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2016-11-11 15:56齐婷婷刘洋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形态公益互联网+

齐婷婷刘洋

摘要: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公益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互联网公益时代已然来临。公益众筹、公益商城、公益日是互联网视域下出现的公益新形态,他们以各自独有的优势在网络公益中独树一帜,共同推进“开放、对等、参与、共享”公益理念的传播,唤醒人们的博爱之心和公民意识。互联网公益在成长为“全民公益”“大众公益”的同时,还面临着平台建设、信任体系建立等挑战,仍处在发展阶段。

关键词:互联网;公益;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82-02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深刻影响着公益领域的发展,其高效性、共享性、即时性、交互性、全球性、海量性的特征为大学生公益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在互联网技术之前,“公益”是慈善家、慈善机构、企业等少数高层次人参与的活动,和普通大众几乎没有交集。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人们参与公益的门槛被大大降低,“公益”被平民化、平台化、透明化、廉洁化,“世界已经从‘少数人做很多变成了‘每个人都做一点点”[1]“人人为公益”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公益模式。

一、公益众筹

公益众筹是指发起人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利他为目的,在网络众筹平台上发布众筹项目来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的形式。追梦网是国内首个支持公益类项目的众筹平台,2011年9月追梦网的上线标志着我国网络公益众筹的开始。截止目前,国内已有近百家公益众筹平台,包括专业类公益众筹平台如新公益、积善之家、创意鼓、腾讯公益乐捐平台等和综合类众筹平台如众筹网、淘宝众筹、京东众筹等。目前,腾讯公益已累计捐款1115831716元,爱心总人次达73977674,其乐捐平台募款中项目2925个 执行中项目7803个 已结束项目4054个,内容包括疾病救助、扶贫救灾、教育助学、环保等多个方面,是网络公益众筹平台中影响最大的平台之一。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是大众慈善进入公益主流的一年,“互联网+公益”在2015年狂飙突进,成为公益热点。蓝皮书以腾讯公益为例,指出2015年“互联网+公益”的浪潮使公益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2015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年度捐款总额超过了5亿元,是过去8年平台全款总额的2.5倍,累积捐款人次近2000万,且九成以上来自移动端。[2]

网络公益众筹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由它的优势所决定的。

(一)门槛低。

发起公益项目的门槛变低。从各大众筹平台的规定来看,众筹的发起人可以是个人、企业、基金会或其他公益组。相较于互联网之前的公益项目发起方,认证资质明显放宽,个人既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者,也可以是公益项目的发起者。这改变了以往公益机构、企业搭台,公众只能看戏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公益项目发起的难度,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生公益项目。

公益捐助门槛降低。在网络公益众筹时代,捐款金额没有多少的限制,一分钱也是爱心,一分钱也可以做公益。在腾讯公益、轻松筹、众筹网等网络公益众筹平台上,针对发起的项目,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捐款,而且捐款金额可多可少,没有限制,大家也可以通过分享转发奉献爱心,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上不仅可以自己进行捐款,还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发起一起捐。这种只需要公众“捐零钱”就可做公益的低姿态公益形式,为广大民众的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大程度地汇聚了公众的公益力量,改变了只有少数人参与,个人捐款金额大的公益僵局,让公益“活”了起来。

(二)多样性。

网络公益众筹形式多样,除了发起项目直接号召公众进行资金捐助的形式以外,还有捐步、捐声音、捐存储空间、游戏捐赠等多种形式。这种参与公益的形式就是公益发展的3.0阶段,即公众与公益共同成长、相互促进。这种形式的公益参与简单、趣味性大、号召力强。曾经呼吁公众关注ALS的“冰桶挑战”游戏,就因其公益内涵、简单的参与形式和趣味的内容风靡于一时,受到明星、各领域大佬的追捧,筹款速度和公益影响力非常大,此事件是当年最火爆的互联网公益事件。

(三)创意性。

相比于互联网之前的公益项目,互联网公益众筹呈现出更多的创意元素。从腾讯公益乐捐平台已有的项目来看,不管是项目说明、回馈方式还是团队介绍、项目预算都具有了明显的创意设计,其中86%的项目内容都不再局限于刻板的、官方的话语模式,项目说明更具有故事性、情感性,语言更细腻、更平民化,叙述更细节化。项目图片更多、更精,画面更打动人心。这些改变都是围绕“创意”进行的。众筹是借助网络发起、借助网络传播的,如今网络信息爆炸、阅读碎片化,人们追求瞬间的快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环境下,一个项目的创意决定了该项目筹款的结果。

