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对肛瘘患者疼痛应激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11-15 02:25何文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线术结扎术肛瘘

黄 俊, 何文涛, 胡 娜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不同手术方式对肛瘘患者疼痛应激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黄俊, 何文涛, 胡娜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切开挂线术;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 疼痛应激; 生存质量

肛瘘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病灶可反复出现不同形式的分泌物,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严重者可出现疼痛明显的情况,甚至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感染反应,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需求较高[1-2]。作者就不同手术方式对肛瘘患者疼痛应激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及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8.8±7.9)岁,病程2.0~108.5个月,平均病程(32.5±6.9)个月,其中高位肛瘘患者21例,低位肛瘘患者9例。B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8.9±7.6)岁,病程2.0~110.5个月,平均病程(32.7±6.6)个月,其中高位肛瘘患者22例,低位肛瘘患者8例。2组肛瘘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与肛瘘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进行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于侧卧位下进行局麻,然后以探针探入并沿探针切开,从括约肌间沟皮肤处处理,将切口扩大,再采用探针从此进入,沿直肠处理,2个置入的探针分别引导皮筋进行挂线治疗,对病灶的坏死组织进行有效清除,并全面冲洗,最后采用敷料覆盖固定。B组则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患者麻醉后以探针辅助寻找内口,将其由外口进入,经内口探出,将肌间瘘管分离,将内括约肌端瘘管结扎,将病灶组织刮除,敞开引流,进行其他后期处理。

1.3检测指标

取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和5 d的静脉血标本送检,离心后进行血清疼痛相关指标的检测,检测指标为SP、NGF及β-EP, 将上述3项指标均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VAS评分是有效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标准,其中0~10分表示疼痛由轻到重,其中3分及以下、4~6分、7分及以上分别表示轻度、中度及重度疼痛[3-4]。

2 结 果

2.1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

术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3分及以下者比例、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而术后1、3及5 d时B组均显著好于A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

与A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SP、NGF及β-EP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1、3及5 d时B组均显著低于A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与A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肛瘘临床中对患者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其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直肠肛管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导致全身的感染炎性状态[5-6],因此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重视程度一直较高,相关的研究也较多,且研究中多数为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研究。以往临床中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受肯定程度并不低,而近年来临床中对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本病的研究不断增多,且多数研究对本类了方式的肯定程度较高[7-8],但是关于两者细致且全面的研究十分不足。临床研究[9-10]显示,此类患者围术期存在明显的疼痛情况,因此其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均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因此对此方面的评估价值较高。临床中与疼痛相关的指标较多,其中SP、NGF及β-EP即是与之密切相关的指标,对其进行改善及控制的需求也较高。另外,此类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极为不利,因此手术方式的选取方面,生存质量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就切开挂线术治疗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肛瘘患者疼痛应激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此类患者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表现为本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其VAS评分相对更低,且SP、NGF及β-EP等血清疼痛指标也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同时患者术后1、2周的生存质量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从而肯定了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的现状。

[1]陈一平, 蔡容平, 白立芳. 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手术对肛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7): 74-75.

[2]王飞, 张志波. 辨证施护对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5): 88-90.

[3]何春梅, 陆金根, 曹永清, 等. 隧道式主管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7, 13(4): 329-332.

[4]张大景, 宗轶, 宋乃忠, 等. 内托生肌颗粒剂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和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5, 28(6): 12-15.

[5]耿润昌. 肛瘘患者采用结扎括约肌间瘘管术(LIFT)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6): 48-49.

[6]程跃. 术后扩创对促进高位肛瘘切开引流术后切口愈合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19): 2845-2846.

[7]Mattioli G, Pio L, Arrigo S, et al. Cone-like resection, fistulectomy and mucosal rectal sleeve parti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 in paediatric Crohn's disease with perianal complex fistula[J]. Dig Liver Dis, 2015, 47(8): 658-662.

[8]Madbouly K M, El Shazly W, Abbas KS, et al. 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versus mucosal advancement flap in patients with high transsphincteric fistula-in-ano: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 Dis Colon Rectum, 2014, 57(10): 1202-1208.

[9]谢永俊, 彭兵, 何芳, 等. 肛瘘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 18(5): 415-416.

[10]林海鸥.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J]. 吉林医学, 2015, 36(8): 1499-1500.

2016-05-2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b287123)

R 657.1

A

1672-2353(2016)19-115-02DOI: 10.7619/jcmp.201619039

猜你喜欢
线术结扎术肛瘘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清肠愈溃汤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一次切开结合反挂线术治疗肛瘘68例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腹部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