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6-11-04 07:50杨成富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尿路感染清除率

●杨成富

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杨成富

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 0.4g 加替沙星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予以2g 头孢曲松钠+250ml 0.9%Na Cl静脉滴注,1h内滴完,1 次/d。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头孢曲松钠;尿路感染;临床疗效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RI)是由各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常见病原菌、真菌等感染。尿路感染也是泌尿疾病治疗期间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是因病原菌入侵所致,严重影响医院服务质量,易引发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头孢曲松钠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1例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47.15±5.14)岁;对照组21例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4~56岁,平均(47.16±5.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1 个月禁服所有药物,注意多饮水、勤排尿、适当休息、保持清洁。对照组予以 0.4g 加替沙星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予以2g 头孢曲松钠+250ml 0.9%Na Cl 静脉滴注,1h内滴完,1次/d。两组疗程均为 14d。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小便常规检查全部恢复正常;(2)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小便检查WBC和RBC明显减少;(3)无效: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痊愈8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2.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胸闷 、皮肤瘙痒 、恶心 、呕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3/21),对照组为19.05%(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尿路感染(URI)也称为泌尿系统感染,属于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性反应,通常伴有菌尿和脓尿,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2]。尿路感染如未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不全、菌血症及尿毒症,因此对于该病应早发现、早治疗[3]。

头孢曲松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于多数的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抗菌活性均较强,临床用于尿路感染治疗效果较好[4]。临床实际治疗中,使用头孢曲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过敏反应,避免和钙制剂合用,如出现过敏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血压偏低时,立即停药[5]。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泌尿科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 0.4g 加替沙星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予以2g 头孢曲松钠+250ml 0.9%Na Cl 静脉滴注,1h内滴完,1 次/d。经统计,观察组痊愈8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较高,安全性也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锦屏县人民医院)

[1]王建平,李仁坡.左氧氟沙星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泌尿系感染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8):80-81.

[2]刘芳,周玉宝,马岚等.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9):4396-4397.

[3]张大田,平利军.头孢曲松钠致上尿路结石五例诊疗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32):3888-3890.

[4]燕树勋,王颖,卢新平等.三金片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28-1329.

[5]王红霞,伍淑民,伍良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50例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144-145.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尿路感染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