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2016-11-02 17:22李丹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电影商业化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对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价值观念,此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从电影入手,把女性形象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从而识别出在商业化规范的今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女性形象;商业化;作用

作者简介:李丹(1987.5-),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研究生,商丘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1

艺术钟情于人类两性世界,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内容。纵观中西方电影,可以说每一部都离不开女性的参与,即便是表现“硬汉”形象的电影中,依然会出现某女郎。从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女性在电影中大多是以格雷马斯所提出的六种“行为者”中的两者出现:一种是帮助主体完成任务的辅助者,另一种则是阻碍主体完成目标的反对者。由此可见,女性在电影中的角色也是多元化的,这实际上也是基于导演在影片中的角色需求以及观众的欣赏需求设定的。

女性形象深得编剧、导演以及观众的青睐,在她们身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女人的“女性化”成为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同时逐步转化为女性本身价值的一部分,比如,“美女”作为一种符号在电影中的显著地位。从古至今,影视剧中充斥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红颜祸水”、“英雄救美”等经典场景,无不彰显着女性在其中的作用。在电影中,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女性形象的设定也很复杂,有主角、有配角;有美女、有丑女;有蛇蝎美人、也有良家妇女等,多元的角色设定,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从而使观众对其形象、性格、行为及态度认可或否定。

一、电影中女性的形象美强化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

每一部难以忘怀的经典电影都有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女性作为审美对象,有其特殊的魅力。当观众看到屏幕上一个个风姿婀娜的女性时,相信谁都会多看上几眼,这主要是受众对屏幕上的审美对象引起了美感。例如,《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扮演者费雯丽,《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的饰演者奥黛丽·赫本,《七年之痒》中扮演女房客的玛丽莲·梦露等。这些经典电影中的女性以其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并强化着他们的视觉冲击力。

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影片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好故事。所以,女性在电影中的出现必须为故事——即影片主题服务。因此,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应想方设法讲好故事。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大环境下,许多导演开始拍摄关于女性题材的影片。有的导演甚至为女性,比如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中国导演李少红、马俪文、胡玫等。很多电影中以女性为主角,表现女性主义,如电影《末路狂花》中的路易丝和塞尔玛,她们最后开车的一跃,应看作一场强权势力的耻辱和失败。她们用尊严的死亡,战胜了没有尊严的强权镇压。再如电影《花木兰》中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的一代巾帼女英雄花木兰等。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女性的光辉形象,在电影叙事语言里,她们付出一定的代价,用一生抑或是生命,诠释着对根深蒂固的父权思想的抵制和挣脱。

二、女性作为电影宣传的噱头

由于商业利益的巨大诱惑,电影上映前几周甚至数月前就开始以各种途径宣传,有的以大明星宣传,有的以特效宣传,还有的以主创团队作为宣传的底料。这种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有夸张之嫌,甚至扭曲了影片的原貌。比如,抗战片被宣传成情色片,有的甚至用片中男女主角的亲密镜头作为宣传海报。这样做,很可能事倍功半。但是,有的电影制片人仍然会从受众的兴趣点出发,将女性作为宣传的噱头。

如2012年7月上映的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宣传人员为影片做的宣传海报,其中一张是赵又廷蹲坐在中间,显出一副委屈状,左右两边分别是高圆圆和姚晨,两人都将目光投向男主角。这样的一幅宣传海报也很容易给人造成假象,有的人可能就会认为这就是一部关于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俗套的三角恋故事。可见,如今的电影导演总是在有意利用女性形象为其票房增砖添瓦,但是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掉进电影制作人所处心积虑设计的“套”中。

三、电影中的女性作为男性视点下的窥视奇观

女性的外表一直以来是电影创意中永不落伍的元素。但电影中所谓“女性的美”,总是难以摆脱以男性为审美主体的源头。女性往往会十分在意男性对其外表的看法和评论。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现实中的女性,女性不再通过自己的眼睛来审视自身,而是被男性的审美观所操控。劳拉·穆尔维在其文章《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到,女性是处在双重被看的境况下,一方面被剧中男演员观看,另一方面则是被观众中的男性观看。

因此,女性形象开始作为一种符号被电影人利用,同时,也被商业利润所控制。这样的控制从来不是直接的、显在的,却由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取代了其它的一切价值,人们在其中自觉自愿地受控而显出其背后的商业政治强大的控制力量。

结语: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与其在商业化运作下的背景分不开的,它对于电影的票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值得提醒的是,电影人必须在考虑电影内容的前提下慎重以女性作为宣传噱头,毕竟讲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3]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A].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06.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电影商业化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