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观察

2016-11-04 08:27戴巧妮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静宁7434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尿毒肾衰竭蒲公英

戴巧妮(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静宁 743400)

尿毒清颗粒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观察

戴巧妮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静宁 743400)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Scr由(337.6±50.4)μmol/L降低为(228.3±41.7)μmol/;BUN由(21.2±8.6)mmol/L降低为(14.5±5.8)mmol/L,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降低Scr、BUN。

慢性肾衰竭;尿毒清颗粒;大黄;蒲公英;保留灌肠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缓慢肾功能损害和进行性恶化,以代谢产物及毒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内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CRF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22~72岁,平均(52.2±14.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13例,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例,多囊肾1例。

纳入标准 均符合《内科学》教材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1],年龄小于75岁,均未进行透析治疗,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合并除肾外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原发病,有多种药物过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调节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防治钙磷代谢紊乱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4周为一疗程。尿毒清颗粒(内蒙古康臣药业,国药准字Z20073256)温开水冲服,每日4次,6、12、18时各服1袋,22时服2袋。另用大黄20g,蒲公英50g,牡蛎15g。加水500mL煎至200mL,每次取30mL药液加入生理盐水100mL,温度调至38℃~42℃予以保留灌肠,每晚1次,每次1h,每周5次。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倦怠乏力、厌食纳差、恶心呕吐、夜尿多、水肿)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

4 疗效标准[2]

显效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60%;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大于等于20%;③血肌酐降低大于等于20%。以上①项具备,②③具备1项。有效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30%;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大于等于10%;③血肌酐降低大于等于10%;④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明显意义。以上①项具备,其他具备1项。稳定 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小于30%;②内生肌酐清除率无降低,或增加小于10%;③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小于10%。以上①项具备,②③具备1项。无效 ①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②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③血肌酐增加。以上①项具备,②③具备1项。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显效11例(22%),有效14例(28%),稳定10例(20%),无效15例(30%),总有效率70%。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例(%)

治疗前后Scr、BUN指标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Scr、BUN指标变化情况 ()

表2 治疗前后Scr、BUN指标变化情况 ()

?

6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慢性肾脏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目前还没有治疗特效药,采取肾脏替代疗法能够维持生命,但费用较为昂贵。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3]。

CRF属中医“关格”、“肾劳”、“溺毒”等范畴。以瘀毒留滞为标、肾脏虚衰为本,疾病进展中具有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治当以温肾潜阳,化瘀泄毒为原则。

尿毒清颗粒由大黄、黄芪、甘草、茯苓、白术、制何首乌、川芎、菊花、丹参、姜半夏等制成,具有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功效,其用于CRF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中药药液直接经肠腔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对于药物成分的破坏,代谢废物经由肠道排出,可起到排毒作用。采用的灌肠制剂以大黄、蒲公英为主的中药复方。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下、凉血、止血、祛瘀、解毒,其主要成分之一大黄酸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对抗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合成,因此具有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4]。大黄还能抑制机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肾衰竭患者的氮质代谢,使得经肠道吸收的氨基酸减少,降低尿蛋白、血SCr和BUN。此外,大黄还具有保护残存肾单位、解除肾组织高代谢状态、纠正脂肪代谢紊乱、改善肾循环、降低血黏度等多种有利于控制病情的药理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抗菌消炎,其中主要成分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能够阻断氮质代谢、促进肠道蠕动,与大黄协同发挥泻下作用,其中含有的叶酸成分还可帮助CRF患者纠正贫血,有利于全身状况的改善。牡蛎平肝、息风、潜阳、养阴,具有镇静、解毒、镇痛等作用,方中加入牡蛎能有效增加灌肠液渗透压,便于体内毒素进入肠腔内。牡蛎所富含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利于血钙的提升,对于预防肾性骨病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尿毒清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的作用,而且其整体治疗费用相对低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1] 王吉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内科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75.

[2]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67.

[3] 李筑慧,李艳静,张春玲,等.清洁灌肠提高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 1194-1195.

[4] 何东元,王笑云,王宁宁,等.大黄酸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 105-108.

R692.5

B

1004-2814(2016)01-0046-02

2015-09-28

猜你喜欢
尿毒肾衰竭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
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可以吃的蒲公英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