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

2016-11-16 06:24郭洪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工作量教研体育教师

□郭洪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

□郭洪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主导者,体育教师队伍的师资情况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无锡市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

1、师资配备

1.1、生师比例、外聘教师比及教师工作量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教师的配备可以较好地满足全校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和体育竞赛的需要,在校生师比不可以高于300:1,外聘教师数量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0%。每个教学班级的学生数在35人(A级要求)或42人(C级要求)以内。工作量方面外聘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超过25%(A级要求)、35%(C级要求)。

根据调查的在校大约人数,和体育教师总数,不难算出师生比例,受访的所有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均严重超标,师生比超标均达2倍以上,这一点所有受访院校均不合格(见下表)。

各院校生师比概况统计表

外聘教师数量上只有两所院校没有外聘的体育教师,其他院校的外聘体育教师全部超过10%。有的院校甚至有一大半全部是外聘教师。这一点只有两所院校是达到A级标准。

授课班级,有32名受访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授课班级人数在42-50人,占总人数的80%,有5为教师认为自己的授课班级人数在35-42人,占总人数的12.5%,有3为受访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授课班级人数在50-60人,总体看来在授课班级在42人以内的只占12.5%,绝大部分都在超标的范围内。授课班级人数多对教学影响很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加大教师的组织难度和压力。

外聘教师工作量方面有2所没有请外聘教师,所以不做考察,剩余6所其中3所的外聘教师工作量和专任教师的工作量持平,剩余的3所院校外聘工作量分别大约高于在职专任教师的25%、35%和40%。

数据显示受访的8所院校除了2所没有请外聘教师外,其他院校都请了大量的外聘教师,有的甚至把大量的工作交给外聘教师。

1.2、教师的学历、年龄、学缘、职称结构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A级要求:教师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40岁以下教师有硕士学位比例达35%;C级要求: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根据调查在受访的8所院校中助教人数为39人,讲师人数为33人,副教授人数22人,40岁以下的具有硕士及其相当学位的人数只有12人,占总人数的12.76%,其他均为本科毕业。其中年龄在25-35之间的有33人,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35.11%;年龄在35-45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38.3%;年龄在45以上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26.6%。

根据这一数据,教师年龄成老、中、青结构,职称成高、中、低,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发展,传帮带效果较好,有助于教学、教师业务等素质的提高和拓展。但是40岁以下的,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偏低,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达到标准。

1.3、各类教学成果奖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近三年有校级以上两项(A级指标)或一项(C级指标)教学成果奖(含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教学名师、教改项目等)。

根据调查,有4所院校的没有教学成果奖,占所有受访院校的50%,有2所院校有1项教学成果奖,占所有受访院校的25%,有2所院校有2项教学成果奖,占所有受访院校的25%(见下表)。

各院校教学成果奖统计表(N=8)

1.4、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效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体育部门有省级(A级指标)或校级(C级指标)以上各类立项研究课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根据调查,既有省级,又有校级各类立项研究课题的院校有2所,占总受访院校的25%,只有省级立项研究课题的院校有3所,占总受访院校的数的37.5%,只有校级立项研究课题的院校有1所,占总受访院校数的12.5%,没有立项课题的院校有2所,占总受访院校的25%(见下表)。

各院校课题数量统计表(N=8)

1.5、教学研究论文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A级要求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正式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较高水平的教研论文,专职教师人均1.5篇以上;C级要求每年均有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

受访的所有体育教师中有30名没有没有每年发表论文,占总受访人数的75%,每年发表1篇的教师有8人,占20%,每年发表2篇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5%(见下表)。

受访教师发表论文情况统计表(N=40)

2、师资培养

2.1、教师业务学习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A级要求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师集体业务学习活动,有主题,有效果,有记录;C级要求经常进行业务学习活动,并有记录。

据调查,受访的8所院校的4所每周都有教研活动,3所院校每2周1次教研活动,只有1所每3周才有1次教研活动。

在受访的体育教师中认为教研活动的针对指导教学和训练有意义的有4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0%,认为一般的有16人,占总受访人数的40%,认为没有实际意义的人占到了半数,20人,占50%(见下表)。通过走访了解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每次的教研活动的时间有限,起到的作用不大;其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主题偏离“教研”;第三,有的教师认为只是应付检查或是学校的规定;第四,教师自身对这种活动没有积极性。

半数的教师认为本校的教研活动的没有实际意义,对教师业务促进和提高没有太大的帮助。

2.2、培训及进修

《纲要》中提到,“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A级要求体育部有详细的教师业务锻炼、学习和培训计划,教师个人有业务进修计划和总结;C级要求体育部(系、室)有教师业务学习、业务锻炼的计划,教师个人有业务培训和进修计划。

所有的受访院校均有针对教师业务学习、业务锻炼的计划。教师个人方面实际的业务学习和锻炼的计划方面有26名受访教师有学习和锻炼计划,有14名教师没有此类计划(见下表),通过走访了解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对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不支持,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不报销学费,或是只报销一小部分,这样使很多教师不愿意参加进修和培训;其次,没有计划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年及以上的教师中,有的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去学习和锻炼;第三,有的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较大,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第四,是因为其他原因。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有些院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不支持;体育教师外出进修是为了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技术、思想,可以给院校的体育建设带来新的贡献,如果一味的节约开支,不支持体育教师外出培训,这样会大大的阻碍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

教师培训和进修计划统计表(N=40)

2.3、教师待遇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A级要求:学校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业务进修、评先、课时津贴、福利等方面与其它课程的政策一致。教师参与课外体育辅导、运动队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方面纳入工作量计算体系。学校有计算课外体育工作量细则或者规定,按实际付出工作量计算报酬;C级要求:学校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业务进修、评先、课时津贴、福利等方面有相应政策。教师参与课外体育辅导、运动队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方面纳入工作量计算体系。学校有计算课外体育工作量细则或者规定,按实际付出工作量计算报酬。

受访的8所院校的体育教师参与课外体育辅导、运动队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方面全部纳入工作量计算体系。

受访的8所院校中的4所体育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职称评定、评先、业务进修等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待遇。其余4所有不同对待,主要是工作量的计算方面有差异,每年的工作量计算会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该4所院校的体育教师每年的工作量核算会比实际工作量小很多,直接影响教师经济收入,这不仅是对教师的积极性是一种挫伤和打击,更重要的是危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见下表)。

体育教师工作量核算情况统计表(N=8)

2.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对高职高专院校的A级要求: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其它公共课水平;C级要求: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与其它公共课的评价相近。

调查数据显示,对体育教师的评价,20.88%的学生评价为明显高于其他课程教师,49.18%的学生评价为高于其他课程教师,26.65%的学生评价为等同于其他课程教师,2.2%的学生评价为低于其他课程教师,1.1%的学生评价为明显低于其他课程教师(见下表)。

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统计表(N=728)

G80

A

1006-8902-(2016)-10-SY

猜你喜欢
工作量教研体育教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