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让你的课堂更美丽

2016-11-14 21:39赵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船桨渔父琵琶

赵慢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当我们走下讲台时常常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如果我们课下不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由于思维的惯性,当我们再次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仍然没有本质的改变,因此我要说只有反思才能让你的课堂变的更美丽。

高三的一节文言实词推断课上老师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中的向解释为以前,课后交流的时候就有了争议,笔者认为应把向吾不为斯役里的向解释为假使,因为捕蛇者以前就是为斯役。也有人说假使是根据整个语境而做的意译。向本就有假使的含义,如《三戒·黔之驴》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不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应该去繁就简,岂不简单明了。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段文字出自苏教版必修五《渔父》一课,鼓枻课下注释是敲打船桨。枻,船桨。鼓枻而去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这里强调的是渔父离去的方式。

一生却提出问题说渔父敲打船桨船儿又怎么离去呢,一时竟让我无语对答,仔细想来学生的疑问也不无道理,如若给学生解释说渔父一手敲打船桨,一手划桨,又太牵强,手忙脚乱,虽歌也不成趣啊,又怎么去表现渔父的,高蹈遁世的洒脱情怀,强调这样的离去方式意义何在。课后我查阅的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才找到合理的解释,如苏轼《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鼓是挥动的意思,《战国策?韩策二》:“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解释为敲着刀不就闹笑话了吗,由此看来鼓枻而去,解释为划着桨离去才最合适。

听了一堂《我与地坛》第二课时的教学,授教的是一位女教师,课前播放了满文军的懂你,有些学生的眼角已经湿润了,课上老师又问了学生,“读完这段文字的感受?”学生的回答都是感动,再问为什么感动?答曰:“为母亲隐忍着痛苦为儿子默默付出而感动。”于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就被定位为母爱的伟大,当然老师用这堂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无可厚非的,这段文字也的确让人感动,每当我读到这里都会唤起内心最忧伤的记忆。但反观文本总觉得有所缺失,老师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割裂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系,让学生感性的泪水淹没了理性的认知,这样以来作者在第一部分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就成了无解之谜,如果把两部分联系起来看,事实上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解答第一部分的怎样活的问题,史铁生要告诉读者的是,他想明白了要像母亲那样勇敢的面对苦难,坚强的活下去,做生命的强者。

《琵琶行》一文的教学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老师给学生补充了人物出场的三种方式,一:开门见山;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琵琶女是内心羞涩。还创设情境说男女有别,白居易又深夜造访。一位有舞台经验的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琵琶女是来自京城长安的一名歌妓,有着多年的舞台经验,而且弹奏琵琶的技法高超,她真的会羞涩吗?细推敲来,说琵琶女内心羞涩还真为不妥,纵观全文琵琶女虽然色艺双绝,然世人欣赏的是她的美色,而今年老色衰,飘零憔悴,应是长期被冷落,内心的抑郁不平,知音难觅的心灰意冷,从此不愿面世的苦涩心理。此中情境不经反思,又如何体会得来。

语文教学要大胆质疑,不能迷信权威,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更不能生拉硬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教育是最具挑战和创造力的事业,值得我们去奉献。”

猜你喜欢
船桨渔父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风帆与船桨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一种可挂起的船桨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琵琶”和“枇杷”
完型突破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