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2016-11-12 14:33李桂英
文理导航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李桂英

【摘 要】震泽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秉承“爱智崇德”的校训,以“尊重为本 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达成“学生出彩 教师精彩 校园多姿多彩”的学校文化愿景。本文分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多元教育;学校文化;建设

前言

震泽实小“多元教育”,摈弃封闭守旧,倡导多元共生的教育理念,为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家乡蚕丝文化,学校设计了以“茧子”为意象的LOGO。图案外形如直立的蚕茧,表达了震泽实小人对生息相依的震泽蚕丝文化的眷恋和景仰。上下两片“桑叶”和“蚕丝”构筑了一幅生动雅致的“蚕茧图”。破茧而出、化蝶飞天,预示着生命之梦的无边灿烂与教育视野的无限开阔。“1907”,这是学校创办的年代标识。生于斯、长于斯震泽实小人,钟情于桑蚕,感恩于頔塘。“蚕茧图”中的“一丝牵挂”,既是一种恩情记忆:乡情长存,师恩难忘;也是一种美好追求:人尽其才,春华延绵。图案中两片桑叶之间预留的空隙,寓意着豁达开放。

一、文化至上:营造自然的校园氛围

1.环境的自然。学校的环境,应该是具有地域特性和历史痕迹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廊,都有每个学校不同的印记。震泽实小,地处江南古镇,受着“蚕丝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学校的校标设计,还是学校的校训梳理,我们都围绕着蚕丝的元素和出彩的意象。本部校区,以“多元·出彩”为重点,通过校史和德育展厅、四节(阅读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文化墙面和桃李芬芳走道,凸显学校“多元教育”特色。东校区,以“蚕丝文化进校园”为重点,通过一廊——丝路风情廊,一园——陌上青桑园,一厅——卧享丝柔厅,一堂——湖丝细语堂,展示蚕丝文化,让每一处风景都透着自然的气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蚕丝的魅力与文化。

2.心灵的自由。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只有心灵的自由,才有成长的自由。这里拒绝说教,拒绝训斥,拒绝高大上、假大空的道德标准。我们崇尚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德育案例,倡导体验和感悟:运用儿歌、游戏读懂常规要求;用“一封家书”来表达对父母的真爱;用徒步远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用“你进取,我点赞”的方式,让每一位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实行分层作业、尝试无作业日,用面批和点评改变冰冷的大叉。

二、学生为本: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

1.诵经典浸润童心。经典为孩子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所以孩子的教学应该从阅读开始。为此,我们认真把阅读课程做实做足。“到校即看书”“到校即诵读”是对每个孩子的要求。我们编写校本诵读教材《诗韵童声》,开展诵读活动,低年级做好绘本阅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并做好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中高年级做好每月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2.搭舞台展现才情。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出彩的机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体育类、手工类、艺术类、智力类、文学类等几十个社团,让更多的学生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优势,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阅读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大校园节日,更是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情的舞台。学校在市、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如武术操表演、气功八段锦表演均获得全区比赛的一等奖。

3.改评价焕发光彩。只有改革评价方式,不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不以语数英三门学科教学为主,通过德育评价和教育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查和技能考查相结合,平时监测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才能准确、多元评价学生,才能激活学生无限活力。我们改变了以往只通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学习的方法,制定和实施学生学科能力测试方案。在该方案中学校明确了各学科的能力测试项目,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策略和奖励机制,以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元地发展。如语文,我们增加了“积累”、“写字”、“专项阅读”项目测试;科学,增加现场实验操作项目。通过这一系列全面的过程性的检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元地发展。同时,学校用“慈云活力学生”评选,替代了原有的“三好学生”评选,真正实现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三、教师第一: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1.聚焦课堂长能力。以“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跟踪听课”、“集体沙龙”等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探索“张力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我们承担吴江区课堂观察协作组的研讨活动。多次开展课堂观察及反思交流活动,并邀请专家作进一步打磨。同时通过“湖震分会”、“教育科研论坛”、“一师一优课”等平台,鼓励教师参加赛课,邀请名师到校指导。经过多年的课堂锤炼中,许多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名教师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友好竞争激活力。在学期初,每位区级骨干教师都要签下一份成长的责任书,学年底,由学校组织考核与奖励。这种针对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目标的分层培养方式,使教师能从“最近发展区”中寻找出路,促进专业水平的快速发展。“鲶鱼效应”的现象告诉我们,只有竞争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教师们在摸打滚爬中得到锤炼,快速发展。刚刚公布的骨干教师评比结果,我校青年教师捷报频传:如两位老师荣获学科带头人称号;在今年的2A级教师评比中,参赛的六位老师全部获奖,获得教学评比“满堂红”……

3.抱团攻关催动力。“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们成立了“基于项目研究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制定了《基于项目研究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在方案的指引下,各学科成立了研究共同体,成员中既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也有刚上岗的青年志愿者。我们确立了相应的研究项目,如语文学科确立了“指向运用的阅读教学内容研制与实施”研究项目。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几年,学校的教科研状态必然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臧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本理念、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