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演进的文本分析
——以学校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为例(2006—2015)

2016-11-02 06:4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共青团职能要点

刘 佳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演进的文本分析
——以学校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为例(2006—2015)

刘佳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职能,“学校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反映共青团学校战线的活动方向和工作重点,它是审读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近10年来“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的文本分析可知:思想引领作为高校团建话语最早提出于2009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话语主题与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创新相得益彰,高校共青团更加注重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不断丰富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手段。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文本分析

在高校中建团是中共实现对高校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动员的内在逻辑,也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路径。在高校共青团职能体系中,思想引领无疑是高校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能,是高校共青团有别于其他青年学生组织的最显著标志。有人说:“‘用思想引领青年’是中国共青团青年工作的传统和优势,也是‘党青关系’链条中的中枢和纽带。”[1]还有人说:“引导青年重在思想引领。”[2]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利益交织、思想碰撞的变革时代,做好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当前,学界分别从内涵与范畴、实践路径、话语体系、技术手段、方法论原则等方面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进行广泛而多维的研究,取得重要理论研究成果。检视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研究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理论意义和实操原则。实际上,在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研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容易被研究者所忽视,即文本线索。文本线索即文件线索,是一定组织的意志和愿景的文本表达和集中诠释,体现组织的性质、理念和活动方向。文件是政治组织最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本形式,“是科层内部相互联系的不可或缺的形式和通道,它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发布行政指令的一般性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件还具有统治、转换和执行等政治功能。”[3]基于此,本文以2006—2015年10年间的“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为文本线索和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工作要点”中有关思想引领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总结近10年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的变迁轨迹及其内在规律,并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改革创新提出建议。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概念界定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基本组织职能。2003年团的“十五大”提出“思想引导”,2008年团的“十六大”提出“思想引领”。2009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将“思想引领”作为高校共青团的组织职能确定下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就是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党委和上级团委领导下,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改造和理论武装的思想建设活动,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重要一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用先进思想引导教育青年,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广泛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用先进思想武装青年学生骨干,影响、辐射和动员广大青年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这是一种“由点到面”的思想辐射和思想动员过程,榜样激励和教育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职能,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政治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4]中国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性原则放在首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青年精神世界,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奋斗目标。二是群众性特征。高校共青团是与青年学生接触最多、距离最近、影响力最大的群团组织,高校共青团是青年学生之家,“我们的工作就是始终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5]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要把握好群众性特征,一方面要照顾青年群体特点和现实需要,转换思想引领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增强高校共青团的青年叙事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拓展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功能使思想引领的政治目标落地、落实,高校共青团要致力于服务青年成长、帮助青年解困、助力青年成功。三是动态性特征。作为中国共青团的基本职能,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体系,它伴随外部环境的变迁、青年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的变化和现代传媒通讯工具的变革而不断作出调整、回应和充实,新的思想引领载体、机制、方法、手段也会伴随上述改变而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思想引领被誉为高校共青团的生命线,也是共青团作为协助党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外围组织的价值所在。团中央书记处指出:“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要依靠先进思想的真理力量。各级团组织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牢固树立‘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意识贯穿到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帮助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6]在新时期做好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要进一步突出青年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思想引领效果和质量,“需要通过社会逻辑(利益关系、情感关系)去联系青年,将大道理转化成为与普通青年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道理。”[7]

二、研究的样本与方法

1.样本选择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是团中央学校部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公开发布的有关学校共青团战线(包括中小学共青团、高校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年度工作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工作目标,集中反映年度学校共青团战线活动范围和方向的重要文件。研究者在中国共青团网站“学校工作简报”①一栏中检索2006—2015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共9篇,其中2007年“工作要点”空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以上9篇“工作要点”可以从整体上反映10年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的内在规律,研究样本的选择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

