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的实证研究

2016-11-17 10:29曹记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三分法边际法定

曹记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的实证研究

曹记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基于中国财税法规与资本市场现状,采用5种不同边际税率估算方法对中国1 859家上市公司2007—2014年边际税率进行估算。针对不同年度、行业的边际税率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企业边际税率的主要因素,为国家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视角。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理论最佳模拟边际税率估值法的简易替代估值计算方法,结论对中国边际税率估值、计算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边际税率;三分法;均分法;模拟估值方法;Mazon法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公司边际税率(MTR,marginal tax rate)通常定义为公司多收益一个货币单位所需付出的税负。相对于有效税率基于过去信息的衡量,边际税率具有前瞻性,对公司的财务决策有着更强的有用性。边际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可支配收入、企业融资决策以及国家财税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有关中国公司所得税税负的研究很多,但多集中在有效税率方向。国内对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的研究还未有完整全面的量化分析。边际税率估算的各种方法,他们之间的对比以及中国上市公司边际税率的多少,这些问题有待探索与研究。本文拟就对中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二、文献回顾

在公司税负的研究中,富勒顿(Fullerton,1984)最早提出公司税负的研究中有效税率与边际税率的分类[1]。富勒顿(Fullerton,1986)、富勒顿与亨德森(Fullerton & Henderson,1985)以公司行业和资产为基础对公司投资项目的边际税率进行估算[2-3]。随后学者逐渐发展出公司边际税率的估算模型。谢富林(Shevlin,1990)提出以模拟的方法用于估算边际税率[4]。马宗(Mazon,1994)提出了运用公司市值与预期收益率的方法估算边际税率[5]。随后,格雷厄姆(Graham,1996)在谢夫林(Shevlin)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模拟模型,同时对不同的几种公司边际税率估算方法进行了对比,他发现模拟方法是最佳的公司边际税率估算方法,“三分法”次佳[6-7]。帕滕登(Pattenden,2002)通过假设一个真实的边际税率的存在对格雷厄姆(Graham,1996)[7]的结果进行了重新检验,他发现马宗(1994)[5]的估算模型对比其他估算模型更好[8]。普莱斯科(Plesko,2003)运用基于财务报表计算的边际税率与基于纳税申报数据计算的边际税率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财务报表的模拟估算是可靠的替代估算[9]。格拉厄姆与米勒(Graham & Mills,2008)同样运用基于纳税申报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模拟估算与对比,结论为基于两个数据的模拟估算相关性很强,同时基于财务报表的模拟估算提供了合理的估算[10]。

公司所得税边际税率的估算目前在中国学术界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其中最早的是俞微芳(2003)采用了三分法计算边际税率[11],随后还有贾颖(2008)[12]。彭培鑫(2012)利用格拉汉姆提出的模拟估值模型对2005—2009年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的边际税率进行了性质、规模、行业分析[13]。但目前的中国边际税率研究结果有诸多局限。首先,研究样本为2007年以前,上市公司在2007年之前没有要求递延税的强制披露。因此其研究结果是基于会计税前利润而非应税收益。即使研究模型中包含了递延税项,但递延税数据的缺失也实际影响了结果。其次,研究数据年限大多不长并且数据筛选随机导致样本没有代表性,比如彭培鑫(2012)仅用了377家公司,俞微芳(2013)随机抽取了206家公司。

三、边际税率估值方法及数据来源

对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估值有三大因素:应税所得(TI,taxable income)、弥补亏损(NOL,net operating loss)以及法定税率(STR,statutory tax rate)。通常情况下应税所得是非公开披露信息,但通过财务报表中的递延所得税项的披露可以做出应税所得合理的推算。这种推算的合理性也是通过上述实证验证过的。应税所得的定义为当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减去递延税费用/法定税率,表示为:

TI=PTI+Δdeferred tax asset/STR-Δdeferred tax liability/STR

(1)

如果当年应税所得为负,则当年该企业为亏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目前,文献中有多种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计算方法,估算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静态模型中的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是基于当期应税所得以及弥补亏损进行边际税率的估算,不考虑未来亏损结转对当期的影响;动态模型能够把未来弥补亏损结转对当期的影响考虑在估算中。

