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2016-11-11 02:04杨运姣罗超群
关键词:公共事业研究性专业课

杨运姣,罗超群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 311800;2.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 310018)



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杨运姣1,罗超群2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诸暨 311800;2.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 310018)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公共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足。研究性教学应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课课堂教学的适用性体现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为学生搭建知行合一和合作性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应重点推进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研究性教学;公共管理专业课;课程改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如何通过课程这一基本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值得学界关注和探索。公共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教育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把人的“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行“教、学、做合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课题、项目、任务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目标性与操作性有机结合的系统学习过程[2]。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改革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一、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

公共管理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作为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以来,一直在借鉴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养分以充实完善自我,但也面临科学性和专业性这一学科发展永恒性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材部分章节存在知识断裂现象,这既表现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体系内部,也表现在理论知识与现实公共管理实践之间。[3]从学生心理而言,认知和情感是人心理发展的两个要素,缺乏认知(思维过程)参与的“直觉”或“灵感”往往导致幻想和盲目,而缺乏情感(体验过程)支撑的“理性认识”难以被学生所内化[4]。学生自身经历和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了课程知识内化具有一定的困难。课程教学亟待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的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亟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知识理解、应用和创新,习得公共管理方法和技能。

(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公共管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课外创新活动不够等问题,致使学生普遍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这限制了学生理智的探究能力的发展。从笔者所在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几年毕业论文质量来看,尽管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的问题,但有些共性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很多同学的论文存在选题大而不当、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性等问题。学习了四年,却找不到合适的选题,其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深入实践,不了解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实际,发现不了问题,也提炼不出科学问题。二是不善于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野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不出较好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为什么在经历较长时间专业学习之后在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仍有较大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在大部分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没有经历探究学习的亲身体验,学科理论和知识没有被真正内化。

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其应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课课堂教学的适用性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与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5]将基于问题(或项目)的研究性教学理念应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其适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知识是思想的载体,其本质特性是“行动”与“反思”的整合,即“探究”。[6]无论是知识的产生,还是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均需通过探究而进行。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创新的主体,掌握学科知识形成的方法和规律,创新性地运用知识,构建和发展新的知识?将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理念运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能较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出并解决问题,建构、修正、拓展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思想,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和生活意义,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有利于为学生搭建知行合一和合作性学习的平台

研究性教学主张师生彼此之间在尊重独特性、欣赏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互动对话。将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理念运用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等公共管理部门实践和研究,并充分运用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和学科经典性著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一方面将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将为学生搭建一个师生与生生合作性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以及分享经验的互动平台。也即,课堂上的“学校学科”是由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教师的经验与知识、社会与生活环境、相应“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等要素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6]。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手必定不同于所有能把握的器官——猫和狗的爪、螃蟹的钳、野禽的脚爪,手与它们本质上有天壤之别。手所能具有的本质是一会言说、会思的本质,并能在活动中把它体现在手的劳作上。”[7]“研究性教学”改革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通过项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提升素质和能力。因而,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阶段性项目方案设计、实地调研、成果汇报与分享、小组研讨等环节中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三、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路径和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全面体现学生知行合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理念,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

(一)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路径

公共管理专业课改革沿顺“以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和学科逻辑划分课程知识教学单元——以问题逻辑逐级开展阶段性教学——基于团队合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基于过程的学业评价与激励引导”这一路线进行,如图1所示。主要实施步骤:一是学生学业水平和个性特点定位性诊断。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其自身兴趣、性格特点和能力优势进行诊断,为小组成员搭配以及阶段性项目任务设置奠定基础。二是课程阶段性知识架构设置与诊断。主要是梳理课程知识,设置阶段性知识架构,并对其系统性、内在逻辑性、教学目标的递进性、学术前沿性等进行诊断。由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和商定。三是课程阶段性项目任务设置与讨论。主要是设计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又反映当前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热点难点,同时具有合适难易程度和实践资源易得性特点的阶段性项目任务。由师生共同讨论商定知识储备、思考方向与学习路径。四是课程阶段性项目任务研讨与学业评价。主要由学习小组成果汇报与展示、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构成。在每一次项目任务研讨结束后,即进行小组和个体学业评价以及信息反馈,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五是学生论文写作和发表。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阶段性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和经验资料进行理论反思和总结,撰写和发表论文。

图1 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二)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学资源拓展上,突出“开放性”导向

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应确立学生实践主体和创业潜能地位。丰富多采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综合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而且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和能力的应用,积累就业经历和资本。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应秉持开放性理念,积极与政府、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等公共组织交流与互动,建设一批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从而不断构建和丰富教学实践资源。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阶段性项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到实训单位亲自体验和调研,或者推荐学生到实训单位顶岗实习,或者邀请实务专家到校与学生分享交流实务工作感想体会。

如笔者所在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在临安、杭州和诸暨等地建设了一批涵盖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区等多种类型的实训实习基地,如在诸暨市内就有暨阳街道及下辖社区、民政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青少年宫、红十字会、“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等,这些为研究性教学阶段性项目任务完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

