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

2016-10-31 06:09梁治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专业人士中老年人量表

胡 燕 梁治学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

胡燕梁治学

(甘肃医学院,甘肃平凉744000)

目的探究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方法选用衰老评估量表(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总体衰老、各领域衰老、衰老大多数方面均以管理人士最轻,最重者是服务人员或农民,其次为专业人士或工人。结论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延缓衰老。

衰老;职业

如何对衰老进行客观量化评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中老年人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研究的迫切任务〔1〕。本课题组以衰老特点和中医理论为依据,构建衰老理论结构模型〔2〕,编制出适合中国人衰老状况的“本土化”衰老评估量表(AES)〔1〕,并利用该量表对我国中老年人的衰老特征进行系列研究,本文探讨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前成立研究小组、制订操作规程(SOP),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严格质量控制。调查内容包括中老年人群的自我体认、衰老和一般情况。采用AES进行调查。量表共包括4个领域(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自我体认),13个方面(外表形态、视听、运动、二便、睡眠、虚弱、疼痛、情感、认知、社会适应、性生活、自我体会、认识态度),39个条目。量表均为自填式。

1.2调查对象、调查过程和数据建立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AES对上海、平凉、兰州3个地区2 500名中老年人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共发放量表2 500份,回收2 134份,剔除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0例,最终有效量表2 064份。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形成原始数据。

1.3统计学处理将EpiData数据转化成SAS数据集。所有统计分析均通过SAS9.13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2 064例调查对象中工人最多,占33.2%,管理人士、专业人士、服务人员、农民分别占18.2%、23.4%、13.4 %、11.8%。

2.2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依据χ2检验,不同职业研究对象的婚姻分布(χ2=29.65,P=0.238)无统计学差异,而地区分布(χ2=24.835,P<0.001)、性别分布(χ2=77.509,P<0.001)、年龄分布(χ2=98.757,P<0.001)、文化程度分布(χ2=931.082,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且有4个协变量(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协方差分析,获得扣除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后的量表总分、各领域得分、各方面得分的修正均数,应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职业的衰老,见表1。不同职业研究对象量表总分、各领域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除小便方面外(P>0.05),其他12个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量表总分、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适应领域以服务人员得分最高,以管理人士得分最低。形态、视听、运动、睡眠、虚弱、疼痛、认知方面均以服务人员得分最高,形态、视听、运动、认知方面管理人士最低,睡眠和疼痛方面工人得分最低,虚弱方面专业人士得分最低。情感、社会适应、体会、认识态度方面均以农民得分最高,管理人士得分最低。性生活以专业人员得分最高,农民最低。

表1 不同职业AES量表4个领域及13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的修正均数±s)

经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校正的得分平均数

3 讨 论

职业不仅仅是社会的不同分工,这种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职业人群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异〔3〕。职业不同,阅历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层次、期望、体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影响其衰老。本文结果表明,衰老明显受职业的影响。分析原因,服务人员或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原多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劳动强度较高,从事的职业较缺乏创造性,多属从属地位,易被人支配,工作性质和岗位变动较频繁,工作时间不固定,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低,进而对自身、对未来、对社会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下降,对自己缺乏新的职业规划。再加上我国重士轻农的儒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的社会尊重感不强,无法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可产生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意、社会适应低、自我实现不高等现象。而在社会适应、自我体认领域的各个方面,农民显现的更为明显和严重,可能与其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自我体认有关。

对于工人而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大大降低其劳动强度,并且在当今知识时代,他们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一则付出体力劳动减少,二则提高了其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故其衰老程度轻于服务人员或农民。干部技术人员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较高〔4〕。管理人士和专业人士基本都是脑力劳动,文化程度较高,社会地位高,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状况较好。他们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尊重,其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感较强。有研究表明〔5〕,管理人员的社会角色适应能力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说明管理人士对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和节奏日益加快的生活适应能力相对较好。这可能是管理人士衰老最轻、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

同时,本调查还显示专业人士这一群体的衰老状况不容忽视,甚至在性生活方面的衰老最重,在认知、形态、视听、运动等方面还重于农民,在睡眠、疼痛、情感、认知等方面重于工人。社会大多认为专业人士是社会的精英,是各行业技术力量的支撑。他们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存在受教育程度不低但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并不如管理人士高的事实。虽然未从事重体力劳动,但劳动强度不低,尤其是科研人员。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节奏日益激烈,专业人士更是面临工作强度过大、生活压力日增、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没有规律、缺乏合理运动、长时间使用电脑等诸多问题。专业人士的精神常处于高度集中紧张的状态,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的思考状态,脑组织的耗氧量会明显增加,从而促进衰老进程。

综上所述,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延衰。

1梁治学,胡燕,李其忠,等.衰老评估量表的条目筛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502-4.

2梁治学.基于中医学理论衰老评价构想〔J〕.中医研究,2015;28(4):1-2.

3徐大麟,王润平,孙晋福,等.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老人生存质量调查与对比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2):77.

4杨金芬,兰华.不同职业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4631-2.

5刘申,郑文韬.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原职业的相关性〔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111-2.

〔2016-01-19修回〕

(编辑袁左鸣)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No.2006BAI13B01);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助(No.2013B-134)

梁治学(1970-),男,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与临床研究。

胡燕(1972-),女,档案馆员,主要从事医学档案和中西医结合研究。

R161.7

A

1005-9202(2016)18-4582-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90

猜你喜欢
专业人士中老年人量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这是专业人士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拥有 Miller & Kreisel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
展望与分享:汽车后市场专业人士沙龙活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