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分析

2016-11-15 02:2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莫德亚群淋巴细胞

王 侠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分析

王侠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支气管哮喘; 血清免疫球蛋白E; T淋巴细胞亚群; 匹多莫德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本研究选取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疾病缓解期给予丙球、匹多莫德治疗,动态监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本院小儿科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3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C组。5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入组标准:① 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 ② 近期无呼吸道感染及其他过敏性疾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入组患儿及家属均告知本研究的内容,并按照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签署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3组患儿均行IgG、IgA、IgM、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患儿IgG、IgA、IgM、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继续抗哮喘治疗,并定期评估,及时进行降级与升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定期静滴丙种球蛋白和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每年于季节转换时(1、4、7、10月)各静滴丙种球蛋白1次,每次2.5 g, 同时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日1次,每次1支(0.4 g), 每个疗程1个月。每2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比较患儿哮喘复发率、复发次数、再次住院率等指标。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支气管哮喘组患儿血清IgG、IgA均显著低于C组(P<0.05),血清IgE显著高于C组(P<0.05)。见表1。支气管哮喘组患儿CD4、CD4/CD8显著低于C组(P<0.05)。见表2。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 CD3与IgG、IgA呈显著正相关(r=0.71、0.64,P<0.01), CD4与IgG、IgA呈显著正相关(r=0.88、0.82,P<0.01), CD4/CD8与IgG、IgA呈显著正相关(r=0.76、0.73,P<0.01), CD8、CD4/CD8与IgE呈显著负相关(r=0.78、0.80,P<0.01)。观察组复发率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为(2.33±1.0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4.67±2.13)次(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60.87%(P<0.05)。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种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THl/TH2失衡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3]。哮喘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调, TH1细胞应答反应降低, TH2细胞应答反应显著增高。

本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患儿CD3+T细胞、CD8+T细胞均低于正常, CD4+T细胞、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儿童,提示哮喘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还发现,哮喘患儿IgG、Ig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儿童,IgE显著增高,这与CD3+T细胞、CD4+T细胞低下,B淋巴细胞活化受损,从而使IgG、IgA等抗体产生减少,抗感染能力受到影响有关。而CD8+T细胞功能低下则机体发生过强的免疫应答,使嗜酸性粒细胞产生过多IgE, 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因此支气管哮喘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感染,导致病情恶化、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而高IgE水平使患儿机体呈特应性体质,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源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织胺等炎症介质而发生哮喘。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 CD3+T细胞与IgG、IgA呈正相关, CD4+T细胞、CD4+/CD8+与IgG、IgA呈显著正相关, CD8+T细胞、CD4/CD8与IgE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小儿支气管哮喘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的内在规律。李建木等[4]研究发现总IgE含量与哮喘发作次数相关。

表1 2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比较

与C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比较

与C组比较, *P<0.05。

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作用[5]。匹多莫德可促进CD4亚细胞群成熟,调节CD4+/CD8+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维持机体血清正常的IgA、IgG 及 IgM 的抗体水平[6-7]。研究[8]发现给予哮喘患儿匹多莫德治疗,可减少患儿上、下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患儿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丙球是血液制品,具有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抵抗力作用。研究[9-10]报道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丙球治疗,可快速提高血清Ig含量,治疗前后IgG、IgM差异显著。本研究发现,给予丙球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后,患儿复发率、哮喘发作次数、再次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叶建兰. 外周血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和CD4+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对哮喘患儿发病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22): 3109-3111.

[2]Arima M, Fukuda T. Prostaglandin D2 and TH2 inflammation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onchial asthma [J]. Korean J InternMed, 2011, 26(1): 8-18.

[3]Fujiwara A, Taguchi O, Takagi T, et al. Role of 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 in allergic bronchial asthma[J]. Lung, 2012, 190(2): 189-198.

[4]李建木.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3): 313-315.

[5]李慧, 王永军, 孙进. 匹多莫德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剂学杂志, 2012, 10(4): 68-73.

[6]王春燕.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2): 82-85.

[7]刘海燕, 杨旭东, 侯伟.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9(4): 619-621.

[8]蔡晓华. 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 2014, 43(12): 1508-1511.

[9]陈啸洪, 李华浚, 姚欢银, 等. 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患儿支气管哮喘活动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8): 969-971.

[10]韩锋, 陆小霞, 王莹.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mRNA表达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29(21): 1614-1617.

2016-04-06

R 562.2

A

1672-2353(2016)19-195-02DOI: 10.7619/jcmp.201619075

猜你喜欢
莫德亚群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