2.教学内容改革上,突出“问题意识”导向

美国知名学者、教育家埃莉诺·达克沃斯说,智力发展的本质可理解为精彩观念的诞生,而这一点在压倒的程度上依赖于拥有精彩观念的机会[8]。这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暗示着精彩观念的情境,发展学生的精彩观念。教师可以创设两类问题情境:一是“学科理智问题”,即将学科知识本身还原为等待验证的假设,让学生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学科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科本质和学科史的视野创设“学科理智问题”。二是“学科实践问题”,教师通过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而创设问题情境[9]。为了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在问题情境类型上,应“厚今薄古”,高度关注现实,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创设高度贴近实务工作者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10]。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模式与体制、公共组织、职能方式方法、战略管理、一般过程、费用及配置效率、责任与伦理等章节*详见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课程事实上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为核心,在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探讨政府、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业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行为边界以及合作途径。借助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笔者将之高度概括为反映知识体系内在逻辑联系的简略图(图2),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在此简略图基础上,笔者构建了9个既反映课程知识精髓又具有阶段性(逻辑演进性)的理论专题,并根据核心知识和技能要求构建若干个阶段性项目任务(方向)(见表1),包括学科理论(模型)逻辑推演项目、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组织实地调研项目等。

图2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知识体系图

注:根据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经验绘制。

表1 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阶段性项目任务表

注:根据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经验设计。

3.教学组织改革上,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导向

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组织上,应借鉴科学研究范式,将课程及教学过程当成一个科研项目进行解构、管理与整合。主要通过教师导学——学生项目选题——活动程序设计——研究成果与交流,让学生展开合作性学习,并在阶段性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课程知识单元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则主动转换角色,从知识权威中心走向研究进程的推动者、研究方案的评价者和成功对话的组织者。学生需要围绕问题(项目),主动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开展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开展课堂汇报与研讨;教师则在导学、小组实施方案反馈、实地调研、课堂交流研讨等环节发挥引导、协调和激励等作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项目小组长承担团队领导职能。组长人选安排上,可以由组员自主推选,也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教师注意加强对小组长团队管理方法与技巧的指导;管理制度安排上,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并赋予小组长对组员学业评价的部分考核权。

图3 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组织实施流程

4.教学方法改革上,突出“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导向

研究性教学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学科边界的开放性、知识边界的开放性、教学场所的开放性等方面。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和支持学生进行自觉性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具体而言,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师可以在启发性、参与性、探索性、体验性、发现性、生成性等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讲授法、日记教学法、微格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和演讲、社会实践法等教学方法[11]。

如笔者在教授《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方式——政府规制”这一节内容时,综合采用了基于问题的社会实践调研、小组讨论、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课前,选择既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热点难点又在学生生活经验范畴内的出租车行业改革为主题,引导各学习小组分组调研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乘客、政府部门等出租车行业利益相关者。课堂上,首先由各组进行调研汇报,或分享调研获得的资料数据,或分享乘坐出租车的奇葩经历,以实现师生生活经验的碰撞;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出租车司机会有绕路、拼车、扎堆人口流量大的闹市区等机会主义行为”,引导学生结合调研心得体会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教师点评并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而继续抛出“有什么办法确保出租车这类公共交通工具的公益性和经济性”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调研观察提出解决方案,师生共同研讨各种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在研讨环节,师生平等对话、观点碰撞、思维激荡,不断深化对问题的理性认识和思考。课后,则指导学生撰写和发表论文。课堂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实践——理论——实践的环环相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经验认识和理性思考、知识掌握与能力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

5.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导向

在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上,改变传统的考试型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的评价资料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理论(模型)逻辑推演问题、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组织实地调研项目、课堂出勤、课堂研讨参与表现、公共管理经典学术著作阅读等多元评价资料;评价主体包括自己、同学、老师、实践单位等多元主体;评价结果统计上,为了预防小组内成员“搭便车”现象,引入“贡献度”指标,小组成员本次作业或讨论课成绩由小组成绩乘以小组人数再乘以个人贡献率计算得出;评价结果运用上,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即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明确后续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如笔者所在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单一评价主体、注重对知识的记忆、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实施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多元情景联动、多元主体联动、多元知识互构、多元评价手段联动的多元联动型评价模式。目前,该评价模式已在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区管理等主干课程全面铺开。总的来说,多元联动型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尽管在教学情景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学生“搭便车”行为的治理、评价资料统计分析的高效便捷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发展完善,但已在加强学生课堂参与、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衔接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因研究性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在公共管理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和选择。该文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主要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的价值、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等做了分析阐述。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设计及实践做法的效果如何,尚需要一段时间教学实践的检验、总结和提高,因此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其理论总结是后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新华社.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EB/OL].[2016-03-18]. http://www.xinhuanet.com.

[2] 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

[3] 宋煜萍.以学导式教学激活公共管理专业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4(6):35-36.

[4] 钱国英,徐立清.创新能力与高校教学方略:本科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策略与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5.

[5] 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

[6] 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11):8-9.

[7] 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18.

[8] 爱莉诺·达克沃斯.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M].张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11.

[9] 张华.论学科探究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21-25.

[10]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11] 张宇,刘伟忠.研究性教学的深层次实施路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8.

(责任编辑:王艳娟)

On the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s of Public Management Specialty:Case Study of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Course

YANGYunjiao1,LUOChaoqun2

(1.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Zhuji 311800, China; 2.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Texterial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faces two major difficulties: the one i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econd is that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e spirit of students are insufficient. The applicability of applying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t is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t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research-based teaching;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course reform

10.3969/j.issn.1673-3851.2016.10.013

2016-05-11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5571)

杨运姣(1984-),女,湖南湘潭人,讲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的教学与研究。

G642.0

A

1673- 3851 (2016) 05- 0498- 06 引用页码: 080801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研究性专业课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新时代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浅谈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