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一瞥

2016-11-01 09:02钱程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雄市公交车交通

钱程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车辆饱和、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首选。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成为继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领域,其应用最广泛的地区首推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

智能交通系统是指有机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通过有效运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实现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环境、优化能源利用。可以说,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一系列问题的创新手段。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台湾高雄市在构建“海、陆、空”三种交通方式的基础上,创新“立体化”交通模式,以智能交通系统为基础,紧密依托7个子系统,发展兼具交通资讯汇总发布、交通管理系统多功能组合的大平台,多维强化交通管理和应变能力,使城市交通更为顺畅、更加高效的经验,或可为内地发展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二、高雄市交通概况

高雄市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台湾地区南部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也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高雄市对内交通网络完善,对外交通方式多元,“海、陆、空”三大运输方式构成了整体完善有序的交通网。

海运称霸台湾地区

高雄港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深水港,毗邻市区,水域面积1276公顷,进出港航道全长18公里,可供15万吨级海轮进出港和停泊。为促进港区与市区土地发展利用,高雄市政府直接管辖高雄港,实现“港市合一”。

空运航线广域

高雄国际机场是台湾的第二大国际机场,台湾南部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运量最大的综合机场,也是飞往桃园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航班的转降机场。目前,高雄国际机场已开通直飞东南亚和东北亚的航班。随着两岸直航的开放,自2008年12月起,高雄国际机场陆续开通了飞往杭州、深圳、上海等内地城市的两岸航线。

陆运高度发达

公交部分:高雄市拥有营运线路163条,包括市区线、市郊线、地铁接驳线、公路客运。为打造“30分钟生活圈”,政府部门规划设置了高雄车站、高铁左营站、旗山、冈山、凤山、小港共6个转运中心。

地铁(捷运)部分:高雄市是台湾第二个开建地铁的城市。地铁红线与橘线于2008年正式通车,两线交汇于美丽岛站,目前已覆盖38区中的14区。

自行车部分:高雄市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亚洲最友善单车城市”。政府部门为节能减碳及纾解交通堵塞,划设了26条自行车道,总长超过500公里,并在多个路口设置了自行车桥。2009年,高雄市环境保护局建成了台湾地区首个都会网络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铁路部分:以客运为主的台铁纵贯线、屏东线和以货运为主的台铁临港线,在市区总共设有12座车站。高铁左营站、台铁新左营站、地铁红线为三线并站,形成了核心的交通枢纽。

高速公路部分:高雄市现有“国道”3条,路线略呈双十字型,在市区设有18座交流道或端点;现有省道15条,除台88线为东西向快速公路外,其余为一般平面道路。

三、智能交通系统分析

(一)高速发展 成效显著

智能交通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开始快速发展(见表)。

为解决都会区的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与效率,减少环境破坏,目前,台湾地区正积极推进多卡电子票证系统计划、电子收费系统计划、交通信息分享计划。

高雄市自2003年起推动智能交通系统计划,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1年,高雄市凭借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突出表现,成为“智能型运输系统亚太论坛暨交通科技展”的主办城市,展示了包括爱河太阳能游艇、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都会区大众地铁系统和公交车动态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成果。

(二)多方参与 体系完备

高雄市政府部门坚持从服务公众的理念出发,通过征求公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总结出以下几点:安全、高效、有序、可控;无缝链接、零距离换乘;智能规划出行、省时省钱;智能化服务、更高的出行与驾乘体验;公共出行信息一体化方便公众获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公众出行需求;人性化与个性化服务。

高雄市将一般公众定义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受益方”,持续强化智能交通的服务特性,其智能交通产业链的构成是:首先,由政府部门把握城市信息化的整体需求,协同各部门运作,直接面向公众;其次,由运营企业提供基础通信、宽带网络服务,以无缝链接采集到的数据为参考依据,承担项目投资、承建和维护;再次,由方案提供企业提供完整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政府行业咨询和规划能力、项目建设方案及技术支持;第四,由业务提供企业提供行业化、本地化信息和定制化服务;最后,传递给公众的是提升生活服务形象,提高企业办公效率,改善公众生活质量。

(三)系统多元 应用广泛

高雄市智能交通系统以自动化交通控制系统为基础,由车辆侦测器信息系统、车牌自动辨识系统、路况监视系统、停车引导信息系统、信息可变标志、交通现况标志板、信号控制器等7个子系统组成,发展兼具交通资讯汇总发布与交通管理系统功能,即时搜集道路状况。同时,通过交通控制策略的执行,强化城市交通管理与应变能力,使交通更为顺畅高效。

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事件自动侦测系统:利用路况监视系统,自主侦测车辆停泊、行人、散落物、逆向及交通堵塞,通过即时通知交控人员,提升事件发现效率及缩短事件反应处理时长。事件影像可截取存档,有助于厘清肇事责任,警示管理单位事后检讨改进。

