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的思考

2016-11-11 07:25
国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战备人防防空

袁 涛

加强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的思考

袁 涛

内容提要:新形势下,加强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应厘清铁路战备实战化需求,完善国防交通、军民融合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深度融合模式下健全制度机制,针对实战需求革新训练模式,全面推进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

国防交通 军民融合 铁路战备 实战化建设

作者:袁涛,南昌铁路局战备办公室,工程师

铁路企业作为国家骨干运输力量,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战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保障军交运输作为加强战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铁路战备实战化保障水平。

一、厘清实战化需求

自下而上汇总需求。可由作战部队与驻铁路局军代处牵头,铁路运输保障部门参与,从应急应战需要尤其是作战需求出发,建立军路双方分门别类的军交运输需求提报体系和需求指标体系,重点研究铁路战备保障必需的国家层面法律以及配套的法规体系,探讨军路二元融合的联合指挥、联合训练、联合保障制度机制。按照作战类型和战争发展不同阶段,区分铁路军交运输保障的指挥流程和组织方法,区分运输组织、运力调配、物资储备、技术保障等各类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铁路战备保障类别,按标准、按时限提出实战化保障需求。

军路对接论证需求。由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省(市)国防动员委员会、铁路军代表部门、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各级组织机构是否有能力落实、是否符合其专业范畴、是否需增补调整等,从法规、经济、产业、技术、安全等方面,对军事需求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分析论证。

自上而下分解需求。由政府和相应国防动员委员会牵头,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分层级、分类别把军事需求分解到各部门、各行业,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主体、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和衔接方式。

二、健全制度机制

依法建立常态化军路联合指挥机构。改变现行的因任务需要而产生、任务结束而终止的临时性运输组织指挥机构的做法,从实战需求出发,设立由军代处运输调度处、技术动员处,以及铁路局运输、货运、客运、调度所、机务、车辆、供电、电务、工务、安监等相关处室组成,集中统一、上下顺畅、左右协同、组织严密、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常态化军路联合指挥机构。

明确职责划分。依法明确联合指挥机构各组成要素的相应职责、权限、指挥关系,确保各级组织、各要素成员都能按照上级指示、命令和本级职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指挥顺畅,发挥军路联合指挥机构的最大效能。同时,按照区域性国防交通指挥机制的要求,为纳入区域性军交指挥体系做好对接,预留系统接口,增加功能扩展模块,实现区域内与水运、公路、航空等运输组织指挥体系的无缝对接。

建设军路二元融合的指挥信息链。随着铁路运输组织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各类调度指挥系统和通信网络应用系统有效提升了铁路运输指挥的信息化水平,军代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部分即时查询功能,但铁路军交运输指挥系统与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还需进一步融合发展。根据投送立体化、打击精确化、战场透明化的实际,建设军路二元融合的指挥信息链,推进实现军路运输指挥系统互通互融,信息流快速、准确、可靠传输,确保调度指令生成与分发、运输组织与战备保障行动一体化联动,为军交运输实现快速高效夯实基础。

三、革新训练内容

应把训练内容创新的着眼点,放在提高训练的专业融合和打破专业条块分离训练的“鸿沟”上,充分考虑保障队伍的训练基础和可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开展工务、车务、机务、供电、电务、车辆等专业的综合组训。强化任务牵引,特别是针对高铁线路、重要桥梁隧道抢修等高难科目,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大型工程施工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探寻铁路高速发展态势下高、难、险科目的抢修保障机理,探索符合实战需要的新型保障训练模式,促成要素训练、单元训练、集成训练有机组合与衔接,确保组训取得最大成效。

加强与部队电子对抗分队的联合训练,对铁路调度指挥中心、通信枢纽和各类信息中心的电磁防护训练,避敌电磁侦察、抗敌电磁干扰训练等;发挥铁路民兵队伍的骨干作用,大力开展对重要铁路桥梁、隧道、编组站区域的武装反恐防卫训练;协同军方开展早期预警演练,依托军方的远程探测手段及时共享情报信息,尽可能在预警时间内采取应急防护措施,把毁损程度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胡东霞)

简 讯

黑龙江省人防办组织防空警报鸣放演习和人防宣传活动

为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全面检验省市两级防空警报技术性能和战备状态,适应人民防空“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广大民众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前不久,黑龙江省人防办组织防空警报鸣放演习和人防宣传活动。演习以实战为背景,省人民防空指挥部迅即转入临战状态,启动防空袭应急预案,区分预先、空袭、解除警报三个阶段,全省13个市(地)同步实施警报鸣放。演习过程中,省市二级人防系统全员参与,固定和机动指挥通信保障要素全部到位,达到了以演促训、以演强备目的。演习结束后,以“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为主题,通过集中展示人防建设发展历程,讲解防空袭基本常识,发放防空防灾手册,向群众宣传人防常识,普及人防知识。现场1000余人驻足听取讲解,领取宣传手册,达到了较好的人防教育效果。

(陆海军)

E23

A

ISSN1002-4484(2016)10-0074-02

猜你喜欢
战备人防防空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战备拉动考核
防空营打靶记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美国国防战备体制特点浅析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