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2016-11-16 08:47
浙江林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香榧

资讯速递

大熊猫濒危等级降级

日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低一级变为易危。国家林业局回应表示,IUCN发布的降级消息是根据相关数据和技术指标,从理论做出的判断,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来看,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据了解,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

湖南黄桑保护区发现阳彩臂金龟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办公楼附近发现一只硕大的甲虫。经鉴定,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身价可达数十万元。目前,这只甲虫已被放归大自然。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动物230多种、植物2300多种,被誉为“江南最大的动植物基因库”。我国曾于1982年宣布阳彩臂金龟灭绝,但近几年在重庆、贵州、福建、江西等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发现了它的踪迹。

梅州首届“最美护林员”评选启动

广东省梅州市林业局日前启动了首届“最美护林员”评选活动,2016年将评选出10名“最美护林员”进行表彰嘉奖。评选活动分为基层推荐、审查公示、网络评选和工作贡献排选等步骤,最终评选出的10名“最美护林员”将作为全市爱林护绿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参与森林生态保护工作。

梅州市有林地面积1824.88万亩,森林覆盖率74.78%,共有4382名护林员。他们终年身处山林,日夜守护巡查,在发现火情、阻止林区违章用火、查办损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竹溪举办首届户外露营节

日前,以“诗意古村、魅力乡愁”为主题的摄影采风活动暨首届露营节在湖北省竹溪县汇湾镇拉开帷幕。据介绍,活动旨在展示竹溪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湖光山色、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好的古村遗风,以及竹溪山水的独特风采,让更多人认识竹溪、走进竹溪。为期3天的活动,吸引了十堰市内外摄影家、户外运动爱好者上千人参与。营员们围绕汇湾镇的山水、人文、历史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了赏诗意古村、品魅力乡愁、登曾家古寨、宿户外帐篷等多项活动。

《北京,不渴》

南阳首部林业微电影再获殊荣

日前,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创作的微电影《北京,不渴》被评为首届南阳市对外宣传“六个一”工程优秀对外宣传片。这是继首届生态文明主题微电影展示交流活动获评“十佳作品”后,该片获得的又一荣誉。

微电影《北京,不渴》讲述的是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淅川县被迫关闭神龙造纸厂,厂长张向北和妻子放弃别人高薪聘请,带着下岗补贴回到老家治理石漠化荒山,发展软籽石榴和旅游产业,最终带领库区群众发家致富的故事。这是南阳首部以林业题材为主题的微电影。

旌德俞村镇获“安徽香榧之乡”称号

安徽省旌德县俞村镇日前通过首届“安徽香榧之乡”评审认定,与黄山区耿城镇、徽州区杨村乡、黟县宏村镇成为安徽四大“香榧之乡”。根据《俞村镇香榧产业发展规划》,俞村镇于2014年5月成立瑞峰香榧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种植香榧4万余株,种植面积840余亩,总投资700多万元,公司还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2018年,俞村镇香榧产业将进入产出期,年产值将达100万元,以后的年产值还将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香榧产业,俞村镇将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形成集香榧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香榧产业示范带。

怒江金丝猴群体规模已达上百只

怒江金丝猴2010年首次被发现于缅北,2011年发现中国境内也有分布。调查显示,怒江金丝猴在我国可能有至多10个群,为490—620只。栖息地主要为高黎贡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部分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竹林,主要活动范围为海拔2300—3300米。其行为生态习性与其他4种金丝猴类似,社会组织紧密稳定,群体规模可达上百只,家域面积可超过3万亩,食物包括众多乔木的叶、芽、茎、花、果,以及多种地衣。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包含南、北、中3个不连续的区段,总面积607.8万亩,是云南面积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我省首部保护野生动物微电影正式发布

日前,经过精心策划、拍摄、制作,我省首部以保护朱鹮为题材的微电影《宝贝回家了》通过中新社、浙江林业网、“美丽浙江”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正式发布,得到公众广泛关注。

该影片时长5分钟,以生活化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飞飞与“东方宝石”朱鹮之间的生动故事,呈现了我省八年来保护朱鹮取得的显著成效。目前,省林业厅已推荐该影片参加中宣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林苑)

