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对田径课兴趣的对策研究
——以东大中学为例

2016-11-01 21:40郭志强
运动精品 2016年8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运动中学生

郭志强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如何提高学生对田径课兴趣的对策研究
——以东大中学为例

郭志强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东大中学在校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发现东大中学生大多数不喜欢上田径课。深入分析了东大中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的原因,同时针对调查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措施。

田径;学习兴趣;中学生

1 前言

田径运动作为一项最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对其他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对田径课程及田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培养中学生勇敢拼搏,敢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帮助。然而,田径运动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来说,技术结构相对单一,缺乏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不符合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至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而且,初、高中的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青春期阶段,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尚不完善,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有兴趣,但是却不能持之以恒地将兴趣发展下去,这就导致了他们兴趣广泛却不稳定的特点。

在东大中学实习期间,学校安排有田径课教学内容。但是,通过教学却发现学生们并不喜欢上田径课,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我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为提高田径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人,各年级男女生各10人,共100人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相关实体书及电子书等各种文献资料40余篇,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

2.2.2 访谈法

针对本论文研究内容,通过对东大学校高级教师,体育教研室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田径教学及田径兴趣培养情况。

2.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合理设置问卷问题,并对东大同学进行调查。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找出其统计规律,从而找出关键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大中学同学对田径课学习兴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1 东大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田径课兴趣的调查

表1 东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调查表

由表1可知,男生有2人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占男生人数的4.0%,女生有5人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占女生人数的20.0%。就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而言,男生明显积极于女生。

表2 东大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态度情况调查表

由表2可知,东大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兴趣度偏低。其中,男生对田径课感兴趣的有4人,占8.0%,女生对田径课感兴趣的有1人,占2.0%。男生有46人对田径运动不感兴趣,占男生人数的92.0%,女生对田径课不感兴趣的有49人,占女生人数的98.0%。

3.1.2 东大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目的调查

表3 东大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目的调查一览表

由表3可知,男女生对田径课的学习目的并无明显差异,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田径课的目的不是非常明确。其中,认为是学校规定教学内容,不得不上的,男生有25人,女生24人,分别占男女人数的50.0%和48.0%;为了通过达标测试的,男女生均各10人。目前,中学生应试心理较为严重,这很不利于田径教学内容的开展与普及。

3.1.3 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的调查

依据东大中学目前所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径共7个项目作为本次调查的项目。

表4 东大学生对体育各项目兴趣调查统计表

由表4可知,大多数东大中学生对球类运动及游泳的兴趣比较高,其中篮球、游泳、乒乓球、足球分列前四名。球类运动本身就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加上中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往往使得中学生更愿意选择激烈的球类运动;游泳是东大学校新设项目,学生首次接触,兴趣较足。

3.2 影响学生田径课学习兴趣的外界因素

3.2.1 影响田径课学习兴趣的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中学生自我本身对田径运动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够,造成了中学生学习与掌握田径运动技能的目的各不相同。加之田径运动项目的单调乏味,很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导致中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厌恶。并且,在一般情况下,田径运动项目通常是在室外露天场地开展,夏天中学生觉得在炎热的条件下进行田径运动,负荷量会加大,容易产生疲劳,对文化课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造成中学生对田径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3.2.2 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田径课兴趣的影响

在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感知对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全面的。然而,由于教师的组织教法陈旧,单一,没有创新性,缺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亮点;课上自我要求不足;对学生日常课堂纪律要求不够严格,导致懒散混乱的课堂气氛;或在教学活动中未对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上课统一要求、测试统一标准,致使一部分学生动作掌握较差,从而信心不足,致使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对该项目的学习兴趣。

中学体育教师应本着“健康第一”的中心指导思想,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自我体育专业技能能力,提升自我的文化修养,拓展知识广度,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学生的视角反思日常教学的不足。在课堂上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他们对田径课的兴趣。

3.2.3 家庭对中学生田径课兴趣的影响

中学生大多受当下高考制度的影响,加上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只有好好学习文化课知识才能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因此中学生往往注重文化课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殊不知,一味的封闭学习、题海战术及各种补习培训班压缩了中学生太多的时间,使学生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适当的运动调节,给学生的心灵及精神带来巨大压力,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难免在体育课上就会遭受失败,从而打击了同学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枯燥的田径课在体育锻炼中被遗弃的现象尤为明显。

3.2.4 学习压力对中学生田径课兴趣的影响

大多数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课业的繁重让他们无暇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学生都将视线更多地聚集在知识技术的学习上,甚至现在有一些中学一味追求分数,实施应试教育注重追求所谓的升学率,不断给学生施加压力,单方面增加学生的压力而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对学生体卫劳方面的教育,因此,疲于学习文化课知识的中学生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对田径产生浓厚兴趣。