(四)便捷性。

互联网时代,众筹项目捐款十分便捷。众筹项目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或者手机端直接进行线上捐款,手机QQ、微信、淘宝中都设有公益众筹的板块,项目还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空间进行大规模传播,人们动动手指就可献爱心,这种方式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发展。2015年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了72.3%,电子支付用户也已经达到了5亿多人,且网民以10-39岁的年轻人群为主。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用点击按钮、在线支付代替了去银行汇款和当面捐钱,简单、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热情。

二、公益商城

公益商城是指人们在指定商城进行消费,消费资金的部分会直接流入慈善机构,以用来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公益方式。公益商城将人们的日常消费主动转化为慈善,让公益融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就是慈善家。这个时候公民的公民身份会得到强化,他不仅仅是“私人消费者”身份了。[3]

“一点公益商城”是公益商城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该平台依托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通过“互联网+公益”模式,让人们在消费当中参与公益,互惠互利,改变了普通大众以往的单向消费模式。商城内的商品全部为出厂价+公益奖励币。所有在一点公益商城的消费,包括线上所有产品、服务销售和线下联盟商家的所有消费体系(餐饮、旅游、地产、酒店、娱乐......)的1%直接进入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账户,捐赠给国家,用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京东.梦无缺助残商城”是一个有明确公益针对性的公益商城。此商城所销售的产品均为残疾人企业或残疾人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消费者在商城的所有消费,将由商家和京东根据一定比例捐献给梦无缺慈善基金会,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慈善活动。期间,京东利用平台的影响力还发起了“助残购物节”,将公益商城的消费推向了高潮。

相比于公益众筹,公益商城有自己的特点。

(一)商业与公益价值共享。

公益商城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公益参与模式,“消费即慈善”是其传递的最重要的理念,人们在商城中消费的同时就是间接地在做公益,既让商家销售了产品,又让大众成了慈善家,还真正为社会公益活动筹集了资金,切实做到了商业与公益价值共享,也是互联网时代公益跨界合作的一种新模式。

(二)持续性与痕迹化共存。

公益商城以商业模式进行运营,有会员制、有促销、有购物节,这让消费者在不断地消费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消费习惯,消费习惯一旦养成,持续购物就会带动公益践行的永续,公益资金也就会源源不断,实现了公益的持续性。相比于以往公益活动的阶段性和一次性,公益商城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痕迹化是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厂家、商家、消费者数据会公开,在该平台所进行网上购物和捐赠都会通过网上消费电子单据保留,每一笔都能做到有迹可循,人们日常的点滴消费和点滴爱心捐赠都可以掌握在自己的视域范围之内,个人的消费痕迹和爱心痕迹会永久保存,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形成一种有痕迹的公益路径。

三、公益日

公益日是指由公益组织、企业、名人等发起的,集中进行公益活动的固定时间,有的可能是某一天,有的可能是连续的某几天。国内首个公益日是“99公益日”,即每年的9月9日。这个公益日主要是由腾讯公益联合众多的公益组织、明星名人、著名企业、大型创意传播机构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运用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手段,让人们以“轻量、便捷、快乐”的方式参与公益。

2015年的9月9日是我国首个公益日,活动在3天时间内有105万网友参与其中,共筹得善款1.279亿元,帮助了来自全国34个省市的2178个公益项目,创造了网络筹款的高潮。此公益日的主题为“一起爱”,内容包括配捐、小额现金捐赠,步数捐赠、声音捐赠等,其中“配捐”是最特殊、力度最大的。相比于其他两种互联网公益形式,公益日的特点在于品牌化、集中高效化。

(一)品牌化。

公益日的出现为公益活动树立了一个品牌,扩大了公益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公益活动的知名度,让公益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公益不再是默默无闻的、悄无声息的,而是一个可以全民参与的盛会。公益品牌一旦树立,就会成为人们参与公益活动的风向标,成为公益事业必不可少的名片。

(二)集中高效化.

公益日的集中化主要体现在在仅限的几天时间里,参与人数的集中、参与项目的集中和筹集资金的集中。短短几天时间就可吸引数百万人的参与、为几千个项目筹款超过一亿元,这种筹款效率在平常的项目筹款中是很难做到的。由于配捐的鼓励,企业或者慈善机构都会在这几天集中发力,集中捐款。这种集中化的公益实践可以让一个项目迅速完成预期目标,对紧急项目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公益的灵魂,一个公益项目、公益组织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作支撑,那就意味着它没有灵魂,项目的受益面和社会影响力注定是有限的,项目本身也注定是昙花一现的。互联网公益目前已成为公益发展的主要趋向,它在成长为“全民公益”“大众公益”的同时,还面临着平台建设、信任体系建立等挑战,仍处在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微行大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朱健刚.慈善蓝皮书: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唐 E·艾博利.市民社会基本读本——美国市民社会社会讨论经典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简介:齐婷婷,女,汉族,陕西商洛人,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刘洋,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助教,研究生,西安邮电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形态公益互联网+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