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2016-11-15 17:59陈淑武
科教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有效路径

陈淑武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持续供不应求,技能短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由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因此职业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现行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制度上又缺乏保证,致使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为此研究和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 财经类高职院校 技能型人才培养 有效路径

现阶段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普遍缺乏,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教育实现了技能与知识的有机融合,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就针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技能培养是其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长远性工程。不过,因为现阶段我国的财经类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多以大专学校为主,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现行的教学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制度上又缺乏保证,致使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职业院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却比较低效,并没有很好地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1 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演变。尽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在不断变化与调整,但是,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高职教育的总方向。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部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其所采用的通常还是“学科教育”,其所强调的,也始终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忽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不考虑就业需求,不考虑自身职业教育特点,与很多本科学校趋同。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只评价知识水平,不评价能力和素质。它们尽管也开设了实训课,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实训体系,校内实训不多,而且开课时数极少,加之授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在授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导致其很难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同时大多数财经类高职院校对顶岗实训企业的选择相对来说比较随意,导致学生的实训质量很难达到教育教学的标准要求,也因此很难真正培养出高技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 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选择

(1)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财经类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与院校达到共赢,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既能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在专业理论指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凭借自身的实践操作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在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为企业寻找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少企业的人员培训成本和劳动使用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的政策与体制基础上,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始终坚持互惠互赢的原则,来对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与新形式进行积极探索,依据专业培养的需求,来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切入点,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实践培养为重点,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改善实践配置条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而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竞争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习岗位对口率。为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完善试点班、国际班、“3+2”等试点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广校企合作“订单”班、探索“3+2”专本一体化培养以及混合所有制专业教学模式。多方面争取建立职(执)业资格考试基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2)创新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信息化平台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监控。因此,应当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实行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且要积极运用项目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构建任务实例,将任务实例按照模块功能进行分组,以任务驱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操作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承揽校外企业的一些任务订单,进行真实的工作训练和体验。创新学生学习模式,并构建起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当中去进行实地调研,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方式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投入热情。运用分段式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前期,应当让学生们在课堂环境中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期,应当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实践学习,通过实践,来将其在前期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与工作当中去,找出实际工作与书本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后期,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弥补自己的缺陷。这样完成“学习—生产—再学习”的分段式教学,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顶岗实习慢慢地发展演变成了提前就业,使得其对于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无序,再加上实习的内容一般又比较简单,教师很难掌控学生的实习质量,教学考核形同虚设等系列不正常现象,有悖高职教育设置顶岗实习来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初衷。而且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有条件去同时接受大批学生来进行顶岗实习,仅靠学校联系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困难很大。所以说,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自谋实习岗位,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挖掘,并以此广泛获取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自谋实习岗位的过程也是自谋职业过程的演练,是接触企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有效的就业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校内实习基地内涵建设,重点建设校内综合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助推学生优质就业。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扩大大学生创业园等就业实训基地的作用,探索校-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就业”一体化的实习模式。尤其要在人才选择上为这些企业提供方便,为人才培养服务。

(3)搭建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就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常见的技能培养途径,其能够有效结合岗位的技能操作需要,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财经类高职院校在组织形式上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改进,把技能大赛作为契机,同时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有一个高度的重视。依据实际的专业岗位要求,来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要根据企业所指定的人才规格标准,来建立起预支相对应的人才训练模式,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技能水平的螺旋式上升,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4)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财经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不仅仅是生产教师的工作过程指导,还需要有理论知识的紧密配合。这将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专业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教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各职业院校可以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推动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实践等途径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增加财力支持,以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如对教师的短期专题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参加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及研讨会等产生的费用予以报销,要做好计划定期举办专项教学比赛和大奖赛等。出台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加大对新进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工作。大力实施教师挂职锻炼实践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师资、知识、设备、经费等资源,对技能的关键性环节互相切磋、探讨,和重点项目、课题的攻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对教师的出国(境)访学进修计划和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予以支持,强化目标任务和进修绩效考核,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注册资格考试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使教师在具备业务技能专长的基础上,突出具有行业精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兼职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参考文献

[1] 郦丽华.构建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4.

[2] 夏纯迅.《物流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 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

[4] 姚恺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威力[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有效路径
“分层、分段”课证融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国家治理角度的国企审计有效路径分析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职业发展导向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