3.3 激发和培养学生田径课学习兴趣的措施与建议

3.3.1 端正学生对田径课的态度

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要为参与者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对中学生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活泼开放的运动训练而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但如今的体育课教学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弊端制约了同学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发展。受“应试教育”、“达标课程”的严重影响,导致体育课丧失了其原本应具有的娱乐,休闲的成分,也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害怕田径课的心理。然而,要想端正学生对田径课的态度,就要先端正体育教师田径课的态度,体育老师应多与学生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使自己的教授方式更加适合而高效,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摒弃他们那种上课懒散的态度。从而激发并培养同学们对田径运动学习的激情与兴趣。

具体而论,体育教师除课上的讲解教学及日常训练外,课下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小比赛,激发学生们的运动热情,知识使人丰富,运动使人宽广。让同学们在体育运动的合作配合及竞争中收获知识及友情,从而唤起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健康体质的同时完善人格,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田径的奥妙,领略到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

3.3.2 让父母重新认识田径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田径兴趣

转变父母对孩子学习单一认识,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开展其他各项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青春期的学生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经常参加田径运动对其体质健康及生长发育大有益处。让父母改变过去看法,和孩子一起积极投入到田径锻炼中,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

3.3.3 减轻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体育锻炼的时间。

学校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进行各项教学工作,不仅是文化成绩,更要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也对学生放松压力以一种更加良好的状态面对文化课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2014年4月至7月间先后发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及《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分别从学生、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位入手,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狠抓学校体育工作,力求清除制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

3.3.4 合理选择与运用相关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要求练习者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对抗与竞争,并使得游戏参与者通过竞争体验到愉悦性和成就感。这有利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同步发展,体育游戏形式应更加多样化,而且简单易行,最重要的是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铺垫的作用。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游戏都适合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真正让学生享受体育、享受课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不断钻研及时与学生沟通,选择更加适合的体育游戏。

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应更加细心全面,考虑到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弹跳、耐力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难度适中、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游戏。而且中学生正处在生长高峰期,青春期的学生们的肌肉主要生长趋于纵向,所以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生长特征多选择一些跳跃类的游戏。加之,青春期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快速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或设计内容健康的团体体育游戏,让同学们在运动中感受并融入集体,真正领会体育的魅力。

游戏多在动态中以竞赛形式进行,非常迎合青少年天生好动、好竞争的心理。在中学体育课中,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

3.3.5 宣传普及田径运动广而告之

除了体育课上老师的教授及讲解宣传外,学校在有关田径运动各方面的知识、田径运动的科学健身价值等方面应加大普及力度。在中学一般都是以锻炼健康来开展运动,如:接力比赛等等;创办田径知识“小黑板”;还可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学生组建一支校田径运动队,并进行较为系统化的训练。一个学校田径队的运动成绩如何,可作为对该校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的一个评价点,及提高学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东大中学的大部分同学对体育课十分感兴趣,也表示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但却对田径运动及田径课兴致缺乏。一方面,校领导重视文化课教学而忽略了体育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还有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把田径课作为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充分投入感情授课,导致学生们对田径运动的科学价值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学生心中怕苦怕累的思想普遍存在,还很严重,再加上父母对学习成绩的特殊要求,对体育运动的轻视,使得学生以至于对田径运动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

4.2 建议

4.2.1 教师在安排田径教学内容时,应因材施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征求同学的意见,选择符合同学兴趣的教材,积极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同学对田径课的兴趣。

4.2.2 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建立起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帮助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赶超比之成绩较好的学生。

4.2.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做到动作示范标准,专业术语应用准确,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4.2.4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级学习目标,做到区别对待,使那些身体机能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2.5 在规定的每天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田径项目比赛或田径趣味游戏如接力跑传球、50米跑等,以及创办田径知识“小黑板”活动,或者拜访田径名将来提高他们对田径的兴趣。

4.2.6 田径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摆脱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加强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田径运动的快乐。

4.2.7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通过自己热爱运动的举动,带动学生热爱运动,提高田径兴趣。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5.

[3]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2002:256-278.

[4] 叶刚.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5] 郭建龙,苏明理,许崇高.21世纪我国田径课改革现状与发展方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

[6] 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02).

[7] 龠爵新.如何利用学生兴趣辅助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5.

[8] 肖传芳,杨建设.谈体育课堂气氛的营造[J].中国学校体育,2001.

[9] 郑华伟.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4.

[10]刘玉海.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11]董亚玲,张振丰.田径运动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价值[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1).

[12]李燕强.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1(2).

[13]张进潘.浅谈田径课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内将科技,2008(3).

[14]时小勇.注重田径教学中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健康成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2).

[15]祝旺灵.融游戏于体育提高学生体育素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16]郭永琪.情感投入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

How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A Case Study on Dongda Middle School

GUO Zhi-qiang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interview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track and field in the east school.It is found that students do not like the track and field course.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 students in eastern don't like the track and field course,also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measures.

track and field;interest in learn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

郭志强(1991-),山西原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运动中学生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体育运动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