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究成果报告会纪要

2016-11-11 09:28君论薛义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政治路线遵义会议胜利

文/君论 图/薛义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究成果报告会纪要

文/君论 图/薛义

近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中国政治学会科学发展与政治和谐专业委员会在京举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究成果报告会。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姚有志、中央军委办公厅高级研究员俞源、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李东朗、南开大学周恩来班学生代表杨毓康等报告研究成果。来自首都理论界、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出版界的100多人出席会议。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主持会议。

陈晋主任的报告围绕“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主题展开。他说,我们谈红军的长征,事实上是谈论中国共产党。概括地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成熟前在思想、组织和精神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正是在长征中,全党同志确实认识到以前“左”倾路线的错误和危害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正是在长征中,我们党抛开共产国际代表,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了错误路线;正是在长征中,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确立正确路线,推进新的实践,迎来新的转机。

姚有志将军的报告则以我们党正确处理“西安事变”的实践,来彰显长征的伟大意义。他指出,西安事变是中国革命时局转换的枢纽性节点,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柳暗花明开新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俞源将军的报告着重介绍了朱德在长征中的卓越历史功绩。他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也是红军总司令朱德诞辰130周年。朱德对于长征的胜利,至少有三大杰出贡献:一是坚决反对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军事路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以他在党和红军中的崇高威望力挺毛泽东进入核心领导岗位。二是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三是胸怀全局、精心筹划迎接红二、六军北上会师,为长征的全面胜利完美收官。

李东朗教授的报告是针对一个历史定论展开的。长期以来,关于遵义会议作用的普遍表述是:遵义会议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没有提出和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李东朗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这一表述是不够科学的。第一,大量事实表明,遵义会议在集中批评“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过程中,实际上否决了其整个路线,包括政治路线。第二,长征时期,政治问题集中表现为军事问题。遵义会议改变军事路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路线改变的意义。在这方面,毛泽东、陈云等都有明确的阐述。第三,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这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肯定。第四,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夺取长征胜利和复兴革命的一系列举措,鲜明反映了政治路线的转变。

南开大学周恩来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宋平提议设立并题写班名的。他们的到来,为会议带来了青春的朝气。这个班的报告题目是《长征转折中的系列会议与周恩来的贡献》。他们说,为了研究这个课题,他们以“通道—黎平—猴场—遵义—扎西”为主线,历时20天,辗转3省12地,跋涉7492公里,横跨整个西南地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们认为,这5次系列会议的意义分别是:通过会议扭转红军的错误战略方向,冲击了“三人团”尤其是王明、博古对党和军队工作的专断局面,为以后一系列转折奠定了基础。黎平会议第一次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标志着民主集中制在党内的恢复。猴场会议恢复军委领导体制,确立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重新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清算“左”倾路线错误,调整党内领导职务,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扎西会议落实遵义会议成果,实现组织上的权力变更,毛泽东军事思想进入核心决策领域。

猜你喜欢
政治路线遵义会议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真理标准大讨论与政治路线的根本转变
新时期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坚持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十九大胜利召开
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胜利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