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野外实习对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

2016-11-15 08:07陈发军付伟丽陈文年黄作喜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技能情感

陈发军,付伟丽,陈文年,黄作喜



生物学野外实习对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

陈发军1,2,付伟丽1,陈文年1,2,黄作喜1,2

(1. 内江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2. 四川省高等学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 内江 641100)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着眼于通过生物学野外实习提升学生的专业情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发展动机.野外实习亲近自然,直观而富有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自然体验和团体协作的平台,为后续大学学习和生活做好实质性准备,从而知晓专业内涵并产生认同感.根据实际情况,改善野外实习内容体系和指导方法有助于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专业情感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

野外实习;专业情感;学习动机;实践教学

专业情感与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业追求和校园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密切相关,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维度,深厚的专业情感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情感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实现,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泛的说教.当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和感悟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时,也就容易形成专业情感.生物科学专业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生物学教师、科学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才[1].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该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系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教师的素养.因此,生物科学的专业学习涉及理化等基础课程和众多生物学分支学科,内容广泛,较深入地学习需要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生能深刻感知学科内涵,并认为去分享和传播科学知识等是有价值的.实践环节注重对过程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亲身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情况,若能较好地设计实践内容和实现方式则容易吸引学生广泛而深层次地参与,在能力和情感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学野外实习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在大学生专业课程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相关研究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关注较多[2-4],对其带给学生的潜在动机和深层影响探讨不够.而学习主动性欠缺、专业认同感差是高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该重视和利用其在学生专业情感培养中的作用.

1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特点

生物学野外实习在整个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而特别的地位[3,5-6].首先,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生物科学宏观和微观学科的有效平台[5]139,涉及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对打好生物学基础极为重要.另外,野外实习环节的实践性很强,野外调查和标本制作等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易枯燥.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活动,识别户外生长的活体动植物,考察它们的生活环境,学生具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对自然界的生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整体认识,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景观使得实习内容充实而富有特色[7],对自然的体验会对学生身心产生影响,增强求知欲和环境意识等.此外,野外实习过程多为团队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体凝聚力.

2 野外实习培养专业情感的主要方面

2.1自然与人文体验

感受自然的魅力需要直接的自然体验活动.野外实习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体验自然的机会,满足对优美环境的感受,满足对自然现象和动植物行为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自然中学习也是教育家们倡导的学习方式,认为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提升学习效果[8].在教师引导和内在动机驱使下,学生能够采用一定方法有目的地探索自然奥秘和科学问题,尽管过程可能辛苦而曲折,但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并最终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自我满足感.不同地方往往有自身的生态特色和民族文化,在野外实习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趋势,有助于理解生物、社会与环境的关系[6]106.

2.2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求知欲

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定认识,学习内容本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渴望,这是专业情感产生的重要基础.生物学野外实习效果与学生的兴趣存在较大关系,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参与的主动性[9].实习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园林景观等学生已初步接触的环境,但多数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而模糊的.实习第一次清晰地分解这些系统,把其中最容易被感知的动植物加以识别和分类,熟悉其相关作用和地位.在这些过程中,结合启发式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够生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10]172;引入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使一些不易被直接观察到的规律呈现出来,创造成就感.建议在实习中引入采样计数和户外实验方法的专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和指导,使其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标本制作、生物书签制作等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操作技能,而且能够亲自做创意礼品,甚至作为今后创业就业的选择.因此,野外实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构建丰富而充实的实习内容有利于增强学习满意度,对专业学习产生正反馈.

为改变野外实习基础而简单的传统印象,有必要在实习过程中引入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以辅助教学和实验[2,5].便携式无线电子教学系统有助于野外分散环境中的讲解与交流;GPS、显微镜、红外照相机和光合仪等可帮助完成户外观测和数据采集,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建立野外移动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将更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训练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10-12].

2.3培养职业发展的信心

大学生进校时一般会进行入学教育,对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特征都有一定了解.工作时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专业基础,生物学教师还需要具有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生物学野外实习涉及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多个基础方面[5,10].知识方面包括动物、植物及环境等内容;技能方面包括野外调查、标本制作和器械使用等内容,行为方面包括团体协作和组织能力等的培养.部分院校在实习中加入科研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0,13].尽管野外实习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其体系完整,学生基本可以掌握主要版块的入门内容,取得阶段性的成绩.这种集中的、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专业能力的发展和逐步胜任某种工作的过程,因而对提升专业自信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随着社会发展,科普旅游和环境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保护区和植物园等自然科普活动是重要内容[14],生物学野外实习能够培养学生欣赏和讲解自然的能力.