(一)静态估值模型

二元法(binary)定义:如果当期无弥补亏损并且应纳税所得为正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其他情况下,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0。

三分法(trichotomous)定义:如果当期无弥补亏损并且应纳税所得为正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如果有期初弥补亏损并且应纳税所得为负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0;其他情况下,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的一半。

均分法(uniform)定义:如果当期无弥补亏损并且当期应纳税所得为正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如果有弥补亏损结转并且当期应纳税所得为负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0;如果无弥补亏损并且当期应纳税所得为负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的三分之一;如果有弥补亏损并且当期应纳税所得为正数,则该公司的边际税率为法定税率的三分之二。以上静态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定义与之前研究定义一致。从定义上可以看出,二元法、三分法以及均分发是对公司盈利与亏损的情况的考虑越来越细致,并武断地将未来弥补亏损对当期边际税率的影响进行基于法定税率的等分。

(二)动态估值模型

1.模拟法(simulation)

谢夫林与格雷厄姆的边际税率模拟模型是以公司应税收入的历史数据序列为基础预测将来的应税收。本文以中国税法为背景对其进行优化,使模拟模型更合适于中国企业边际税率模拟。应税所得与亏损定义如上。估算当年的企业所得税边际税率,需要预测随后五年的应税所得。因为税法规定当期亏损可结转但期限不超过五年。假设应税所得的变化为带漂移的随机游走(random walk with drift)。应税所得的年度变化为一个平均的趋势并预期将持续到将来。其中,漂移定义为应税所得的平均年度变化,同方差为公司应税所得的同方差,即:

ΔTIit=μi+εit

(2)

ΔTI为公司年度应税所得变化;μ为公司年度应税所得的平均变化;ε为正态分布N~ (0,σ2),其中σ2为公司应税所得的同方差。

预测某公司第二年(t+1)应税所得为当期(t)实际应税所得加上从带漂移的随机游走模型中得出的变化值。第三年(t+2)的应税所得为预测第二年的基础上加上t+2的模型变化值。这个过程一直重复到t+5,法定结转最高年限。每一个公司年度数据将预期对应5年的应税所得。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基于公司当期法定税率。然后将每年度的税款用央行基准利率贴现到待估年度并合计得出总税款。依照边际税率定义将待估公司年度应税所得加1元,重复以上所得税计算以及贴现过程后得到新的总税款,边际税率即为总税款增加的比率。对每一个样本公司年度重复以上步骤50遍*选择重复50遍与谢夫林(1990)[4]以及格雷厄姆(1996)[7]的方法一致。实际结果与重复100遍无明显差异。,并以其均值作为该公司年度的边际税率。

2. Mazon方法

马宗(1994)估值方法假设公司有足够的利润将亏损在法定期限内完全弥补[5]。对于亏损弥补所需要的时间是基于公司的市值和贴现率。其公式如下:

(3)

(4)

STR=法定税率;NOLt-1= 经营亏损在t-1年度; EFAIt-1=公司t-1年度市值乘以贴现率;r=统一贴现率,统一贴现率设为10%。*实际计算结果中假设贴现率为1%或5%并不影响结果。Mazon方法对于有弥补亏损的公司来说可以用预期的收益预估亏损将在多少年内耗尽以及对边际税率的影响变化。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的最大不同是对待亏损结转的时间价值的考虑。动态模型能够把亏损结转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而静态边际税率模型仅考虑当年的亏损与盈利情况。虽然三分法,均分法也有对弥补亏损与应税有收益情况的细分,但静态模型的方法简单且武断,并没有准确地衡量出弥补亏损在边际税率计算中的潜在时间价值。

