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焦虑,请记得他的独特

2016-11-11 17:50王芳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常识智力家长

王芳

许多家庭教育的失败,缘于父母的期望过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与孩子的发展能力不匹配,就会导致彼此的焦虑,教育效果下降。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有不同的资质和生长姿态,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其独特之处,顺之育之教之,以激发其潜能。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成绩,至少保持中等以上。而现实是,总有一半学生处于中等以下。也就是说,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家长,已经提出了一个不符合现实的期待。至于这份期待,是否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似乎被忽视了。

要让一半的家长承认,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就在那中位数以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坦白地说,如果我孩子成绩掉到中等以下,我的小心脏也受不了。所以,为了争取那一半的机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父母焦虑的根源。

因此,许多家长从小就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以确保学习水平处于中等以上,能考上一本大学,其实说到底,是教育资源与学生发展尚不匹配。

也有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出国,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就反映了这类家长的心态,他们相信国外的教育不会只拿一把尺子,衡量如此多样化的人类。那么,对于正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成绩分为三六九等是正常的,父母一定要接受这个现实。就比如对于必须要经筛选机过一遭的苹果,果农们怎么办?一定是顺其自然。

对于这个回答,可能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喜欢。因为他们正努力将孩子从中位数以下,拉扯到中等以上水平。可是,理性来说,孩子身上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先天发展因素,家长是无法改变的。这些先天因素,不仅包括智商,还包括孩子所继承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家长必须认识到后天教育的局限性,回归教育常识,回归平常心。既不阻碍孩子发展,也不拔苗助长。

因为关于儿童发展的另一个常识是,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别,大家都在某一水平上下浮动。如果家长能回归常识,尊重常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焦虑,其实可以迎刃而解。

有家长向我诉说,自己孩子如何难养,从来不好好吃饭……孩子果然体型瘦小。仔细观察父母,也是同样的体型。我反问道:你的胃口如何,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家长点头称是,还不忘加一句:所以,要让他多吃呀,不要像我这样。生活中,像这样一定要与常识对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长,又何止在吃饭这一点上。

有的家长宁愿将孩子交给父母和保姆带,也不愿亲力亲为,不是也在违背常识吗?孩子连话还不会说,就被送去教育培训机构,要培养所谓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导能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家长相信,培训机构更了解你的孩子,更呵护你的孩子。这符合常理吗?

当下,很多家长的教育选择,已经被外在的社会压力裹挟,离教育常识愈行愈远了。

敬畏教育常识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四个常识。

第一,家长对孩子既不要无所作为,也不要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

第二,父母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谁在陪他成长。

第三,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以家长的自我完善,带动孩子的发展。

第四,不要迷信别人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谓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结合孩子的个体来实施的,并不具备可复制性。

这四点做到了,你的孩子不一定成龙成凤,却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像今年在里约奥运会火了一把的傅园慧,即使没有金牌,也能招致千百万人的喜爱和尊重。因为她尽力了,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对这样的孩子,谁会焦虑呢?

当下,在教育中无所作为的家长大大减少,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大大增加,这是家庭教育的进步。以我的观察,在这一进步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家长转而相信,教育的力量似乎是无穷的。而常识是什么呢?

为了帮助家长理清焦虑的源头,我经常会让咨询的家长先写下他们对孩子的期待。然后夫妻一起回忆过去,写下孩子未出生时心中的期待。再分别写下对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以及工作时的期待……最后让家长写下的是,当你行将入木时对孩子的期待。很容易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期待在不断增多。从出生时的身体健康,到幼儿园时的聪明伶俐,再到上学时的名列前茅,工作时的高收入。一直写到最后,家长才意识到,其实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家长就可以放心而去。

是的,家长最终的期待,不过就是孩子出生时那小小的愿望。

是什么使家长的期望值日益膨胀?很多家长谈到了社会环境、竞争压力等。我以为外部因素之所以能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对教育常识没有敬畏之心,以为教育无所不能,以为家长在教育中无所不能,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许多家长为了能陪孩子写作业,一直在培训班跟读。

亲爱的家长,虽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是,你也该知道,种下去豆子,是不会变成瓜的。这就是常识。有些家长又要困惑了——这样说,是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干预过多吗?又错了,我只是提醒家长,克服焦虑的第一要务,是敬畏常识,怀有一颗平常心。

回归平常生活

那么,在教育中,家长干预的力度如何把握?我以为有些孩子发展得很好,特别自律,根本不需要干预;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一点,需要干预的力度就大一点。

自从我女儿求学离家,家里变成空巢,就有几个朋友提出要把孩子托在我家来养,但被我拒绝了。朋友们认为,我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教育孩子成果斐然,不接受他们的孩子,明显是资源闲置。

我只是告诉他们,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这样做有违我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我坚信父母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是没人可以替代的。尤其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将会带来诸多问题。

暑假正是放榜季。碰到我的很多高中同学,都在谈论孩子们的高考。成绩好的几个孩子,父亲的工作相对比较安稳清闲,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多。相反,一些特别能干身居要职的同学,孩子的成绩却不是很好。大家总结下来,能干的同学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沟通也不畅,所以孩子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深以为然。平常咨询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家长,个个人中龙凤,忙于事业,却把陪伴孩子的机会拱手让给祖辈、保姆、培训机构。等意识到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时,一般已到了孩子青春期,再来弥补困难重重,悔之已晚。是的,未成年的孩子每一步发展都是关键期,父母岂能错过。

若是我们能敬畏父母陪伴这一重要常识,那么,无论你多忙,你的职位有多高,你的事业有多伟大,你也会重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时光。

国内的研究发现,在家吃早饭的小学生比不在家吃的,学科平均成绩高出5—8分。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已经在心中窃喜了。是的,我们很重视家长陪伴,妈妈还专门辞职照顾孩子。先别忙着高兴,请对照我所列的第三个常识,“身教胜于言教”,就会对全职妈妈这个工作有所警惕。因为全职妈妈基本上把孩子当成生活的重心,而过度关注也会对孩子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记得我曾有两年的自由时间,主要在家写论文。我的这种生活状态,让女儿很不习惯。她先是不解:你为什么不去上班?再是担心:你是不是找不到工作?然后是不满:你整天在家盯着我,烦不烦?

