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2016-11-07 11:55谢凯
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谢凯

摘    要: 红色资源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文章以绵阳为例,在梳理、挖掘绵阳红色资源重要育人价值的基础上,结合绵高校红色资源教育实际,提出将绵阳红色资源更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提高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 红色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绵阳红色资源

一、绵阳红色资源内涵

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1]它包括在革命战争岁月中所凝聚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遗迹、文物、纪念馆等。绵阳位于四川西北部,红色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革命战争年代,绵阳地区作为红四方面军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虽久经战火的洗礼与岁月的变迁,仍遗存大量反映红军时期的历史文物资料。如著名的千佛山战役遗址,以及分布在绵阳各个县城的红军碑林和石刻宣传标语,这些遗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充分展现出红军不怕牺牲、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优良革命传统;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三线”建设时期),绵阳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党中央划定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从而使得很多国防军工企业先后落户于绵阳,这不仅有力地夯实了绵阳的工业、科技基础,而且在绵阳形成了特殊而又十分宝贵的红色资源。如坐落在梓潼县城的“两弹一星城”,至今仍保留着“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红色古迹,已经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基地。此外,2008年“5·12”大地震后修建起来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及相关地震遗址也纳入到国家红色旅游基地。通过对绵阳红色资源的界定与梳理,有助于人们加强对绵阳地区红色资源的总体把握,了解绵阳地区红色资源的形成脉络;有助于人们充分运用绵阳红色资源,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红色资源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践所形成的宝贵财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教育素材,有助于增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有利于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不仅需要习得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也尚需有过硬本领。因此,承担这一重要使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努力,使青年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看齐意识”,能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绵阳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红军长征时期的遗址如北川“千佛山战役”遗址、平武红军碑林以及江油青林口红军桥及碑刻等,又有“大三线”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城”、邓稼先旧居,还有新时期的北川老县城遗址等。将绵阳红色资源充分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清楚地知晓这段革命历史与优良传统,领悟其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等红色精神,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三个自信”,并外化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之中。

(二)有利于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绵阳红色资源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与崇高的精神境界。在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人都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这些宝贵的品质在绵阳红色资源中都得到生动的体现。绵阳各个时期的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相一致的[2]。以绵阳红色资源为载体,提炼出包括红军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理想信念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素材,这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饱满、生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三)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事关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教育方法、途径与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高校可以借助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红色文化的体验之中。通过实地参观革命战斗遗址、瞻仰红军烈士陵园、聆听红色专题讲座等,使大学生获得深刻的领悟和认识,克服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式单一的不足,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途径。

三、绵阳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探析

在绵阳这片土地上,曾经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发展史,涌现出了一大批红色经典英雄人物,积淀下了厚重的红色资源[3]。高校利用地域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高校可继承红色文化精髓,立足地域实际,不断挖掘、丰富绵阳红色资源的内涵,创新红色教育活动新业态,将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把红色优良传统与时代精华结合起来,把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与青年学生成长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绵阳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新架构。

(一)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者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4]。从本质上说,绵阳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土壤。高校在利用红色资源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时,应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组织专家积极挖掘整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编撰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学习教材以充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使课堂教育教学更饱满,同时又切实利用主渠道与主阵地这一重要教育平台。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完善红色教育运行机制。实现红色资源运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立体的提升。

(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突出环境育人功效。

校园文化是高校独特的育人载体。高校应坚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围绕建党建军纪念日、国庆节及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诞辰纪念活动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红歌会等业态丰富的主题活动,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融入校园文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社团”,传播红色精神,使青年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识,加深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与探索;丰富校园红色文化景观建筑,扩大红色文化的覆盖面,使青年学生在红色文化氛围的浸润下,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与思考,从而将自身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思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感悟,并外化于行。

(三)夯实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办学,强化实践育人成效。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资源教育重在实践,其优势也在于实践。高校在发挥红色资源蕴含的育人价值时,应该探索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行动机制,与地方红色教育基地探索社会实践课的教学评价模式,引导大学生多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现场感受历史的变迁、感受红色资源现场所带来的震撼力,鼓励青年大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基地日常的讲解活动中,在参与中增强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与认识;鼓励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利用假期多走进革命老区,在实践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力。

(四)树立“互联网+”思维,实现网络舆论阵地红色文化全覆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悄然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2015年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名规模达到6.88亿,其中学生为网民的最主要组成部分。”[5]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场所,高校应以“互联网+”思维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以敏锐的嗅觉感知网络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关注的发展变化。对此,高校应在完善自身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易班等平台建设基础上,开通专门的网上红色文化学习专栏,充分发挥学校知识技术云集优势,开发多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视频、动漫等趣味性较强的教育素材,充实网站内容,吸引青年学生。同时还可建立相关链接,将国内其他红色资源的教育素材进行链接,充分发挥互联网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实现教育资源的及时共享,为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转化的必然件.[J].济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13/200703/20558.html.

[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CJSFZ15-0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