDP、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2014;27(10):351-2.

8常嘉泰,曹凤霞,俞琪.卡托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7):877-8.

9张丽敏,叶苗苗,吴慧芬,等.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194-6.

10武圣洁,李双农.Hcy、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24(1):48-51.

11刘俊,杨明建,叶青跃,等.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3;23(2):15-6.

12王超,张靖航,彭悦,等.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荟萃,2015;30(6):657-9.

〔2015-11-17修回〕

(编辑李相军)

李会会(1966-),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学研究。

R587

A

1005-9202(2016)18-4488-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41

猜你喜欢
苯磺酸二聚体黏度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