是的,当我从职场回归家庭后,由于社会生活面狭窄,所有的聪明才智都不由自主用到了孩子身上。我会关注她书桌很乱,刘海太长,也开始有时间仔细看她的考卷……少不了各种建议、评判以及批评接踵而至。

我开始把家庭当作新职场,以过来人的经验,以为女儿好的名义,指点她这样、那样……一步步地入侵她的私人空间。从小自由自在长大的女儿,哪受得了这等束缚。她的话一针见血:妈妈,你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标准的家庭主妇,我将来可不要像你这样。

全职家长可能在陪伴上具有优势,但如果把孩子当成生活的重心,那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好的榜样。

国内外的各种研究都说明,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十分强大。英国学者欧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询问年龄在11-16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学生的领导榜样是谁?”79%学生的答案都是“父母”。

可见,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原理,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焦虑,甚至在孩子身上起到放大作用,也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决定做全职父母之前,需要好好权衡一下得失,家长是否已经做好应对各项教育常识的准备。

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在我接触的家庭教育案例中,比较有挑战的是如何认识“每个孩子是独特的”。不得不说,这是常识更是个技术活,需要家长不断精进,才能逐步成长为优秀家长。

好友住在美国,要了二宝,怀胎10月,正在给老大过生日时,忽然腹部有了动静,赶往医院后,医生和护士都很希望她能再挺一会儿,要给老二一个和老大不一样的日子。但生孩子哪能凭个人意志决定,最后她在23点43分时生下老二,令医生极为遗憾。

而在中国,若两个孩子是同一天生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这折射出了家长一个基本普遍的心理预期:孩子们应该是一样的。反映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们坚信孩子是可以比较的: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和邻居家的一样好呢?研究也发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高居“令孩子们最反感的家长行为调查”榜首。

可见,“每个孩子具有独特性”,可以说是当下家长们最不愿意接受的教育常识。

怎样认识孩子的独特性?很多家长对独特性的理解,一般局限在孩子的个性特征上。事实上,就智力发展方面而言,虽然人的智商是按照正态曲线分布,但即使孩子的智力水平差不多,发展方向也可能截然不同。

从对智力研究的历史看,智力最初被解释为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的能力。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多元的。

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种智力:1.语言智力,即有效地运用词语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力,即有效地运用数字和合理推理的能力;3.人际智力,即快速地领会并评价他人的心境、意图、动机和情感的能力;4.自知智力,即了解自己从而做出适应性行动的能力;5.音乐智力,即音乐知觉、辨别和判断音乐、转换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表达的能力;6.身体运动智力,即运用全身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手敏捷地创造或者转换事物的能力;7.空间智力,即准确地知觉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后来,加德纳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即能够对自然世界的事物进行理解、联系、分类和解释的能力;存在主义智力,它涉及对自我、人类的本质等一些终极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所以在他的理论中目前共有9种智力形式。

可惜的是,这些在学界比较普及的问题,似乎并不为家长所知。暑假时碰到一位商界大佬,不断地向我诉说着她以前学生时代的不幸,因为那时她成绩不好,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现在却在商界做得十分成功。

我说,只是因为你的智力发展方向与其他人不同而已,所以不能说学习不好是因为那时你笨,每个人各有特长而已。大佬听完我介绍的多元智能理论,恍然大悟。

如果家长们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对孩子独特性的认识也会有所增强,也就不会简单地将两个孩子进行单项比较。要知道,比较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与焦虑,有时可能是致命的。而以我的观察,很多即使各方面都优秀的家长,也难逃拿孩子进行比较的误区。

有个真实的案例。一位计算机博士妈妈有两个孩子,老大从小到大一贯优秀,上的是美国常青藤学校;老二一开始上学,就跟不上班级的课程。这让博士妈妈几近崩溃。

一位管理学教授,女儿聪颖万分,三年级已经精读了古今中外名著,学校课程对她而言味同嚼蜡,因此去学校上课成为孩子的一大负担。妈妈也是焦虑万分,因为她对孩子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能像同龄人那样简单快乐。

我看到了他们焦虑的根本,是排斥独特性心理在作祟。

所以,当孩子怯怯地又拿着一张不及格的卷子来请你签字时,请你先不要怒发冲冠。

请记得他的独特性;请记得他对你的唯一性;请记得你纵有三头六臂,但常识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家长时刻对教育常识心怀敬畏,对为人父母心存感恩,我以为,那些引发焦虑的成绩、名次、名校等因素,不过是孩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孩子以独特的方式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

编辑 朱璐

猜你喜欢
常识智力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智力闯关
家长请吃药Ⅱ
回归常识
欢乐智力谷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