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16-11-04 05:44
北方药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腺苷心肌病血浆

董 政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连云港222000)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董政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连云港222000)

目的:探索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应用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6%)(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浆NT-pro BNP水平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更加理想,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以心脏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临床医生开展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衰治疗的同时也开始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自2014年我院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实施常规治疗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联合治疗方案,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心脏X线片、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后,根据《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且经心功能分级评估证实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对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药物过敏者。符合纳入条件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在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后,即作X线心脏检查,评定心功能等级,以及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检查,完成临床基础检查后分组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抗心衰的常规治疗(即应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药、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具体应用方法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2.2观察指标:①进行超声心动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血压、静息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和E峰/A峰比值(E/A)变化;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③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有无恶心、呕吐、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1.2.3评价标准: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新药治疗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评定,即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等级改善2级以上,或心功能分级达Ⅰ级,气促、心悸、肺部湿罗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心率达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经治疗心功能等级改善1级,但其分级仍未达到I级水平,心悸、气促等心衰症状体征减轻及各项检查结果显示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无好转或加重,心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计算方法: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客观检查标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LVEDd、LVEF、E/A、NT-pro BNP等指标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处理,采用频数、百分率(%)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s)描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前对比两组心功能分级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74.6%)相比,观察组(92.0%)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2两组超声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超声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后显示两组的HR、CO、LVEDd、LVEF、E/A五个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超声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对比两组的改善程度可以发现,观察组的LVEF(%)、心排出量和E/A值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HR、LVEDd降低程度也是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超声检测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超声检测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

2.3两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对比两组NT-pro BNP水平,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s,pg/mL)

表4 两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s,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0%:74.6%)(P<0.05);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心功能状态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两组NT-pro 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综上所述,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1]王爱菊,王英.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1):40-41.

[2]胡寿信.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68-2369.

R542.2

B

1672-8351(2016)10-0101-02

猜你喜欢
腺苷心肌病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腺苷/A2AR信号通路阻断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年龄越小 腺苷疗效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