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应用探究

2016-11-17 20:06侯忠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肢体功能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

侯忠颖

【摘要】目的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在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脑梗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系统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且通常患者有语言以及肢体方面的障碍。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实施有效的医治措施非常关键[1]。本次将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纳入研究,其目的是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有关“脑梗塞”的诊断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8.6±1.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4.3±0.4)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8.9±1.4)岁;病程9个月~6年,平均病程(4.2±0.3)年。两组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认真观察,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包括:(1)体位摆放护理干预。患者入院之后,需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然后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帮助患者进行患肢软组织按摩,2次/d;同时于床上指导患者进行翻身锻炼,锻炼以适度为原则。(2)运动指导干预。基于病床翻身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手指弯曲、穿衣、拿较轻的生活用品等。(3)站立、行走训练干预。患者住院一段时间后,在明确患者活动不会受到严重限制的情况下,需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行走训练,使患者站立能够维持平衡,然后进一步指导患者进行跨步训练。(4)语言训练干预。若患者有语言方面的障碍,相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起初以简单的音节为主,进一步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语言学习计划,以此促进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步进步;可以由音节学习过渡到词语学习、句子学习以及对话练习;此外,还可能指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关心、鼓励患者,以此既使患者语言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又能够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到温暖,从而提高患者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

1.3 判定标准

根据医学研究采取的FMA评价法,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①优:90~100分;②良:80~89分;③中:60~79分;④差:<6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进而使一些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脑梗塞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系统疾病,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实施有针对性的医护措施非常关键。

针对脑梗塞患者,本次重点提到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实施的早期护理干预,旨在使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本次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这充分说明了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中实施有较高的价值作用[4-5]。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钢妹,留盈盈,游俊莉,陈传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探究[J].健康研究,2014,04(11):431-432.

[2] 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05(09):27-29.

[3] 王满红.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06):183.

[4] 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3(12):128-129.

[5] 李青凤.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7(09):1080-1081.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肢体功能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