2.研究方法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作为共青团的一种政治指令性文件,反映共青团在学校领域的基本工作职能。“作为扮演着行政指令的文件,其政治沟通的基本属性与下级单位的执行功能是一致的。”[3]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政治文件进行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通过文件的语言、行文逻辑与结构理解组织的政治态度倾向和政治活动方向。所谓文件文本分析是指:“运用公共政策话语理论等理论工具,进入特定的文件文本,理解并解释由特定文件文本所展示出的政策话语现象及其变迁过程。”[8]对“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进行文本分析,主要依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很久之后,我给这个故事添了一个圆满的结局,黄玲当年身无分文来到这个城市之后,林全给了她很多帮助,她也自然以身相许。但她不是那种安于现状又知足的人,她遇到比林全更有能力的人,却没有足够的理由能和他分手,又不想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所以,我就成了她的一颗棋子。

第一步:文本搜集和整理。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文件数据库对学校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号,从整体上评估每一份文本的篇幅、结构、内容和主要观点,明确每一份“工作要点”出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政策背景。

第二步:确定文本分析的基本框架。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通过对文本的篇幅、文本结构、语义、表述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差异性和继承性,进而研究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的一般过程及其内在逻辑。

第三步:文本评价。根据第二步的分析框架,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工作实践为镜像对文本进行理论评价和价值评价,并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文本分析与评价

1.文本篇幅分析

通过表1可见,2006—2015年的10年间,“工作要点”中有关思想引领的篇幅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由2006年的954字增长至2015年的2380字,文字篇幅增长近2倍。与此同时,思想引领的文字篇幅占“工作要点”篇幅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由2006年的21.92%增长到34.15%,其中,2011年、2012年“工作要点”中“思想引领”的文字篇幅所占比例最高,均超过40%。总体来看,“思想引领”在“工作要点”中的篇幅比例基本控制在四分之一左右,足见思想引领工作在学校共青团工作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说:“思想引领是我们的首要工作任务,对此要咬定青山,毫不动摇。”②

表1 2006—2015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注:表中“总篇幅数”、“思想引领篇幅数”的统计单位为“字”,“所占比例”是指思想引领篇幅数占总篇幅数的百分比

2.文本结构分析

由表2可见,“思想引领”的要点平均在5条左右,最少的是3条(2006年),最多的是8条(2014年)。“思想引领”的具体工作要点反映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实践空间和工作手段。由表2可见,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开展“分层分类”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青年学生典型选树工作、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引领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等。

3.文本内容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表2的文本内容及其特征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思想引领作为高校共青团团建话语,最早出现于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工作要点指出:“按照团队一体化教育体系要求,科学划分不同阶段学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能,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努力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队伍,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这也是共青团中央关于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最早表述。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思想引领在共青团工作体系中的根本性地位,明确了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职能;另一方面,初步阐释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内涵,即用先进思想吸引和凝聚学生,培养优秀学生骨干,最终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此后,思想引领作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的话语形式沿用至今。

第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如前所述: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包括“用先进思想吸引和凝聚青年”以及“培养优秀学生骨干”两方面的含义,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联结这两方面内容的有效形式。“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出发,针对大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在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的、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学生骨干,为他们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基础。”[9]“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于2007年正式启动,2008年的工作要点用单独一段对“工程”建设作出安排,此后“工程”均被列入“思想引领”要点的一项具体内容。

表2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的文本结构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2006—2015)整理而得

第三,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话语主题与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相得益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团关系的生动体现。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基本逻辑,高校共青团思想遵循着这条逻辑主线,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创新作出积极回应,并将其作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时代口号。例如,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话语主题分别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2008年)、我与祖国共奋进(2009年、2010年)、纪念建党90周年(2011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2013年)、我的中国梦(2014年、2015年)等。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话语主题的变化和调整,体现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目标更加精准、领域更加聚焦、方法更具新意,同时高校共青团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成果进行“青年化”的改造和重构,构建思想引领的青年话语体系和表达机制,增强思想引领青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高校共青团更加注重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了崭新课题。“网络舆论开始以不同形式介入到社会现实生活和公共事务,价值多元化、资讯海量化、阅读碎片化等前所未有的因素正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群体。”[10]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实践空间逐渐从生活世界拓展至虚拟网络世界,如何做好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课题。从2010年开始,“工作要点”增加了网络空间中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有关内容,提出:“适应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软硬件优势,积极抢占工作新阵地和制高点,力争使互联网成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组织动员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的新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平台,率先在学校战线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工作转型。”此后,“工作要点”均把网络思想引导列入思想引领的重点内容。高校共青团通过创建网络引导平台、组建网络舆论员队伍、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研发供给等手段,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空间和良好的网络活动秩序。

