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出版平台论文获取形式及建设实践

2016-11-12 05:02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肖唐华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报论文

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肖唐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62)



期刊出版平台论文获取形式及建设实践

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肖唐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430062)

从研究机构、期刊和论文作者两个方面对期刊出版平台中的开放获取出版优势进行了探讨,出版平台建设实践表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网站访问数、机构用户数和总被引频次均逐年增加,加快了学报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研究机构、期刊和论文作者显示度。

出版平台;开放获取 ;网站访问数;机构用户数 ;总被引频次;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出版平台的论文获取形式有二种,一种是开放获取,另一种是非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 ) 出版是近年来逐渐开始流行并被倡导的出版形式, 它与传统出版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传统出版模式是一种由读者付费的出版模式, 信息载体既可能是印刷版, 也可能是电子版, 而OA出版模式则是一种由作者付费的出版模式,信息载体以电子版形式为主,无偿提供给读者[1]。

1 开放获取的特征

通过网络获取;他人(作者、机构)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读者可以获取全文,而不是文摘。与传统读者付费出版模式相比,这种新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式更符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本质[2]。

2 开放获取的优势

1)英国皇家学会于2012年6月推出报告“科学是开放的事业”指出:数据必须容易接触而且便于找到,数据必须让其他人能够使用[3]。搜狐IT2014年6月13日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尽管全球每年都会制造数百万辆的汽车,但电动车所占比率仍非常小,因此他想要通过开放所有的专利这样的方式帮助其他电动车厂商共同进步,真正加快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速度[4]。同样,期刊开放获取出版使贫穷与富有者处在利用信息资源同等的地位上,对内容的复制和传播不需要得到准许,使读者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获取他们研究工作中所需的文献,有助于增加读者的数量,使研究成果更加广泛、快速地传播,使得研究论文被引率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构研究成果的公开性和显示度。

2)方红玲对比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011年间OA网站(该刊自建的独立网站)和商业网站(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发现 OA网站论文的篇均下载量和高下载量论文的篇均下载量都远高于商业网站对应的下载量[5]。作物学报、热带海洋学报实例显示,对单篇文章,下载数60%-70% 来自于期刊官网[6]。期刊开放获取出版使期刊论文免费地、没有限制地传播,有助于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更容易被发现、检索和利用,同时争取到更多的读者,因而孕育了更多的潜在作者,有助于提高期刊和论文(及作者)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3 出版平台建设

根据本刊实际情况,出版平台建设采用了开放和非开放获取出版相结合的形式。2008年1月本刊编辑部建立了自已的独立网站,并开始自已制作网络版,读者登陆学报网站后,通过在线阅读平台随时可免费阅读和下载论文。此种开放获取形式为OAJ形式,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OAJ) 在20 世纪90年代末兴起, 它是因特网上的在线出版物, 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 用户只需支付上网的费用, 而不必支付其他费用[7]。另外,自2009年1月起本刊先后加入“中国知网”等数字化期刊出版平台,参与科学出版社、中科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数字化,农业部农业期刊数字化以及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建设。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旨在向世界推介中国顶尖科技论文的“领跑者5000”项目平台。结果显示,《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网站访问数、机构用户数和总被引频次均逐年增加(表1),起到了加快学报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研究机构、期刊和论文作者显示度的作用。

表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2015年网站访问、机构用户和总被引频次变化情况

注:网站访问数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网站,机构用户数来源 “中国知网”公布的《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总被引频次来源《中国科技期刊引证告》(核心版)。

4 结语

期刊出版平台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不但可加快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还可提高期刊和论文(及作者)的显示度,是出版部门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新途径。

[1]孔繁军, 游苏宁 .关于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问卷调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22( 6 ) : 830~834.

[2]冯蓓, 许 洁. 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21( 4 ) : 417~420.

[3]搜狐IT. 特斯拉专利对全球开放[EB/OL]http://www.incoshare.com/news/id/334.html.2014-06-13.

[4]刘筱敏. 科技期刊评价与发展讲义[Z].2016-03-23.

[5]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22( 5 ) :708~710.

[6]林家乐. 基于XML的期刊数字出版讲义[Z].2016-03-23.

[7]傅蓉. 开放存取期刊及其影响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07,27( 9 ) : 122~125.

2016—04—28

吴克力(1961—),男,编辑,研究方向为科技期刊编辑学.

G237.5

A

1009-2714(2016)03-0016-02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论文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