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2016-10-31 06:09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湖北省死亡率发病率

李 嫚 甘 宁 张 翔

(湖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 武汉 430079)



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李嫚甘宁张翔1

(湖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武汉430079)

目的分析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分布与死亡的流行特征。方法依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和《中国肿瘤登记审核方法》对湖北省8个市上报的2014年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对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62.47/10万,中标发病率221.26/10万,世标发病率214.57/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24.503,P<0.001),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χ2=33.257,P=0.013);湖北省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159.47/10万,中标死亡率134.46/10万,世标死亡率130.39/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13,P=0.004);城市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χ2=15.397,P<0.001)。结论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年轻化趋势;政府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信息监测与干预措施,运用多维手段强化健康教育,构建医防一体的健康管理与服务模式。

恶性肿瘤;肺癌;胃癌

2004年,恶性肿瘤已经跃升为湖北省居民的第二大死因,其死亡率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本研究对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肿瘤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适宜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改进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密度、空间地理、医疗资源分布等特点,结合国家和湖北省肿瘤登记中心试点地区的数据采集情况,对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襄阳市、十堰市、宜昌市等8个国家级和省级肿瘤登记中心、1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和3家区域性肿瘤治疗中心提供的肿瘤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肿瘤登记中心均建立有严格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且每年复核,11家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和3家区域性肿瘤治疗中心按照省级肿瘤登记中心进行管理,数据采集准确及时。死者生前最高诊断依据包括尸检、病理、手术、临床合并理化、临床、死后诊断等,其中,尸检、病理和手术为Ⅰ级诊断,临床合并理化为Ⅱ级诊断,临床为Ⅲ级诊断,死后诊断为Ⅳ级诊断。

1.2人口资料2014年底,湖北省常住人口5 816万人(指居住时间为半年及以上人口),其中:城市人口3 237.8万人,农村人口2 57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8.88万人,出生率为11.86‰;死亡人口40.42万人,死亡率为6.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1〕。本次调查的人口学基础数据由当地公安部门提供,8个市覆盖人口3 979.87万,占湖北省人口数的68.43%,其中,男2 038.95万人,女1 940.72万人。

1.3肿瘤登记资料的编码与质量评价本研究使用的病历资料、肿瘤发病与死亡报表均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应用国际肿瘤登记注册(IAR)IARCcrg Tools软件转换成ICD-O-3进行编码与统计分析。每份资料均由两人以上核实,确保录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2〕。重点对性别、年龄、肿瘤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为便于比较分析,中国人口标化率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1985年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简称世标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中文版)软件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状况8个肿瘤登记中心共报告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编码为C00-C97)病例104 463例,其中,男53 934例(51.63%),女50 529例(48.37%);恶性肿瘤死亡病例63 469例,其中,男37 993例(59.86%),女25 476例(40.14%)。可见,湖北省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和死亡比例男性均高于女性(χ2=16.718,P=0.014)。

2.2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62.47/10万,中标发病率221.26/10万,世标发病率214.57/1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为264.51/10万,女性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为260.32/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各年龄段统计中,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24.503,P=0.000)。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3.36/10万(241.07/10万),明显高于农村(241.07/10万;χ2=33.257,P=0.013)。湖北省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159.47/10万,明显高于农村中标死亡率134.46/10万,世标死亡率130.39/1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6.63/10万,高于女性(131.25/10万;χ2=7.413,P=0.004);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0.23/10万,高于农村居民(101.58/10万;χ2=15.397,P=0.000)。

2.3湖北省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从25岁后开始显著上升,其中45~64岁是恶性肿瘤的高峰。同时,每个年龄段男性恶性肿瘤患者例数均高于女性。湖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从35岁开始明显上升,45~74岁死亡率达到峰值。45岁左右的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左右的女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有年轻化趋势,在各年龄段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恶性肿瘤患病及死亡分布情况(n)

2.4湖北省恶性肿瘤分布情况湖北省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率顺位前10的疾病见表2。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和胰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58.42%;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乳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和结直肠肛门癌,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61.29%。

表2 湖北省2014年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率

恶性肿瘤死亡率顺位前10位的疾病见表3。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食管癌,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54.76%;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的依次是胃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和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59.27%。

表3 湖北省2014年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率

3 讨 论

通过数据比较分析,研究者发现2014年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年轻化趋势,45岁及以上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男性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男性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湖北省男性主动和被动吸烟率均较高导致。城市地区居民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与王明月等〔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其中,城市居民致癌危险因素的暴露高于农村地区。

2014年湖北省前10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特征与全国基本一致〔6〕。其中,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的发病呈现低年龄段处于低水平而高年龄段处于高水平的特征,与北京市、辽宁省、浙江省和山东省情况相似〔7~10〕,这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潜在的致癌因素暴露概率增加有关。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肛门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分别从2010年的第4位、第7位和第8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2位、第5位和第6位〔11〕。这说明湖北省的恶性肿瘤排位仍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且上升势头明显,这可能与城市生活环境污染程度加大、工作压力增大、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增多有关〔12〕。政府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重点关注此重要变化,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制定适合湖北省现状的肿瘤防治策略。

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与生活环境污染、运动量减少、心理压力增大、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1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湖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与上述恶性肿瘤暴露因素有关。因此,在绿色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中,必须将居民健康指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14,15〕。政府应调整肿瘤防治策略,重构肿瘤的医防结合模式与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建立完善肿瘤患者诊疗服务、发病与死亡报告信息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制度,完善肿瘤登记中心的网络建设,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信息监测与干预措施,运用多维手段强化健康教育,构建医防一体的健康管理与服务模式〔16〕。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2014年人口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5-09-15)〔2015-10-08〕.http://www.stats-hb.gov.cn/info/iIndex.jsp?cat_id=10060,.

2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0.

3陈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中国肿瘤,2014;23(1):1-10.

4张思维,陈万青,郑荣寿,等.2003-2007年中国癌症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3):171-8.

5王明月,杨光,王刚,等.中国2004-2008年恶性肿瘤城乡死亡率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038-40.

6陈万青,郑荣寿,曾红梅,等.2011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1-10.

7谢学勤,韦再华,高燕琳.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97-8.

8邢立莹,刘莉,礼彦侠,等.辽宁省6市2013年男性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7):951-3.

9杜灵彬,余传定,汪祥辉,等.浙江省四个肿瘤登记地区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6):1244-8.

10马金姝,王莹.济南市年居民人口及疾病负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222-4.

1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控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0.

12Bangoura IF,Hu J,Gong X,etal.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of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experience of the Tongji Hospital Wuhan China〔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 Med Sci,2012;32(2):151-62.

13陈旭鹏,杨华凤,洪忻,等.南京2007-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4):497-500.

14王晓辉,张小栋,李辉玲,等.2005-2007年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13-6.

15陈圆静,金昱,张驰,等.安徽省某县2010-2012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4):357-60.

16何益新,吴刚,胡婧婷,等.2009-2012年安徽省铜陵市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22-5.

〔2016-03-15修回〕

(编辑曲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71373091);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基金资助(WJ2015Z048);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资助(2015YB001)

张翔(196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治疗与临床康复研究。

李嫚(1984-),女,住院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肿瘤治疗与临床康复研究。

R73-31

A

1005-9202(2016)18-4577-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88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湖北省死亡率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