三门县计划开展红树林秋茄组培快繁试验

三门县农业林业局与杭州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日前来到蛇蟠岛进行采样调查,合作开展红树林秋茄耐寒植株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蛇蟠岛的红树林引种栽培试验已开展1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果,也使三门县成为我国成功引种红树林的最北缘地区。2015年全国范围遭遇极端低温气候,据气象部门统计,三门县最低气温达-10.4℃,导致蛇蟠岛上秋茄几乎全部冻死,多年成果毁于一旦。但冻害后仍有几株秋茄树存活了下来,2016年生长恢复良好。县农林局依托科技公司的研发力量,计划通过对自然选择留下的耐寒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大量培育秋茄耐寒品种,有望突破技术瓶颈,从而实现红树林大面积推广种植。(舒红锁)

“百笋宴”惊艳亮相中国食材博览会

妙笔生花

鱼米之乡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6年食材博览会暨第七届上海国际餐饮食材展览会”上,首届“竹海翻新浪——安吉味道”安吉百笋宴食材发布会在这里进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林业局联合主办,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和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是一场政府和协会搭台企业参与,展示安吉竹产业的推介活动。

活动现场,展示了由安吉名厨委、中华百笋宴研究会完成的24道百笋宴菜品,例如“鱼米之乡”“妙笔生花”“金丝凤尾虾”等。参观者还可以参加“我爱吃竹笋,我会烧竹笋”现场体验活动,免费接受大师的指导,学做竹笋菜肴。并且,在品尝专区整天都可品尝到各种美味的竹笋菜肴。(陈敏)

遂昌高坪打造“花样村庄”扮靓美丽乡村

行走在高坪乡石坪村,只见绿树繁花点缀静谧乡村,庭院古朴整洁,别有一番风情。2016年以来,高坪乡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及房美创建工作,启动石坪村“花样村庄”项目。开展以“家庭布局协调美、植树栽花绿化美、物品摆放整齐美、屋内屋外洁净美、厨房厕所卫生美、自然低碳生态美”等“六美”为主的“花样村庄”创建,对村庄进行洁化、美化。乡政府利用乡村宣传栏等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环境卫生、庭院绿化等知识,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提高环保践行能力,使村民积极投入“花样村庄”创建。(唐昌贻)

长兴县完成林业植物检疫实验室建设

长兴县林业植物检疫实验室位于龙山街道西峰坝村国有林场新场部,面积约70平方米,总投资60万元,分为试验操作间、标本室、办公区,另配约40平方米的药剂药械储备库一间,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采购安装。实验室配置有松材线虫病自动化分子检测系统设备、树木无损诊断仪、PCR检测仪、数码(体视、生物)显微镜、检疫工具箱等24件检疫检测分析仪器。

实验室建成后,将承担全县林业植物现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的室内检验任务,以及昆虫、病害、植物的标本制作,松材线虫病自动化分子检测等工作。(刘婷)

昆虫资源科考

我省开展第二轮昆虫资源野外科考

近期,由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省林学会和浙江农林大学组织的昆虫资源科考队走遍浙江,开始《浙江昆虫资源调查、源信息系统开发与编撰》项目的第二轮昆虫资源科考。来自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的8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宁波四明山森林公园、舟山群岛、景宁望东垟湿地保护区和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考察和标本采集。

据初步统计,本轮调查采集各类昆虫标本4万多号,涉及10多个目,调查期间已发现多种珍稀濒危昆虫,极有可能发现浙江新物种或新分布。(金沙)

喷灌设施苗木抗旱

喷灌设施

在地处建德市寿昌镇的省级保障性苗圃基地,一只只喷头飞溅出清凉的水花,不停滋润着枫香、金钱松、浙江楠等300多万株嫩绿的珍贵树种幼苗。连日来,该基地采用现代喷灌设施投入节水抗旱,既起到省工省时、喷灌均匀,又有助于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树苗成活率在95%以上。(宁文武)

猜你喜欢
香榧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枝头浓缩的千年时光
全国首个榧文化研究会在柯桥区稽东镇成立
擦亮城市“绿名片” 结出榧业“富民果”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看图识香榧》出版
嵊州香榧品牌建设要走特色之路
绍兴市首届健康运动节暨竹溪香榧文化艺术节举行
农耕文化的千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