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2016-10-31 17:31夏冰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在线教育移动互联网信息化

夏冰涵

摘 要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了兼顾通讯、学习、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式媒体,移动互联网也已成为世界移动网络的主流。本文主要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在线教育”等为关键词,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对移动互联网和当代大学生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做调查研究,分析其优势和弊端并提出建议。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本能、自然的思考方式,其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强烈需求,将影响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大学生 移动互联网 信息化 在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智能手机和3G、4G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兼顾通讯、学习、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式媒体,移动互联网也已成为世界移动网络的主流。移动互联网设备成为了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工具的首选。网络公开课、慕课成为当前大学生主要的网络学习方式。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016年1月22日,CNNIC在京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占网民规模的90.1%,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互联网+”成为热词,传统行业纷纷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联姻”,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从教育领域到传媒行业,从电子商务到基础设施服务,几乎各行各业都在试水移动客户端。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互联网+”行动计划正逐步助力其整个行业发展,综上可以得出,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人们热议的互联网思维,或许要升级为2.0版,变为移动互联网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微信、知乎、微博、公众号、自频道等各种社交网络与自媒体,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在塑造新的语言、新的文化与新的社会亚群体。农业时代,工具的使用使人们解放双手,并摆脱了对狩猎的依赖;工业时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主要表现为信息量和信息传播处理速度等的成倍增长,乃至形成信息爆炸。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互联网时代人和信息的关系,通过移动设备,人也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并由此使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结构发生改变。在之前的时代中,信息和人是二元分化的,人需要从各种载体上获取信息,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等。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碎片化,信息和人是紧密结合的,人可以即时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各种信息,并在同一时间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分享和传播,这使人也成为了信息的一部分。也正因为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性大大增强,我们经常会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朋友们的分享动态,然后从中获取信息并二度传播,这些通过人与人传播的信息拥有着前几个时代所没有的感情。

2中国数字新生代——当代大学生

“90后”是典型的“社交一代”。据CNNIC的统计:中国18岁以下的网民达16.6%,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为35.1%,学历大专以及大学本科生的使用人数占总人数的20.6%。在以手机为终端无线接入互联网的7305万网民中,30岁及以下年龄段的人占到了86%,而CMI(校园营销研究院)的调查则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00%,“90后”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和最信任的媒体都是互联网;在被问及通常上网的途径时,代表移动网络的WIFI、3G、2G被选择的比率分别是43.1%、26.4%、12.6%。可见移动网络在学生上网的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率,“90后”已经成为无线互联网互动的绝对的主力军。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90年代(下文统称为“90后”),生活在发展机会增多、空间增大,流动渠道畅通,社会态度兼容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这些“90后”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其共性特征及其影响力在互联网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帕尔弗里将这些从一出生就伴随着电脑、手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跟世界一同成长的“90后”,称为“生于数码”的数字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为此我们可以界定,数字新生代即在数字化环境中长大成人,并在这一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一代人,对于中国而言,当代大学生即可被视为数字新生代。

大学生群体是当代社会的生力军,亦是在互联网中活跃的重要力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学生之间的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化,他们在渐渐形成的社交网站中聊天、交友、获取信息、发表观点,进而影响到现实生活。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易于受网络虚拟组织影响。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3.1时代背景——“四化”教育体系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教育形式不断推广。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教育门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人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垂直领域的创业企业,都纷纷展开在线教育领域的布局。

2015年5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出:“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同年9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以“四化三学一人才”为发展目标。“四化”体系提出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将发生的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重点突破到结构性变革的转变;二是从项目实施到常态发展的转变。而移动互联网便是推动教育变革最有潜力的载体之一。

据上文提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其中手机端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5303万人,占手机网民的8.6%。目前,我国在线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普及在线教育还需要较长时间。

3.2优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化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带来了重要机遇。

3.2.1移动互联网是知识和信息的海洋

按照教育内容的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主要分为中小学教育(又称K12教育)、职业考试、职业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出国留学、兴趣教育、儿童早教、大学生/研究生教育、综合教育等九大领域。在线教育各领域中,中小学教育用户使用率最高,为37.7%,这部分市场用户数量最大,需求也最为强烈,一直最受资本市场青睐。其次是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用户使用率都在2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综上,未来这两大领域的市场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3.2.2移动互联网具有及时更新性

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的世界各地的人们,从各自的终端及时发布自己掌握的新信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上传到互联网,经过沉淀、提炼和加工,源源不断地补充和增益着人类知识和信息的宝库。

3.2.3移动互联网是门槛很低的大众“课堂”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上网冲浪越来越体现出大众性、草根性和自由性。这就为更多的人上网求知学习,奠定了十分厚实的公平基础。互联网因此成为没有围墙、全天候开放、适应各种个别需求的“课堂”。

3.2.4移动互联网互动性强,信息多元且开放

这就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深入的研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这也就使得互联网上的知识、信息五花八门,甚至鱼目混珠、良莠不齐,需要人们有足够的定力,有足够的甄别、选择能力。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海量的知识和信息,简单易行的检索方法,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极其便利地检索到各种所需的知识和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上课程层出不穷,发展成为没有墙壁、没有时间限制、包含了顶级教师的大课堂。换言之,在“互联网+教育”的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是知识生产、转化、储存、学习的新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和机制。

3.3弊端

3.3.1信息多元,当代大学生需提高自身辨别能力

在信息时代,大众以一种便捷的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移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也不容忽视。有的信息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信息则片面甚至会造成误导,这就要求培养学生提高对多元信息的辨别能力,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分析问题,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接受知识,思考评价,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够影响学生终生。

3.3.2信息泛化,信息转变为知识需通过思考内化

信息不等于知识,二者的意义并不相同。信息指通讯系统传播和处理的数据,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知识是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并能指导人的行为的有用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无数信息,信息量的过于广泛而让人难以整理或归类,而信息只有通过反思、启发和学习等过程,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对以后的思考与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才称之为知识。

3.3.3信息安全与行业监管不容忽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如泄露用户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电信诈骗、电子支付诈骗、移动应用恶性竞争等,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对此,工信部发布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等规定,为移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移动互联网管理是广义概念,从信息安全到版权保护等,各方面都需要强化。

4结语

随着新一批“数字新生代”进驻大学,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复杂多变的教育需求。传统观念中,在线的交流是永远不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但在当代大学生看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本能、自然的思考方式。能够想象,当代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强烈需求,将影响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综合信息化管理、教学科研活动,或将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全新课题。移动互联网赋予了大学社区建设无限的想象空间,“互联网+”值得期待。

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有整合、有拓展、有创新,更广泛、更深入、更规范的过程。全民移动互联时代,现状令人欣喜,未来更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在线教育移动互联网信息化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