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

2016-10-31 06:09马艳春翟秀宇李红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受者存活存活率

马艳春 翟秀宇 李红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二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

马艳春翟秀宇李红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二科,吉林长春130021)

目的分析影响肾移植手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方法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共750例,分析移植肾失功率及失功原因。应用Logistic分析影响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因素。结果5年内移植肾失功率为3.87%,存活率为96.13%,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为97.73%;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显著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P<0.05)。年龄、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状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均属影响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进行严格控制,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移植;移植肾失功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移植器官资源匮乏问题〔1〕。面对有限的供肾数量与日益增加的需要进行肾移植病人数目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利用稀缺的供肾资源、降低肾移植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肾失功率、提高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率,成为各移植中心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共767例,排除失随访病例17例,以75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中青年(18~59岁)722例,老年(≥60岁)28例;男488例,女262例;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83例,糖尿病肾病158例,其他9例;亲属供肾137例,尸体供肾533例,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DCD)80例。

1.2免疫抑制方案手术前应用舒莱(巴利昔单抗)或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进行免疫诱导,也有少部分患者未接受免疫诱导治疗。术中及术后1、2 d应用甲泼尼松龙500 mg冲击治疗〔2〕。术后应用环孢素(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MMF 1.5 g/d;当血肌酐下降至200 μmol/L时开始口服CsA,起始量为6 mg·kg-1·d-1或FK506,起始量为0.1 mg·kg-1· d-1。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泼尼的松120 mg/d,逐日减量直至20 mg/d维持,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CsA血药浓度、普乐可复血药浓度、MMF血药浓度随时进行调整。

1.3随访情况肾移植术后患者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3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6个月后每个月随访1次,12个月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率达97.78%。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

2 结 果

2.1移植肾失功情况750例中有29例发生移植肾失功,移植肾失功率为3.87%,存活率为96.13%。失功原因:急性排斥反应16例(55.17%),慢性排斥反应5例(17.24%),移植肾肾病4例(13.79%),感染2例(6.90%),加速排斥反应1例(3.45%),移植肾破裂1例(3.45%)。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半年(97.78% vs 96.43%)、1年(96.81% vs 92.865%)、3年(96.40% vs 92.86%)的移植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肾移植受者存活情况75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发生死亡,存活率为97.73%。其中中青年组13(1.8%)例死亡,包括5例死于间质性肺炎,3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甲流(H1N1),1例死于肺癌,1例死于肺结核,1例死于心肌梗死。老年组4例(14.29%)死亡,其中3例死于间质性肺炎,1例死于心力衰竭。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02)。老年组肾移植受者术后半年(96.43%)、1年(89.29%)、3年(85.71%)存活率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99.03%、98.75%、98.20%)(P<0.05)。

2.3影响移植肾失功的单因素分析移植肾冷缺血时间>12 h,肌酐恢复正常时间>14 d,患者1个月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显著影响移植肾失功(P<0.05)。年龄、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单因素分析

2.4影响移植肾存活的Logistic分析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状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均属影响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移植肾失功,不仅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痛的经济、心理打击,同时造成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研究显示,在60~74岁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接受肾移植后的死亡风险较等待移植者降低了61%,预期寿命延长4年〔3〕。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开始接受肾移植手术〔4〕。老年患者术前等待移植时间较长,心肺储备功能降低,常伴随心脑血管疾病,提示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应加大对老年肾移植受者的临床分析与管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

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此调查结果中的移植肾、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高于齐隽等〔5〕的调查结果;冷缺血时间>12 h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与齐隽等〔5〕等调查结果不一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14 d,1个月内状况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影响移植肾的存活率与齐隽等调查结果一致。

但本研究仅是单中心5年经验回顾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步进行多中心、更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移植肾冷缺血时间、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患者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进行严格控制,对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丽萍,张晓琳,钱叶勇,等.老年肾移植受者的临床分析与管理〔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4;35(2):82-5.

2傅耀文,周洪澜,王伟刚,等.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经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10(24):919-20.

3Wolfe RA,Ashby VB,Milford EL,etal.Comparision of mortality in all patients on dialysis patients on dialysis awaiting transplantation,and recipients of a first cadaveric transplant〔J〕.N Engl J Med,1999;341(23):1725-30.

4Collins AJ,Foley RN,Chavers B,etal.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11 Annual Data Report:atla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Kidney Dis,2012;59(1 suppl 1):e1-420.

5齐隽,闵志廉,朱有华,等.影响肾移植后人、肾长期存活的因素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4;25(3):148-52.

〔2016-01-08修回〕

(编辑曲莉)

李红芹(1980-),女,主管护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泌尿系统疾病研究。

马艳春(1980-),女,护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及肾移植相关的临床研究及护理工作。

R65

A

1005-9202(2016)18-4568-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83

猜你喜欢
受者存活存活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影响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护理因素及对策
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