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怪兽”不神秘

2016-11-05 03:08汇编青色
科学之友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气旋热带风力

汇编|青色

台风“怪兽”不神秘

汇编|青色

我们在听天气预报的时候可能常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前天说的还是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昨天就变成台风了,今天又叫强台风或超强台风了呢?

台风,来自台湾?

台风,是来自台湾的风吗?

哈哈,你的想象力真够丰富,其实,台风跟台湾没有一点关系。台风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常常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洋面上,也叫热带气旋。它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间,持续数日甚至数周之久,是世界上最强的风暴。从严格的定义上来看,热带气旋只有发展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被称为台风。

我国东南部所濒临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每年这里所产生的台风平均个数、平均强度和最大强度都是其他区域(如北大西洋、印度洋)所不能比的。我国也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台风灾害影响,而且从4—12份月均可能有台风登陆。从过去近50年来的历史记录来看,每年7—9月份是台风登陆我国的集中季节,登陆的台风个数几乎占全年总数的80%,平均每月达2个左右。6月份和10月份也常有台风在我国登陆,但平均个数仅为每月0.5个左右。因此,一般来说,6—10月份可以认为是可能会有台风登陆和影响我国的台风季节。今天,让我们来全面地认识一下台风,特别是影响我国的台风。

台风如何形成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才会产生。

第一阶段: 积雨云“现身”

广阔的热带洋面海水温度不断升高,当超过26.5 ℃时,大量水分从洋面上蒸发,升入空中。这些水蒸气上升时,由于气压变低,水蒸气膨胀变冷,形成积雨云。

第二阶段: 产生低气压

在大量水蒸气上升形成云团的过程中,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云团开始旋转。随着旋转速度不断加快,漩涡中心的气压会慢慢下降。气压一旦下降,空气就会变得稀薄,于是外围的湿润空气不断补充、流入,又成为上升气流,携带着更多的水蒸气,形成更厚的旋转的积雨云。

第三阶段: 台风形成

海水蒸发时,从周围吸收了热量。而水蒸气在空中形成云的时候,将这些热量又释放了出来。热量使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因此气压进一步降低,周围湿润的空气再次涌入并成为上升气流。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也有眼

台风也有眼哦,“我”就是有名的台风眼。尽管我认为这个名字不雅,但是人们尤其是气象工作者喜欢这么称呼,因此,我也就认了。

我是台风范围内气压最低、无云或少云、静风或微风、四周被大范围云墙包围的核心部分。不要以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风眼哦,我的直径一般有40千米左右,最大可达 200千米,最小也有三四千米。当然这是人们对我长期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低调的我才不会暴露这些隐私呢。

一般情况下,我是圆形的,偶尔也会以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出现。而且,随着台风变化,我也被迫无奈地变化着。人们可能认为一个台风只有一个眼。殊不知,由于某种原因,我会呈现双眼结构甚至多眼结构,如眼中眼、同心眼等。

台风总是给人类带来灾害,可我很好哦,因为我所到之处,天气都很好,通常是蓝天白云、微风拂面。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温柔吗?哈哈,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不告诉别人哦。

台风急速旋转着,边转边走,四周的空气也绕着它的中心快速旋转。空气旋转得越急,流动速度越快,风速也越大。正因为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所以这些空气基本不会跑到我这里来,我就像被云墙包围的孤立地带,里面的空气几乎不旋转,因此,在我这儿,没有风或者风很微弱。

不但如此,由于我这里气压很低,所以周围的空气环绕着我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并携带大量水蒸气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的云层,接着,暴雨倾盆而下。而我所在的地方气流下沉,因此云消雨散,会出现短暂的晴天,夜间还能看到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当台风来袭时,如果风突然停了,雨过天晴,你千万不要以为台风已经过去了哦。实际上,等我一走,天气会变得非常恶劣,暴风雨立刻重新袭来。

一般情况下,我经过一个地方需要6小时。我在时,虽然风小天晴,但是海上的浪潮非常凶猛。你们可得当心了!

名字趣味有个性

人们谈“风”色变,但奇怪的是,每个台风都有个好听的名字。而且,台风在不同的地区叫法也不同。台风的名字如此有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吧。

由于发生地点不同,世界各地对台风的叫法五花八门。

最开始台风命名没有标准,直到1997年,台风委员会重新制定台风命名办法,才有了如今台风命名表中140个名字。这些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中国、柬埔寨、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越南以及美国14个成员国和地区命名,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

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字。如柬埔寨给台风取名“康妮”,意指可爱女孩,美国给台风取名“韦森特”,日本给台风取名“剑鱼”,韩国取名“奥鹿”,越南取名“山神”,泰国取名“山竹”,中国取名“悟空”等。

台风命名还有条有趣的规则——当一个台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害时,它就会被钉上耻辱柱,从名单中除名。比如最先“退役”的“龙王”。2005年,它一路肆虐,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近百人死亡,于是被除名,由“海葵”代替。

