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原始部落

2016-11-10 05:12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印第安人陶艺瓶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幼儿园 冯 果

艺术活动:原始部落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幼儿园 冯 果

适龄目标:大班

设计意图:幼儿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比如怪兽、恐龙或者是动画片中的外星人等等。偶然的一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原始部落中的那些夸张的装饰和造型。我尝试把孩子感兴趣的装饰和本园的陶艺课程合二为一。于是设计了这节用印第安风格装饰瓶子的陶艺课程,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同时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教学详案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印第安人头部及面部装饰物的作用。2.能够大胆根据印第安人装扮的风格装饰瓶子。重点:装饰出印第安风格的瓶子。难点:用泥条盘筑的技法制作瓶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过绘画印第安人的经验。材料准备:印第安人图片2张、陶泥、泥浆、牙签。[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结合幼儿画了解原始部落的地域文化。1.出示印第安人图片,讲解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和鹰羽冠的意义。印第安人的鹰羽冠除了作为装饰外还代表着勇敢和荣誉,战斗次数越多获得的胜利越多,鹰羽冠上的羽毛就会越多。2.欣赏陶艺作品图,观察面部装饰和表情的不同。早期的印第安人是靠打猎为生,所以他们都会把自己装扮得很凶猛来吓唬那些更凶猛的野兽。二、师幼共同讨论作品的做法。1.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瓶子:压泥饼(做底座)、搓泥条、抹泥浆、盘泥条。2.装饰鹰羽冠上羽毛不同的手法。三、幼儿自由创作。提醒幼儿泥条要搓的均匀;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引导采用不一样的装饰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四、互相欣赏作品,师幼互评。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进行讲评。通过观察图片中印第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鹰羽冠和面部装饰的夸张是印第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和学习陶艺中的技法。[活动延伸]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用不同材料制作印第安人的头部。

反思: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泥条盘筑,这在陶艺技法中是相对来说有些难度,泥巴的湿度影响着泥条的质量,太干或者在孩子手中太久,泥条很容易断裂;而抹泥浆太少会使装饰物和瓶体不够结实。

活动中装饰作为重点,大部分的孩子都用了手捏成形的方法制作出了鹰羽冠,孩子们的夸张手法使作品看起来很有效果。整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不同地域的人的生活方式,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

猜你喜欢
印第安人陶艺瓶子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瓶子赛跑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瓶子赛跑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