第五,不断丰富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方式方法。社会实践是思想引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朴素情感,实现知识体系与信念体系的交融碰撞,进而培养学生理性认识社会、科学分析问题的认知能力。2011年,共青团中央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写入“工作要点”,强调:“将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紧密结合,利用微博等新的传播平台,动员学生上传、分享社会实践体会,组织专家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互动式解答,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此外,从2011年以后,“工作要点”还把民族团结教育和少数民族交流、校园稳定工作、舆情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纳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工作范畴,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实现形式和工作手段。

四、结论与讨论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2006—2015)是反映学校共青团战线年度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的政策文件,体现学校共青团的组织职能和价值诉求。从思想引领的角度分析解读“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不难发现,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特征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青年群体变化是思想引领策略调整变革的现实动因。10年来,高校共青团将思想引领职能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理论教育、道德品行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独特优势,与高校其他党政群等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创新组织机制,搭建工作载体,优化工作布局,抢占“线上线下”思想引领两个空间、两个阵地,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要点”还内在地包含着近10年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的理论逻辑:第一,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内涵在与社会环境、政党要求和青年期盼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拓展,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更加注重青年思想的群体性、社会性和层次性;第二,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介于主观与客观的思想建设活动,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履行的两条基本路径;第三,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内容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其内容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工作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第四,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性职能,它往往同高校共青团的社会性职能(组织动员、权益服务、素质拓展)等相互渗透,并且,社会性职能是高校共青团实现政治性目标的实践承载。

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回归实践。研究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职能变迁的文本逻辑,对于做好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工作布局和结构体系,持续优化工作格局,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创新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话语体系建设和青年叙事能力建设,在思想引领中注重青年的现实获得感和满意感,以建设服务型团组织为契机帮助青年学生排忧解困、助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在服务青年中增进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实现思想吸引青年的目的。

注释:

①参见网站:http://www.ccyl.org.cn/bulletin/xxb_xxgz/.

②参见:《傅振邦同志在2014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28日。

[1]刘佳.中国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话语嬗变[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71-75.

[2]黄志坚.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职能与重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7-13.

[3]谢岳.文件制度:政治沟通的过程与功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5-23.

[4]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07-08.

[5]刘帅.群团工作的时代新要求[J].红旗文稿,2015,(14):39.

[6]团中央书记处.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09.

[7]胡献忠.新常态下共青团发展图景与反思——回归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点和尝试[J].青年探索,2015,(6):5-11.

[8]施从美,陈小琴.“文件政治”研究的方法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43-46.

[9]李骥.大学生骨干培养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4.

[10]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45.

(责任编辑:赵广平)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LIU Jia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Hubei 430074, China )

Leading thought is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 league" annual points reflect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chool front activities in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the work, it is leading function changes of the important text perusal of thought of college the Youth League. The past ten years "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chool points" in the text analysis shows that thought to lead the college built discourse the earliest mention for 2009, "Marxist youth training project" is the leading thought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 important carrier, thought of college the Youth League to lead the theme of discourse and the party's ideological discourse innov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 space of the leading thought,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leading thought of ways and means of work.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Guidance; Function Changes; Text Analysis

2016-09-01

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立项课题“叙事学方法与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范式转换研究”(2016B08)、2016年湖北团省委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重点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改革的历史经验研究”(2016ZD008)、2016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青年智库建设研究”(DXS20160018)、2015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2015GB015)、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高校共青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话语体系构建研究”(CUGW1508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佳(1989-),男,辽宁抚顺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辅导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共青团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D297.6

A

1008-7605(2016)05-0049-06

猜你喜欢
共青团职能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