(三)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万得资讯数据库,以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选样本。2007年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增加的递延税的披露的要求。这使得利用递延税对应税收入的估算得到了可能,因此样本的起始时间为2007年至2014年(2 588家公司)。同时为了计算随机模拟边际税率,设定样本公司至少有5年上市期间用于计算随机游走模型。因此剔除2010年之后的上市公司(564家公司)。同时剔除样本中部分年度数据缺失的样本公司(165家公司)。最后剩下1 859个公司,共13 611公司年度(2007—2014年)。对比之前国内上市公司边际税率研究样本,本研究样本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基本数据分析

从上述边际税率模型定义中可以看到边际税率主要基于应税所得,弥补亏损以及法定税率。因此对这三个要素的分析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之前研究所忽略的部分。

表1提供法定税率的均值与中位数、上市公司应税所得与亏损均值以及每年上市公司的亏损率(当年亏损企业数量所占当年公司样本的百分比)。从法定税率均值走势可以看出2007年最高,达24.43%。因为当年法定税率为33%,多数企业仍然执行33%。2008年法定税率均值降为20.22%,当年多数企业执行税率为新税法法定税率25%。但随后几年上市公司平均法定税率稳定在19%左右,原因为过半数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法定税率为15%。

从应税收益与亏损年度均值上看,平均收益远远大于平均亏损,整体上看平均收益是亏损的2.74倍。并且公司应税所得年度均值稳步增长,而亏损则并不随着应税所得同步增长。这对动态边际税率的计算有着重大影响,公司的弥补亏损很可能在第二年就可以结转完。在13 611个样本中仅有1 723个公司年度为亏损,即12.66%。如果用公司数来衡量的话为671家公司有过至少一次亏损(36.09%)。样本企业总的亏损率总体在12.66%,最高为2008年16.54%,最低为2010年9.47%。其他年度基本稳定在12%左右。较低的亏损率可能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连续三年亏损退市条款,以及连续三年盈利才能上市的公司规定,见表1。

表1 法定税率与公司应税所得及亏损统计

(二)基于边际税率研究结果分析

1.年度分析

利用上述边际税率计算方法,计算出2007—2014年各年度对应公司的各边际税率。图2提供了各边际税率的年度均值*Mazon估算法需要上一年度经营亏损与预期盈利,因此计算结果从2008年开始。。首先,各边际税率的年度走势随着法定税率的变化而变化。五种边际税率中,Mazon法边际税率均值最高。Mazon法边际税率的计算基于市值的盈利预期,股市普遍高估的市值造成预期收益过高,亏损结转被预期的利润过早的抵消,其均值几乎接近法定税率均值。模拟法与均分法,三分法均值比较接近,可能是因为均分法,三分法更均衡的处理应税收入与亏损结转。同时,企业的亏损对比收益较小,通常第二年就能弥补完全,造成了动态模型的模拟法与静态模型的三分法、均分法的差异不大。由于二分法中对执行法定税率的定义比较严格,同时考虑情况比较简单,造成了二分法边际税率均值最低。从趋势上看,2007年边际税率最高,因为法定税率33%。2008年之后,由于法定税率降至25%,加上2008、2009年上市公司的亏损率相对较高,造成边际税率普遍大幅下降。2010年之后,各年度边际税率普遍稳定在一定水平,见表2。

表2 2007—2014年公司边际税率与法定税率年度均值 单位:%

2.行业分析

2008年之后,国家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优惠重点将由以区域优惠为主的格局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税收优惠格局。新税法实行鼓励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等以产业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表3 证实了这一变革,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法定税率最低14.42%,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随后是制造业。而平均法定税率最高的行业为卫生和社会工作 25.57%,金融业 24.9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4.59%。而从边际税率的结果上看,由于法定税率是影响边际税率的主要因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边际税率最低,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边际税率最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虽然法定税率较高,不享用任何税收优惠,但边际税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着高达30%的亏损率。类似的例子还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教育业。因此,国家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公司税负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所得税税率的高低,还应该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边际税率能够提供更实际、科学的企业税负衡量。

表3 公司边际税率与法定税率行业均值 单位:%

表3(续) 单位:%

3.各边际税率的对比

由于各边际税率的分布在0与法定税率之间,并且多数结果集中在法定税率或0。数据分布显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集中性与均匀变动性。表4的Kolmogorov-Smirnov 检验结果也证明了正太分布的原假设被拒绝,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本文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

