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期墓葬品看荆楚文化的葬俗与来世观

2016-11-03 16:40曹琼
人间 2016年26期

摘要:经过了去荆州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以及文献的阅读,对考古发掘战国时期墓室葬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灵魂不死与再生的向往是战国时期荆楚文化背景下葬俗与来世观的直观写照。

关键词:墓室葬品;葬俗;来世观;荆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59-01

从社会发展的变化人们对死后归属的问题始终是一个谜样的问题,每个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圈、宗教信仰和风俗,但是对该问题的看法都有一个不争的信念,那就是人死后会有一个相对的世界存在,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的归宿就是去往与世俗相对的世界中,因此,为了实现这种愿望,人们对于死者的葬礼仪式就十分重视,采用各种不同的仪式借以表达人们心中的愿望。葬礼和人们的婚礼等一样长期受到重视和演化,已成为文明社会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化或文明以及与之对应的葬俗和来世观。

一、中国远古社会与战国时期楚文化背景下葬俗概念

远古社会畏死求安的葬俗概念。在原始先民的混沌意识里,人的生命如同大自然的生命一样,有着盛衰消长、春荣冬枯的变化规律,也如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运转。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死亡和人类自身所面临的死亡,是远古先民精神上产生畏死求安的重要因素。因此,忌讳说“死”形成一种习俗并慢慢沿袭下来。另一个原因是先民们对一切不可理解的现象往往加上神灵色彩,生产活动和原始崇拜联系在一起。旧石器时代中期,山顶洞人用朱砂粉饰尸体可以证明葬俗中带有“万物有灵”的观念。石器时代后,从发掘的墓葬中的器物中可以看出葬俗的形式和内容变化明显,出现财富和社会等级差异性,最初萌芽的巫术观念伴随其中。商周时代,考古发现证实:大型青铜器土于祭祀坑或者庙堂的窑穴,证明此时先民观念中存在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和世俗之外的“天神”与之对应,普遍受到到祭祀。由此可见,“生而必死”是自然生命循环的规律,这是先民混沌意识“畏死求安”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该时期,其葬俗表现为:“死”只是人的肉体暂时离开现实世界,死后不久的将来,灵魂会再度返回、复活或再生。于是,各种葬俗仪式出现了。如招魂、祭魂和送魂等仪式,以求某种心理上的补偿与安慰。

二、繁荣的漆器文化是战国时期葬俗世俗化的核心因素

漆器文化繁荣与漆器艺术特色。由于楚国的疆域拥有极其丰富的漆树资源,既有大面积的天然漆树林,又有成片的漆树人工林。且楚国所处地域纬度较低,气候温暖而湿润,漆器工艺日益繁荣,在继承商周时期的技术后,漆艺进入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表现为:漆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漆器制作社会化,漆器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阶层。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特色之一概括为:“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种类繁多,家具、生活用器、乐器、兵器附件等,普遍髹漆,彩画纹饰更加精美,并且出现情节性漆画作品。战国漆器以木胎居多,采用斫制、挖制和雕刻等方法,花纹精细流畅,绮丽无比。花纹图案除菱形纹、方块纹、三角纹等几何纹之外, 更多的是用点纹、 目纹、 涡云纹、 圈点纹、夔纹和龙凤纹。由此可见,该时期漆器工艺生产水平之高,为葬品提供关键的物质基础。漆器替代青铜器作为葬品是葬俗世俗化的集中体现考古发现, 战国时期墓室随葬品中漆器比重大,且作为主葬品。“器以载道”是战国时期崇尚的传统文化审美思想,以此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漆器装饰花纹有龙、凤、兽、鸟、三角云纹、舞乐纹等,这种用现实世界中动、植物形象加以夸张变形或几何抽象化处理,按照这种方式表达双重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足见荆楚人葬品世界是楚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三、道教信仰与荆楚文化中葬俗及来世观

(一)道教信仰与葬俗。

战国时期,道教广泛流行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源于中国人原始的自然主义意识,这种自然主义意识体现中国传统哲学观,即主体和客体不分、天地人同一、天人合一的观念,如蒋述卓所说:“在中国人看来,生人是阴阳二气相交的结果,是正常之气。而鬼神也是人的精、形二气分别归于天、地联。 传统的农业大国决定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态势,天灾自然会危及百姓的生活及生产的利益,因此,在灾难面前乞求平安是自然的心理需求,长期的驱鬼避害的各种仪式也加剧了葬俗中对来世的渴望。从战国时期的墓葬建筑及葬品看,确实验证了这样的事实,墓室建筑结构规模与世人居所极其相似,丰富色彩绘制的棺体以及葬品显然是为表达死者灵魂不死的美好愿望。

(二)道教与来世观的宗教化。

中国汉族中产生的道教所宣扬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实质是追求现实享受的物质世界长存长生,因此,在观念上认为人的肉体死后会得道成仙。对于该时期葬俗与来世观的具体表现存在大量史书或传说中,春秋战国时代,燕、齐等地出现神仙方士,其目睹“海市蜃楼”的奇异景观,以及齐威王、宣王与“海市蜃楼”的传说等,至少说明,在此时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庄子》记载有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以及屈原《楚辞·远游》中神仙思想的表现,这说明楚国也盛行仙人之说。甚至《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之事,都说明了众生对死的畏惧和来世的乞求,虽然没有灵丹妙药可以挽回生命的终结,但是人们的愿望可以任意想象和创造。因此,在葬俗上集中反映着生者对死者的态度,对于权贵或帝王,当然其葬礼仪式非同寻常,无论是墓葬室的建筑规模还是随葬品,可以代表该时期的特色,对研究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四、结束语

葬俗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在它起源与萌芽期,似乎与神话联系在一起,即使在后来极其繁荣的文化背景下, 它未完全摆脱神话和宗教思维的影响和力量, 同时它与不同地域文化交融过程中,相互渗化,在对待人类普遍流行的葬俗仪式上,皆表现出长生不死的向往、灵魂不朽和再生的渴望。随宗教广泛的传播与现实生活极大的丰富,日益使葬俗与世界观呈现世俗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73.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27.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46.

作者简介:曹琼,1991年,女,汉族,湖北,学生,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