2.路口信号维护掌控

高雄市区的2430多处路口与交控中心实现了对接,可即时下载时制计划进行信号控制,利用动态地图及时掌控路口细化连锁与异常情况。

3.停车导引信息系统

在路口设置停车导引牌,显示一个或多个停车场导引资讯并显示剩余车位。设置于主要道路决策点前,导引司机很快找到车位,减少占道和找寻车位时间。

4.适应性信号

利用装设在路口的车辆侦测器资料,通过影像侦测器侦测车队等候线长度,弹性调整路口号志秒数与周期,有效疏导车流,减少高峰时段平均等候车辆数。

(四)智能大众运输系统

1.公交车动态信息系统

通过GPS卫星定位,公交车路线全面实现智能化运营。乘客通过高雄市公交车动态信息网、智能手机APP“k-bus高雄公交车”,可以预先查询公交车所在的即时位置,预估到站时间,减少候车时间。同时,设置LED智能直立灯箱式站牌、圆筒型LED智能站牌、地铁出口LED显示器及候车亭LED公交车动态显示器,方便乘客掌握公交车的进站信息。

2.公交车优先信号

为培养环状轻轨运量,2009年5月,高雄市启动了环状168干线公交车,无缝链接地铁与公交。整体通讯架构为通过公交车上的感测元件,将公交车所在的位置传至交控中心服务器,再经交控中心判断分析,将触发条件经移动网络传送至现场信号控制器执行。执行策略包括延长绿灯和缩短红灯时间,不改变时制,减少公交车等候信号时间,提升运行效率,实现了“公交车地铁化”。

(五)智能出行信息系统

1.即时交通信息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建置交通信息网站为公众出行提供交通信息是发展智能出行信息系统的关键。“即时交通信息网”整合了供公众查询交通信息,包括重点路段的行车速率、即时车流量、路口CCTV即时影像画面、资讯可变信号讯息、即时事件(信号故障)等资料,以及重要地点的旅行时间信息、信号维修进度及公有停车场即时剩余停车格位数等。

2.智能运输走廊

受市区面积所限,高雄市创新提出了“智能运输走廊”的概念,特点是重在连接市区与郊区各大重要工业区及观光区。通过智能运输走廊,结合高快速公路与都会区平面道路资讯,主干道与次干道智能运输系统,公众往来“走廊”可即时了解前方路况并选择合适路径。

四、高雄市智能交通系统对内地的启示

面对“数据为王”大数据时代的挑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智能交通系统,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是智能交通发展的终极目标。结合高雄市创新智能交通系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建议内地城市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一)推动产业链形成

结合大中城市的交通背景,加快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强化产学研联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创新企业的研发力量,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建立交通数据采集、更新、共享和发布的相关制度,通过价值链关联包括运营企业在内的交通运输相关各方。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三方合力,逐步形成智能交通信息市场,尽快形成智能交通产业链。

(二)设定标准化规范

因各部门制定的标准不一、互不兼容,导致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不利于智能交通体系的发展,为此有必要设定智能交通系统的统一接口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在全国各城市通行统一的标准化规范,为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提供技术支撑;未来还应持续整合与交通相关的各类数据库,建立综合性、立体化交通数据体系,搭建交通数据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三)实现大数据共享

推动交通大数据在城市交通相关部门之间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是实现交通大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活化有效数据,由单个城市开始发展至城际大范围的出行调控、网络管理的联动控制,从而建设起覆盖主要道路、公交车站、高速路口、轨交站点、综合枢纽的交通数据网络,形成广域的智能交通监控体系。

(四)构建跨区域协调发展框架

为充分匹配不同城市的交通类型,建议通过创新运行模式,配合智能交通产业链的促成,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协会自主的多元方式,共同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建立,在交通大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搭建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跨区域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 孟庆丰.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EB/OL]. (出版日期:2012年8月3日)[引用日期:2015年5月14日]. 获取和访问途径:http://www.moc.gov.cn/zhuzhan/jiaotongxinwen/xinwenredian/201208xinwen/201208/t20120802_1280492.html.

[2] 徐慰慈. 台湾交通面面观——(五)高雄都会区的陆上运输系统[J]. 交通与运输,1995年,05期:pp17-18.

[3] 王春华. 台湾城市交通更新启示[J]. 交通与运输,2015年,02期:pp46-47.

[4] 吴忠泽. 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J]. 科技传播,2014年,03期:pp3-5.

[5] 王春华. 台湾城市交通更新启示[J]. 交通与运输,2015年,02期:pp46-47.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静敏)

猜你喜欢
高雄市公交车交通
第一次坐公交车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发鸡排
公交车上的窃案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高雄市长要升“藏独”旗帜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