表4 单样本柯尔莫诺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rnov)检验

表5展示的是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静态模型中的三个边际税率高度相关。而动态模型中的Mazon法边际税率与其他边际税率模型相关度最低。动态模型中的模拟法与静态模型中的均分法是两类模型中相关系数最高的。

表5 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

注:**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时,相关性显著。

格雷厄姆在提出模拟税率计算方法的同时,对其他边际税率估算模型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他认为模拟模型的计算是最复杂但也是最完美的,因为他能够考虑到弥补亏损的时间价值。由于实际纳税申报数据的难以获取,文章以模拟边际税率为标杆对其他边际税率定义进行结果对比。表6是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结果显示三分法与均分法不能够拒绝他们与模拟法边际税率总体分布相同的假设。而二元法与Mazon法边际税率则拒绝了与模拟法边际税率总体分布相同的假设。基于检验结果,三分法与均分法边际税率可以作为模拟法边际税率的替代。由于模拟法边际税率的计算方法复杂,此检验结果对采用静态模型三分法与均分法等简易边际税率估算方法进行边际税率相关研究有着现实意义。

表6 检验统计量a

注:a.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b.基于负秩;c.基于正秩。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边际税率在2008年新税法执行之后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新税法对国家鼓励产业优惠效果显著,相关行业的边际税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由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样本公司亏损的概率不高,因此对公司边际税率影响最大的为法定税率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则为公司亏损的情况。国家在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时候,公司边际税率能够提供更实际、科学的企业税负衡量。由于亏损额度相对公司的盈利额度较低,弥补亏损结转的时间较短。这导致静态边际税率模型与动态边际税率模型的结果差异不大。如果以模拟边际税率为标准,静态模型中的三分法与均分法是模拟法的最佳替代法。

[1]FULLERTON D.Which effective tax rate?[J].National Tax Journal,1984,37(1):23-41.

[2]FULLERTON D.The use of effective tax rates in tax policy[J].National Tax Journal,1986,39(3):285-292.

[3]FULLERTOND,HENDERSON Y K.Long-run effects of the accelerated cost recovery system[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5,67(3):363-372.

[4]SHEVLIN T J.Estimating corporate marginal tax rates with asymmetric tax treatment of gains and losses[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1990,11(2):51-67.

[5]MANZON G B.The role of taxes in early debt retirement[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1994,16(1):87-100.

[6]GRAHAM J.Debt and the marginal tax rat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1(1):41-73.

[7]GRAHAM J.Proxies for the corporate marginal tax rat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2(2):187-221.

[8]PATTENDEN K.Estimating and evaluating proxies for the marginal tax rate[J].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7(2):187-202.

[9]PLESKO G A.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corporate tax rat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5(2):201-226.

[10]GRAHAM J R,MILLSL F.Using tax return data to simulate corporate marginal tax rat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8,46(2-3):366-388.

[11]俞微芳.企业所得税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2]贾颖.我国结业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影响[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13]彭培鑫.公司所得税边际税率的模拟估值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2002(4):40-43.

(责任编辑:高立红)

Empirical Study of Corporate Marginal Tax Rat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CAO Jifeng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The study is based on Chinese financial and tax regulations with capital market situation consideration.By adopting five different marginal tax rate (MTR) estimation methods,the MTRs of 1859 listed companies are estimated from 2007 to 2014.According to annual MTR and industrial MTR analysis,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on MTR are found,which also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enterprise income tax preferential policies with more scientific prospective.Evidence is found that trichotomous and uniform MTR estimation methods are reasonable alternative methods to the theoretical sound simulation MTR estimation method,which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research on MTR in China.

marginal tax rate;trichotomous method;uniform method;simulation method;Mazon method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6.005

2015-11-06

曹记峰(1984—),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F812.42

A

1008-2700(2016)06-0042-07

猜你喜欢
三分法边际法定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超可加对策的边际等分集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按照法定途径处理公众诉求的探索和改革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