台风如何分类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依据其强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具体来说,就是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底层最大平均风力的大小来进行强度分级。从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始实施热带气旋等级的国家标准,把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底层最大平均风力划分为6个等级:最大平均风力在16级或以上时(风速大于等于51米/秒)称为超强台风,14~15级时称为强台风,12~13级时称为台风,风力10~11级时称为强热带风暴,8~9级时称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在6~7级时称为热带低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听天气预报说的是“台风”,那么它的中心附近底层最大平均风力应该在12级以上(风速大于等于32.7米/秒)。

1988年国际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对热带气旋命名和等级制定了统一标准,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8~9级的,称为热带风暴;小于8级的,称为热带低压。

有时善,有时坏

台风不是个十足的好家伙,也不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它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灾害外,也能造福人类。你知道吗?有时候,台风是人类的大功臣呢。

台风善时的表现

假如没有台风,有些地方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

1. 增加降水量

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日趋严重。而台风能带来丰沛的淡水。比如,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了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可以有效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

2.平衡热量

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将这些地区的热量驱散到高纬度地区,这里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众多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自然环境而灭绝。

3.捕鱼助手

每当台风过境,江海翻滚,海底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会提高。可见,台风是人类的捕鱼好帮手呢。

4.缓冲能量

台风能够触发在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层的强大能量被逐渐释放,从而避免大型地震发生。

台风坏时的表现

台风的破坏力可大了,而且突发性强,会引发强风、暴雨和风暴潮,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达到60米/秒。台风来袭,强劲的风力会摧毁建筑物、桥梁等,损坏供电线路,引发城市大面积停电。

2.暴雨

台风是引发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一次台风登陆,一天内会降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这种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风暴潮

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强风和低气压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地冲击海岸,引发风暴潮。强台风引发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如果风暴潮与天文潮(通常指潮汐)高潮位相遇,危害更大,会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被冲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

新版台风预警

台风预警信号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6级以上,或者阵风 8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8级以上,或者阵风 10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 级以上,或者阵风 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 14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每年有多少台风造访我国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球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每年各个月份都可能有台风生成,是全球唯一全年各月份都有可能出现台风的地区。西北太平洋地区每年生成的台风数占全球的1/3多,平均每年大约有27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以上的热带气旋生成,多的年份甚至可以达到40个(1967年),最少的年份也有14个(1998年)。

我国位于亚洲地区东部、西北太平洋的西岸,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生成后又多取西北或偏西路径移动,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历史平均来看,过去近50年内,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多的年份可以达到12个(1971年),最少的年份也有4个(1982年、1997年和1998年)。2001—2007年,每年都有6~9个台风登陆我国,2008年则有10个台风登陆,是1994年以来最多的一年。

1982—2006年,我国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20多亿元,其中2005年和2006年较为严重,每年的经济损失都在700亿元之上;2007年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90亿元;2008年虽然登陆台风数较多,但造成的损失较常年偏轻。分地区来看,浙江省受损失最大,每年平均达50多亿元;广东省排名第二,为44亿元。浙江省也是因台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较多的省份之一,50多年前的5612号台风(当地人一般称为“八一大台风”),使浙江近5 000人丧生,是建国以来浙江省遭受的最大一次人员伤亡灾害。从全国平均情况来看,近30年来我国每年因台风死亡的人数从几人(1998年)到上千人不等。20世纪以来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出现在1922年8月初,广东省汕头地区由于受强台风袭击而引发特大风暴潮灾害,有7万余人丧生。1975年8月初,7503号台风在河南省伏牛山区造成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垮了板桥水库等多个水利设施,河南全省数万人在洪水中丧生,京广铁路中断行车达18天之久。

对付台风,不用慌

台风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俗话说得好,有备才能无患。台风是可以预防的,即便台风来袭,我们也不用慌张,做好应对准备。

应对台风,三个锦囊帮你搞定!

1.在家筑起“防护网”。

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门窗是否牢固,及时关好窗户,取下悬挂物,收起阳台上的东西,尤其是花盆等重物,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品。提前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如果家中有病人,还要准备好必需的药物。

2.及时撤退保安全。

住在低洼地区的人要抓紧时间撤离。撤离时,除了要保管好家里的贵重物品外,还要带上日用品,多准备些衣物和干粮。如果房屋地势较低,转移前还要垫高柜子、床等家具,把大米、蔬菜等放在高处。

台风来临时,大多数人会安静地待在家里,而一些人会因各种原因外出办事,这时,他们更要注意安全,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

3.尽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台风过境后,并不等于危险完全解除。这时,很多人因为掉以轻心而导致悲剧发生。

1.莫去地质灾害点

台风过境,常常会带来大暴雨,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你家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出门时就要特别注意。你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况,不要贸然上山。如果遇到溪谷水量暴涨而冲断桥梁,或因塌方而不能通行时,一定要等危险解除后再前进。

2.消毒很重要

当台风警报解除,要确认撤离地区安全后方可返回家中。同时,要做好防疫防病、消毒杀菌工作。记得要喝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勤洗手并及时清理垃圾。

猜你喜欢
气旋热带风力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湾流区和黑潮区两个超强爆发性气旋发展过程中热力强迫作用的比较
哈尔滨地区蒙古气旋分析预报
热带风情
为什么风筝有线能飞,断了线就飞不了了?
热带的鸟儿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T 台热带风情秀
帆不是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