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思念——忆白杨周庄行

2016-11-11 00:45张寄寒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双桥白杨小屋

文/张寄寒

遥远的思念——忆白杨周庄行

文/张寄寒

张寄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蚕豆戒指》《吹灯》等八本散文集

已是初冬,阳光温和地抹着棕色、褐色的树干,抚慰着它们落叶凋零后苍茫的内心。我徜徉在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小镇,一条长长的石板街上,鳞次栉比的古屋,幽深的小弄口,忽然让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初冬上午,我接到市里电话,让我接待著名电影演员白杨和影视作家们。我们相约在富安桥畔碰头。我提前到达富安桥畔守候时,想起少年时在上海看了一场白杨主演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杨扮演的女主角素芬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会在自己的故乡,见到崇拜了几十年的偶像,心中按捺不住的激动。

哦!从前面的小街款款而来一群人,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白杨,今天她穿着格子呢的西装、猩红色的羊毛衫、深咖啡的西裤、黑色坡跟皮鞋、长波浪卷发,风度不减当年。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显示出她的高雅气质,一点也不像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当白杨走近我身旁时,我却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幸亏白杨善解人意地对我说,是张站长?我忙说,是的,是的!失敬!几个陪同白杨的作家有意让我陪着白杨,并给她做讲解。

“你喜欢看电影?”白杨笑着问。

“喜欢!小时候看了您主演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此,对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又看您塑造了许多中国式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你这样一个水乡小镇出来的人,对电影如此喜欢实在少见!”白杨赞赏地说。

“不瞒您说,初中在城里读书时,家里很穷,我宁可吃白饭,省下菜金,买电影票,一个月买一本《大众电影》,寻找您从影的信息。”

“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交通闭塞的水乡小镇上,能有你这样痴情的知音,作为一个老电影工作者真是感到莫大的欣慰。”白杨感慨地说。

我们正朝着北面的一条石子街走,一路上,白杨出神地望着窄窄的街路两旁的屋檐留下的一条窄窄的空间。我指着这空间对白杨说,这叫“一线天”。

“好一个天然的摄影棚!像冯梦龙笔下的情景,你不知道我们要制造这样的背景,可得耗资巨大啊!”白杨陶醉地说。

明代的张厅到了。我带白杨去感受“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意境。我们走进张厅的一条又窄又暗的长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弄内有一个个壁洞,放着一盏盏油灯,发出幽暗的光亮。出弄口,豁然明亮,一条细细的小河上面,盖了一幢小房子,房底是一条条长石铺就的。

“这小屋为何盖在河上?”白杨好奇地问。

“这是大户人家的洗澡间!”

“真的吗?为什麽盖在小河上?”白杨惊讶地说。

“当年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一到夏天,每天要洗澡,在木浴盆里洗完澡,没力气倒洗澡水。于是,主人设计一间用石条作地面盖成的小屋,洗罢澡,只要把浴盆轻轻地一侧,它的洗澡水,沿着石缝‘滴滴、嗒嗒’地滴下小河面上!”我详细地介绍。

“太神奇了!古代人的智慧多好!作家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白杨激动地说。

“这个小屋太有想象力了!”

“这个小屋不能拆,它是展示古代人的一个生活画面,可供游人参观!”

作家们对这小屋颇感兴趣地议论起来。

我让白杨坐在小河畔的“美人靠”上歇一会,白杨斜靠在“美人靠”上,那神态太美了!作家们都说她是个大美人!白杨凝神沉吟一会,对我说,这儿是东方的威尼斯!

离开张厅,我们来到绿树环抱的双桥,我对白杨说,别看这两座联袂而筑的石拱桥,它是有特殊意义的。八十年代初,上海一位青年画家发现了这儿的美,拍了十几卷照片带到美国,创作了几十幅江南水乡油画,在美国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后来被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全部收购,次年,他访华时,挑了一幅《双桥》油画送给邓小平。从此,陈逸飞画家和双桥都出了名!

“太好了,赶快给我在这儿留影!”白杨招呼作家们给她拍照。于是,几只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白杨“咔嚓,咔嗓!”,留下白杨在双桥的瞬间。

离开双桥,七转八弯,穿过长长的商业街时,店铺里的一些职工时而爆出“白杨!白杨!”的欢呼声,我轻轻地对白杨说,你听!我们这块弹丸之地上的百姓都认识你!白杨用手按住了嘴巴,表现出羞涩状。

我带白杨站在贞丰桥畔,一边指着桥畔的一幢老屋,一边给她讲述这个老屋的故事:三十年代初,这老屋曾经是小饭店,店主是寡妇,叫阿金宝,女儿阿金,两人相依为命,开店度日。镇上的南社诗人柳亚子、王大觉、叶楚伧、费公直等人,晚上去小酒店喝酒写诗,柳亚子以阿金的美貌写了一首长诗《迷楼曲》,还有费公直的《对酒歌》,陈去病和王大觉的《蚬江别留》。没想到诗人把写好的诗稿带回家,被自己的夫人发现,认为丈夫有不轨之举,于是,几个夫人相约去小酒店,察看真实,只见小酒店姑娘纯朴,小店陈设破旧,她们虽信丈夫光明磊落,但不明白他们为何喜欢这个地方。柳亚子给这小酒店取名“迷楼”,他说,隋阳皇帝在大运河畔筑了一个迷楼,皇上迷于色,我们在“迷楼”喝酒,迷于酒,醉翁之意不在酒!

白杨和作家们听完我叙述的“迷楼”故事,诗兴大发,你一言,我一言,立刻凑成小诗一首:昔日迷楼留倩影,风流寡妇何处寻,难得南社遗风在,踏歌来回难忘情。白杨说,诗很好,是不是“寡妇”改成“诗圣”,你们看如何?作家们异口同声说,好!太好了!大家陶醉在这首小诗的意境里。

白杨老师自此一别,没有联系,直到我给《文汇电影时报》写稿时,编辑要白杨的照片,我给白杨写信要一张照片,她很快给我寄来,还写了一封表示感谢的短信。

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寻找白杨的信息,终于有一天在报上读到白杨去世的噩耗,作为我几十年来崇拜的电影演员白杨,以及一面之缘的友谊,心中无限悲痛。我为悼念心中的偶像,点燃一支香,白烟飘飘缈缈,请带上我心中的一缕遥远的思念。

猜你喜欢
双桥白杨小屋
窗下的树皮小屋
饶桂芳
白杨
陶醉郑州四百年
废园
波比建小屋
双桥酒:一个城市的记忆与味道
山中小屋
逢源双桥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