2.4价值认同与责任意识

生物学科是与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其在解决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等众多焦点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6.实习过程中,教师讲解、讨论会和学术讲座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真切体验中认同所学专业的价值和前景,转化成内在学习动力;亲身面对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和众多的环境问题,唤起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实习成果总结与展示环节是对实习实践学习的检验,更是对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肯定.实习结束后,学生往往拥有大量各种形式的成果,如动植物标本、摄影作品、书签作品及故事经历等.将学习收获展示给其他教师和同学,有利于促进实习顺利开展,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

3 融入专业情感培养的野外实习

3.1实习活动的设计

传统生物学野外实习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动植物识别、标本制作和样方调查等.为突显实习环节的重要性,更好地在该环节中融入对生物科学专业情感的培养,应考虑在达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或调整部分内容:(1)夜行体验,感受夜间环境,并观察活动的昆虫和两栖动物等;(2)博物馆、动植物园参观;(3)自主性科学问题研究;(4)叶脉书签、叶画和摄影等自然艺术创作;(5)成果总结与展示.调整后,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内容可分为几大版块,包括分类学知识、生态学知识、野外工作方法与技能、自然体验以及总结与拓展等(见表1).

表1 融入专业情感培养的野外实习体系设计

3.2活动的实现形式

野外实习需要从集中讲解转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15],从短期学习转向长期的可持续性实践体验学习[2,4],应包括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和机遇性体验学习.动植物分类、生态系统调查和标本制作等基础部分在集中实习时由指导教师带领完成,该部分是生物学野外实习的重点内容,专业性强,作为专业入门的关键版块应该特别重视,也是实习总结与展示的主要内容.山林夜行、自然科研小课题是提高扩展环节的主要内容,前者涉及夜间环境与动物观察,需要专业引导,且夜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该项目应在集中实习完成;科研活动对于多数低年级大学生来讲还比较陌生,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清楚,可将素材搜集、调查方法学习和部分数据搜集放在集中实习,而具体实施和研究报告各小组自行完成.博物馆与动植物园参观、自然艺术品制作以及成果总结与展示则以小组或个人分散进行,统一学习目标和要求,尽量少占用集中实习时间.若时间和条件允许,也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和动植物园进行集体参观学习,并配合适当的讲解;其它动植物园等则建议学生利用合适的机遇自主参观学习.

在良好的实习平台,丰富的资源及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支撑下,实习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不仅有助于野外实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也将有利于专业情感的培养,从根本上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1,1(2):3-9

[2] 张迎梅,陈强.“流动式”生物学野外实习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5):80-83

[3] 王国强,蒋德安,乔守怡,等.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6):81-82

[4] 陈发军,陈文年,付伟丽.基于典型特征和图片识别的自主可持续性植物分类学习模式[J].生物学杂志,2015,32(1):110-112

[5] 皮妍,林娟,朱厚泽,等.野外实习与生命科学学科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38-140,149

[6] 崔瑾,冯虎元,夏凯.在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1(1):105-108

[7] 杨祖幸,孙群,赖春霞,等.浅析我校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107-110

[8] 陈勇,万瑾.森林教育:构成、经验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6):75-76

[9] 项辉,廖文波,陆勇军,等.中山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5,5(1):36-40

[10] 龚红梅,李卫国.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171-174

[11] 邓延敏,涂敏,王玉凤.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开放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65-66

[12] 李师登,王玉凤.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2,2(1):11-15

[13] 杨文权,寇建村,慕小倩.高等院校生物学综合实习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生物学杂志,2015,32(3):96-99

[14] 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49-55

[15] 于志军,杨小龙,王辉,等.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6):147-148

Cultivation of specialty emotion of bio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in biology field practice

CHEN Fa-jun1,2,FU Wei-li1,CHEN Wen-nian1,2,HUANG Zuo-xi1,2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s,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 641100,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Resources,Sichuan,Neijiang 641100,China)

Based on the study of knowledge and skill,focused the specialty emotion promotion through field practice,and utilized emotion to inspire learning interest and specialty development.Field practice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tting intimate with nature,visualization and fascination.The course gave a chance to stud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appreciate nature and cooperate with partner.These harvests could give essential support to further study and life,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specialty content and bring specialty self-identity.Improvement of study system of field biology practice and directing methods will produce positive effect on specialty emotion of undergraduate majored in bioscience.

field practice;specialty emotion;study motivation;practical teaching

1007-9831(2016)10-0092-04

Q94-3∶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10.027

2016-07-29

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33-259,JG201314-240);内江师范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项目(2012)

陈发军(1984-),男,四川江油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学方面的研究.E-mail:cfjbio@163.com

黄作喜(1966-),男,四川安岳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资源研发方面的研究.E-mail:huangzx118@126.com

猜你喜欢
生物学技能情感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