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海空 整翼待发—— 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总装工作纪实

2016-11-08 06:02
中国军转民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水陆总装研制

■ 秦 伟

拥抱海空整翼待发—— 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总装工作纪实

■ 秦伟

作为国务院立项批复的三个大飞机项目之一,AG600飞机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及通用航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重点扶持的东风,以集成创新为手段,立足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现有基础,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产品集成创新体系。同时,AG600研制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了国内一批民用航空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在我国民机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6年7月23日,一个庞然大物从中航工业通飞华南公司装配中心厂房缓缓下线,标志着这架凝聚每一个参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总装,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它的设计制造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之重器 应运而生

“大飞机”既是航空梦,也是中国梦。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大飞机,明确指出加快大型飞机研制是我国“十三五”的重点任务。

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承载着国家的使命。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采用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及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选装4台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全机共有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研制这么大的特种飞机,对于中航工业通飞来说是第一次;对于中航工业而言,研制这么大体量的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种飞机,也是第一次。

从2009年9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启动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算起,到2016年7月23日完成飞机总装,六年十个月,航空人携手并进、一路走来,遇到的艰难与险阻不胜枚举。AG600项目共召开300余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完成42个结构大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下发两千余份总装指令,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

凝焦聚点 运筹帷幄

为顺利完成AG600飞机的研制,中航工业研究制定了“主承制商-供应商”的“大协作”模式,充分调动中航工业乃至全国资源参与型号研制。先后任命时任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徐占斌(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副总经理耿汝光为项目行政总指挥,同时,确定中航工业通飞作为责任主体,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工业通飞研究院(简称特飞所/研究院)作为总设计师单位,中航工业通飞华南公司(简称华南公司)作为飞机主承制单位。

2006年初,特飞所开始着手开展水面飞行器用于国家应急救援方面的综合论证。2007年11月,正式向国防科工委上报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建议书》,拟争取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专项科研工程研制项目立项支持。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签字批准项目立项;同年6月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以〔2009〕258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研制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批复项目研制立项。

至此,项目研制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1月,中航工业特飞所与民航局上海审定中心就安全保障合作计划(PSP)条款进行了研讨,形成PSP草案;7月28日,中航工业通飞与中国民航局在京签署了安全保障合作计划(PSP);11月,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的1:10模型参加珠海航展。2012年2月-4月,各专业先后与各研制单位开展了联合概念定义;5月23-26日,中航工业通飞在珠海先后召开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和总体技术方案评审会,评审认为:总体技术方案合理可行,可以转入初步设计工作;11月13-18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物理样机参加第九届珠海航展。

2013年4月25-26日,中航工业在珠海组织召开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初步设计评审会,评审认为:飞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立项批复性能,可以转入详细设计工作;7月5日,在上海召开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首次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标志型号审定工作全面启动;11月17日,工信部在北京召开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通过可研评审;同年12月,项目可研批复。

2014年9月18日-19日,中航工业在珠海组织召开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详细设计评审会,评审组一致同意飞机通过详细设计评审,可以转入下一阶段工作。2015年2月8日,完成电缆安装图纸发放以及电缆线束图纸发放工作,标志着AG600项目详细设计工作全部完成;8月21日,召开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中间会议,确定AG6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基础。

与此同时,2014年3月中旬,AG600飞机机头、机身零部件制造在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简称:西飞)、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成飞相继开工,标志着AG600项目正式进入制造阶段;5月份,AG600飞机发动机短舱项目零部件制造在中航工业通飞华北公司(简称:华北公司)开工。9月17-18日,“AG600飞机雷电模型”在特飞所/研究院通过制造符合性检查,这是AG600飞机型号取证历程中的首张适航批准标签。9月19日,AG600飞机龙骨梁部件在西飞正式装配开铆,标志着AG600飞机中机身研制工作进入装配生产阶段。2015年7月17日,AG600完成机身结构对接,全面进入总装阶段。

据了解,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AG600的供应商有70多家,其中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承担机头的制造,西飞承担机身和机翼的制造,中航飞机汉中分公司(简称陕飞)承担后机身和尾翼的制造,华北公司承担发动机短舱的制造,中航工业复材中心承担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南方公司承担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统也由中航工业及国内其他大型企业所属相关单位研制。

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已累计签订17架意向订单,订单的签订更加鼓舞了中航工业相关单位上上下下的士气,为全力投入项目研制坚定了信心。

猜你喜欢
水陆总装研制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集装箱正面起重机总装技术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