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正报道的三个基本原则

2016-11-12 17:52金美兰
活力 2016年8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

金美兰

[摘 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受众对媒体作用的期待也随之高涨。但是由于各种诱惑导致一些新闻工作者非法获取信息、乱写有偿新闻、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状态极有可能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感受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媒体要肩负起引领道德的责任,用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不断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本文将从公正报道概述入手,浅析公正报道所要遵守的三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公正报道;基本原则;职业操守

一.公正报道概述

马克思曾说过,新闻报道的最低限度就是“一般的公正”,即在报道新闻事实、新的争议时,媒体所能保持的一种形式上的公平。

作为媒体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公正客观的报道。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保持公正的态度、站在中立的立场,克服偏见,公平、公正地对事实进行描述。不应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或对事实的性质做出判断。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公正的报道属于媒体道德责任范畴,公正报道也能够体现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公正报道的基本原则

简单地说,其实公正报道就是根据事实一五一十的阐述事实的写作方式。因此一篇公正报道要遵守正确性、客观性、平衡性等三个基本原则。

1.新闻报道要正确

所谓的正确性,指的是在新闻写作表现方式和技巧中要准确地表达和描述新闻事实的方法。不仅报道中涉及的人名、单位等具体内容,就连报道的主旋律和报道所要阐述的重点也要正确无误。这种正确性是对每则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

一般受众会比较相信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对媒体报道的正确性抱有较高的期待。但是采访、报道过程中往往隐藏着不利于正确报道的各种因素。有时为了争速度、抢时间,在确认事实的环节出现问题,或采写报道的表现手法和说明上可能出现偏差,甚至在最后校对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疏漏。此外,因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而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的也时有发生。

例如,2011年,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知识缺乏和不实渲染,夸大报道了香蕉使用激素催熟,造成人们对香蕉产生了恐慌,致使农民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2014年5月14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但是其中记者不慎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报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导致对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再比如,2016年2月14日,中国工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但是该内容被日本等媒体错误报道为“中国3月10日起禁止发布外国公司的内容”,导致日本游戏公司的震动与恐慌。

一则错误报道不仅仅给当事人带来麻烦这么简单,还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恐慌,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确保新闻报道正确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确认。不管有没有疑问,不管对自己的新闻报道多么有自信,都要认真地反复确认报道的新闻中涉及的方方面面,以确保新闻内容的正确性。

2.新闻报道要客观

所谓报道的客观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不偏不倚按照事实本来的样子对事实进行描述的手法。

新闻工作者要确保在报道中不因性别、财产、家庭出身、民族、教育程度等因素歧视任何人,避免发表带有倾向性的文章、避免利用自己所在的平台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和观点。

但是实际报道中,不给予事件双方同等的话语权,导致频频出现不客观的报道。

比如,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报道和2011年的《我爸是市长》事件报道就是很好的佐证。

这篇报道的初衷可能是为弱者打抱不平,或是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恰恰相反这种报道刺激了大众对公权力的不满情绪,以至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判断。

所以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子、认清自己在报道中所扮演的角色、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记录事实、传播事实。

3.新闻报道要平衡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遇到涉及有争议、有复杂关系的事件时,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正确呈现事件中所涉及的所有当事人形象和立场。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而掐头去尾直接引用一方当事人的话或也不能只强调一方的观点,从而导致削弱另一方观点。

但是,有些新闻工作者在没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在报道中使用具有明显偏向的话语,导致报道严重失衡的局面时有发生。这种报道不仅会误导受众,还可能对报道中的当事人带来本可以避免的伤害,甚至可能激起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敌对情绪。

例如,2014年8月12日,华声在线记者发表的文章《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不知去向 医院称已尽全力》就是报道失衡的典型范例。当时由于该报道矛头直指医院抢救不利,导致医院受到社会的指责,从而加剧了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

此外,这种平衡性还应体现在正负面新闻的相对“平衡”上。

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社会真善美的报道是必要的,也应该成为报道的主流。但是如果忽视负面新闻,则会出现麻痹大意、错判形势的情况。

反之,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连篇累牍地报道揭示社会阴暗面的新闻,只会使人们对社会产生不安全感。大量的负面新闻也只会弱化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

因此在报道中应将两者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正负面新闻报道的相对“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正报道与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修养紧密相连。因此,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确保笔下报道的公正性,将新闻事实正确地还原给受众。但是真正遵守这种看似简单而又基础的原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现实中为了博得更多眼球、寻求更高的点击量,从而出现不公正报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虽说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媒体人不能放弃而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更加努力。只有公正、客观的报道才会被受众所接受和喜欢,受众才会更愿意倾听媒体的声音。□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如何编写高中物理导学案
探究以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行政诉讼法修改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