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修补山路38年记甘肃省“最美热心公益家庭”魏至荣家庭

2016-11-10 10:04
现代妇女 2016年10期
关键词:坑洼修路瓜果

自掏腰包修补山路38年记甘肃省“最美热心公益家庭”魏至荣家庭

30多年来,在古老的皋兰县什川镇上,一位肩扛铁锹、佝偻着腰背的耄耋老人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自掏腰包修补山路38年,不管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他都忙碌在这里的乡间小路上,忠实地守护着这里的交通,他就是魏至荣,今年82岁。2015年,他的家庭荣获甘肃省“最美热心公益家庭”。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拖拉机等现代生产工具在什川尚未普及,山路一遇到雨雪天气就会泥泞难行。什川是瓜果之乡,瓜果蔬菜都靠人或牲畜拉着板车去兰州市区出售。可是山路坑洼不平,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特别难走。有时还会因为路不好无法运输,优质的蔬菜和果子卖不出去。为此,魏至荣有了修路的想法。

从1977年秋天开始,44岁的魏至荣便开始了他的修路人生。每天天蒙蒙亮,他便扛着铁锹,背着背篼,腰间挂着干粮袋,出门去修泥湾至兰州市区的老路。20公里长的山路,修了坏坏了修,反反复复,他花了12个春夏秋冬。1984年,盐什公路路基竣工,什川通往兰州市区的道路有了改善。但魏至荣观察,几场大雨后,路基上坑洼越来越多,他肩挑手推,从山上运来沙子把坑洼填平。

盐什公路铺上沥青后,他又将精力转到了环乡路和其他便道的整修。哪里路不通,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乡亲们从田间地头往兰州市区运输瓜果蔬菜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向他亲热地问声好。

在几十年修路的经历中,搬石头、垫大坑是常事。有一次在搬一块大石头填路坑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支,石头从手中滑落砸伤了脚,他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后才痊愈。修路30多年,但他受伤的次数也远远超过了30次。

为了让填上干土的路面更坚实耐用,夏天他用铁桶装满水,一步一步地走上10多公里山路,再将水浇铸进干土。由于体力跟不上,他的鞋子和裤腿经常被溅出的水打湿。冬天下雪的时候,他便拿着扫帚把雪扫成堆,用背篼一背篼一背篼地背运到填上干土的路段,寒风刺骨,他背着雪,衣服被融化的积雪湿透,脊背被冻得刺骨的疼。因此,老人留下了脊背疼的毛病,现在只要天一冷或雨雪天,他的脊背和关节就会疼。

魏至荣有一个平凡、幸福的5口之家。儿子儿媳对他和老伴孝顺有加,老伴对于他修路也总是默默地支持。儿媳陆郡萍回忆,从她嫁到魏家以来,公公从来没给家里添补过一分钱,那时,公公在新疆的弟弟会按季度给老人寄点生活费,魏至荣把这些钱攒下来全部用在修路上。她说:“这么多年来,老人经常吃过早饭就去各个路段‘巡查’。后来我们也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在家里看不到他,就去路上找,他准在。”

现在子女们都已成家,老人没有了负担,便将自己卖瓜果甚至儿女给的零花钱全都投入到了修路上。有时修路工程量比较大,他就自己掏腰包雇两名同镇农民和他一起修路,并雇来三马子和拖拉机,帮忙拉砂土填路上的坑。谁也算不清他为修路花去了多少钱,牺牲了多少时间。

镇上的干部看老人年龄大,挣钱不容易,还要自己掏钱雇人修路,就聘请他晚上到镇政府看大门,每月发500元工资,就是为了帮他减轻负担。没想到的是,工资发下来后他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全部存起来,到年底买了面和油,为全镇的20多家贫困户每户送去一袋面一桶油。村民们说:“还会趁老伴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将自家的猪肉拿去送给贫困户,以至于自己家过年时没肉吃。”

在魏至荣老人执著的半生坚守中,一条夯实的道路延伸至远方,也为梨乡的人们铺平了一条回家的路。他的人生早已和脚下的这片热土融合在一起,用一种坚韧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梨乡人民的感激与敬重。

(责编小夕)

猜你喜欢
坑洼修路瓜果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场景道路坑洼图像检测
藤儿长,瓜果旺
九行诗
你家的瓜果蔬菜都成精啦
瓜果蔬菜:成精了!
小猴吃瓜果
修路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